屠呦呦的奖杯:谁指控了谁的自尊,长脸还是掌脸?
中国学者获得外国人的嘉奖,当然是好事,因为至少奖金可是真金白银,而且数目不小。然而这种万人敬仰,喜大普奔的气势却让人担忧:一个外国基金组织,真的懂中国医学吗?而且消息一经传出国人万人空巷,大喊这是中医的逆袭和复苏的征兆!对此,我只能说 呵呵 了。 当然说话得有根据对吧?给个理由先!好,我们来看看这位中国药学家都干了些什么。 喜大普奔: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因发现了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而青蒿素号称是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成分。 查阅资料得知,青蒿素是青蒿中的一种成分,对疟疾有高效的治疗作用。注意,说白了就是一种植物提取物,各位,是提取物哎,这跟中医有半毛钱关系?!谁听说过中医治疗疾病用的是动植物提取物了?这是分明是西医的理论和手段好伐? 我们再来看看诺贝尔奖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 最令人遗憾 拉尔夫·斯坦曼因在免疫系统研究领域的贡献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但是让颁奖委员会感到尴尬的是颁奖电话怎么打也打不通。原来拉尔夫·斯坦曼已经去世,而且就在颁奖仪式的前三天。 如果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身边而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那诺奖历史上最令人遗憾的事情莫过于,诺奖来了,而你却在三天前离开了。 最“巧合” 1934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三位医学工作者惠普尔、迈诺特和墨菲,表彰他们在发现用生牛肝可治愈恶性贫血事件上做的突出贡献。但事实上这三位医学工作者的研究并非针对恶性贫血,而是缺铁性贫血。奇怪的是,即便如此,他们的工作依然有成效。原来牛肝中就富含缺铁性贫血所需要的铁,又富含恶性贫血所需要的维生素B12。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即将出炉,几乎每年的诺奖都会传来一些趣闻轶事,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历史上那些诺奖之“最”。 最“不情愿” 罗伯特·卢卡斯由于在理性预期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成就而获得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早在1989年她的前妻就已经预测到他会获得诺奖,于是在他们办理离婚手续时,提出“若卢卡斯在1995年前获得诺奖,她应该分得一半的奖金”。在当时的卢卡斯看来,这就是个天大的玩笑,于是他答应了。1995年,卢卡斯获得诺奖,欣喜之外,他不得不按照之前的约定支付前妻一半的奖金。 最“另类” 总是有那么一些“另类”的人,面对殊荣不屑一顾。法国当代著名文学家让·保罗·萨特就是这样“另类”的人,当他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即刻对外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此奖项,理由很简单: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最“省事儿” 1901年,X射线发明人德国科学家伦琴收到一封来信,信中邀请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位教授回复了一封出人意料的信,说斯德哥尔摩路途遥远,需要向校长请假才行,能不能将奖牌与奖金寄过来。瑞典的答复是:奖牌不能寄,还是跑一趟吧。伦琴只好前往斯德哥尔摩,但他领到奖金与奖牌后就即刻打道回府,连获奖后例行的讲座也取消了。 最“奇葩” 你能过没有手机的生活吗?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彼得·希格斯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奇葩人物,他至今都不用手机,以至于他未能在第一时间获悉自己获奖的消息,而是从邻居的祝贺中得知自己获奖的事情。
事实上,诺贝尔奖要真正颁发给真正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只是一个概率性事件。原因很简单,诺贝尔奖的评委能力有限,要判断各个领域的学术和实际价值力不从心;第二,从历届获奖者的“奇葩经历”我们不难发现,诺贝尔奖的评比完全是“一厢情愿”,大多数时候自己要舔着脸给别人发奖,而当事人压根就 不 知 道 有 这 回 事!这是何等的草率和鲁莽?要评价一个学者做出的价值,却从来不去了解他,甚至从来不去联系他,你凭什么? 很多人都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大大地打了中科院的脸。这种说法更是离奇。我知道很多人的思考力有限,我们来讲个故事好了。 很久很久以前。。。额。。。恒久恒久以前,有一天,在一片巨大茂密的原始森林里兽声鼎沸,因为一群由老虎组成的评委要为狮子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长跑大赛,奖品丰厚。消息已经传出,一片哗然。。。 看出其中的问题了吗?老虎评委,狮子选手,这是张飞战秦琼的节奏不?而恒久恒久以后,这种闹剧再次上演,不同的是,前者让众禽兽感到荒谬,让被参赛者感到愤慨,而今日,不管是参赛者还是观众、路人都是一片欢喜雀跃。我对这种结局很吃惊。 纵然是中科院不识货,没有把屠教授选为院士,也犯不着我们的药学家的价值就要一个国外团体来染指吧?纵然是国内人有眼不识泰山,外国人就一定旁观者清,一眼就能穿透“当局者迷”的昏庸,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额,学霸,发现埋没多年的千里马?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真的就能代表中国医学的最高成就了?那等于是说,外国人说的一切都是金子,中国人眼中口中的全都是。。。额,屎! 看到了吧,屠教授的成就被诺贝尔奖承认,并不是屠教授给国人长了脸,而是赤裸裸了打脸!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国外学者对诺贝尔奖普遍保持淡定和存疑的态度,对他们来说,它不过是一个然并卵的存在,得了,不能说明自己真的就成就逆天了,因此而自尊心爆表,扬言要改变世界;没得,也不会觉得自己就一无是处,自己的价值就不存在了。这才是理性的态度,也是作为有价值有成就的学者应有的思考力。 很显然,国人对此一片膜拜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到了何种昏聩的地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价值了,要让别人来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舔着脸问别人:我到底是谁啊?我到底有没有用?莫言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我们很冷静地看到,其作品与“真正”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成就还是有着很明显的差距,而且,莫言真的就代表当代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了? 最后,笔者觉得,判断一个东西的价值很简单:第一,不要问元芳,更不要问外人,看大众怎么看,帝国主义的1000座丰碑都抵不过人民大众的口碑。第二,不要听叫兽叫,把戒尺交给时间。用习大大在93阅兵演讲中说到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银民万岁!再加一句:时间万岁!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不谢!
据说这个背景音乐很应景,大家有空听听。
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