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危机面前中国尤须保持战略定力


TPP危机面前中国尤须保持战略定力

历经几番磨难之后,美国主导的TPP终于在105日初步达成了自己的体系。从这个体系催生出来的自由贸易经济圈将是目前全球的一个最大自贸区,其经济体量约占全球经济体量的40%

这个TPP体系在全球自由贸易上究竟达成了哪些最夺人眼球的协议?

据一些媒体分析,这次TPP谈判为12个国家消除贸易壁垒制定共同的标准。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相互取消了所有产品的关税,并高门槛地涉及到了环境保护、国有企业优惠限制等迄今贸易协定从未涉及的领域。这次TPP谈判与现有的一些多边自贸安排相比,其重点放在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并希望以此为样本重塑亚太、乃至全球贸易规则。它有两个主要特点,非常值得关注。一是TPP追求的“全覆盖”,不仅规定取消相互间的所有关税,也还涵盖投资、竞争政策、技术贸易壁垒、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绿色增长、劳工保护等一般的自贸协定所未涉及到的领域。二是TPP在开放程度上明确指向“高标准”,其中,制定了环保、劳工、原产地、国企经营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诸多高标准的法律条款。此举被普遍认为是迄今历史上标准最高、最具进步意义的自由贸易协定。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次TPP协定为促进这一世界最大自贸区的公平、自由贸易,也还准备共同签署一份致力于提高汇率政策标准的承诺书,以防止成员国的货币搞竞争性贬值,已让本国出口产品更便宜。

由于美国对TPP规则的主导,因而这一世界最大自贸区协议的达成,也被更多认为是奥巴马总统迄今为止所取得的一次最重大的外交政策胜利。

但也不应回避的是,奥巴马主导的这个TPP体系与习近平力推的“一带一路”经济圈,有着不少的交叉区和竞争带,因而这两个不同经济圈的关系与交往,也被更多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解读起来。

世间万物,莫不因竞争而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也更是大自然的造化之道。有竞争,未必是坏事。有竞争,才有现状的危机感;有竞争,才可能优胜劣汰,催生变革。

然而,面对TPP竞争的突然来袭,美日的狼来了,TPP是中国的末日,TPP对中国的冲击远不止经济等警报声,也更是在中华网、凤凰网等门户上不绝于耳。

有这种忧患意识,没有错。但也不能听风是雨,草木皆兵,危言耸听,自乱阵脚。

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固然也不可避免地有着自己的内忧,但也不可能仅仅因为这个TPP的初步达成而不战自溃败起来。如若这样,又岂不成了纸糊的经济巨人了。

不容否认的是,美国主导出的TPP体系肯定有着遏制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意图。

中美之间的新型大国关系固然被习近平、奥巴马最后定格为一种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但这并不排斥,也并不能消除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不冲突、不对抗”,这6个关键字从这次习近平访美成果中的销声匿迹,也许在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上更能营造出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目前的和谐与默契,但却无法抹去两国在管控彼此分歧上的固有纠结。

不冲突、不对抗,只能是一个华丽炫目的政治绣球,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淹没在彼此都回避不了的相互竞争、相互遏制的灰色行动上。

灿烂的奥巴马笑脸也并不是随随便便送人的。在前不久结束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奥巴马就没有把自己标配的笑脸送给主动示好的普京,而是用自己的横眉冷对回敬了他这个两年多都没见面的对手。

在奥巴马的政治生涯中,他的变脸是给人印象最深的。当面合作共赢的时候,他很可能是灿烂的笑脸。而换个地方,则可能马上又恶言恶语扑面袭来。

对中美之间的新型大国关系,奥巴马一方面用自己的笑脸欢迎中国的崛起、强大,另一方面又极力用自己的冷脸阻挠、批评中国对现有世界秩序、体系的变革与完善。

奥巴马极力促成的美国亚太重返及其TPP谈判,不管说的话再动听,再温情,都从骨子里抹不去勾勾搭搭,结伙抱团,以共同遏制中国崛起的底色和本质。

美国的这一角色,也正如爱德华·奥尔登所评论的那样,“华盛顿尤其希望借此遏制中国在经济上跃升为21世纪超级大国的势头,并再次担当起行动的领导人。”(参见德国《世界报》网站10月5日报道

也有分析认为,TPP更像是美国从欧洲向亚洲的政治转身。通过TPP奥巴马试图阻挠“中国人书写全球经济规则的机会”。

不仅如此,TPP的达成也还似乎成就了安倍的一些非分之想。比如,他想通过TPP对中国的排斥来谋求以日美两国为主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经济秩序,并通过加强日美合作,对中国进行牵制。

TPP应对中国在亚洲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这也是奥巴马毫不避讳的一个敏感问题。他的一个振振有词的理由是“我们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经济规则,应当由我们书写这些规则、为美国产品开辟新市场,同时制订保护工人和保护我们环境的高标准。”

当然,中国缺席TPP,对这个体系来说,也是一块难言出口的硬伤。很难想象没有了中国的经济体量,它在经济增长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还能不能持久地发挥出来。

TPP对中国的排斥,并非没有焦虑、批评的声音。有人认为,TPP排除中国将是一个大错。TPP从表面上看,似乎很有助于美国抗衡中国对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但也很可能只是一种海市蜃楼式的幻觉。只要看看世界供应链、贸易网就会明白,把中国排除在最大贸易协议之外是不可能的,也是极不明智的在中美经济的深深互依中,美国或许一时能用TPP伤害中国经济,但其自身也将受损。再者,TPP带来的经贸压力也还可能倒逼北京推动让市场发挥关键作用的国内改革,就像以前中国利用WTO协议开放经济,而使得它变得越来越强中国如若因此在地缘战略竞争上不断走强,这也许更像TPP排斥中国出来的副产品。到头来,美国也许就会很快发现自己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如今就宣布美日在TPP问题上完胜中国,为时太早。

TPP对中国的意图和影响,官方的淡定似乎要比民间的危言从容许多。总的态度是,中方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希望TPP与本地区其他自由贸易安排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但淡定归淡定,必要的警惕和应对也还是要做的。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就是中国与之竞争亚太经济秩序主导权的重要工具。

有分析估计,中国很可能打算通过成立亚投行、加速RCEP谈判,以及以“一带一路”为基石,加速构建以自己为主的经济带等方式,来与TPP竞争亚洲经济新秩序的主导权和势力圈

不可否认的是,TPP的达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冲击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但若想以此摧垮中国的经济体及其影响力,也显然是痴人说梦。

更甚者,也还有一些超级的悲观论者为人们描绘了一幅中国被排除TPP大门之外的末日景象,仿佛美国一实施TPP,中国从产业、贸易到人民币,就会不堪一击,全面崩溃

TPP真有这个神通吗?恐怕也未必吧。

中美两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上的竞争关系及其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增长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大洋彼岸的美国抹不掉的。美国现今能做的,也就是通过TPP新的标准和规则来重塑世界贸易版图和经济秩序以压制中国对全球规则的变革、设计能力,防止美国的世界霸权不断被中国侵蚀、颠覆。从这个意义上看,奥巴马的TPP与习近平的一带一路是相通的,不过是中美两个大国在亚太地区竞争地缘政治利益的一个战略性的工具而已。美国甚至直白地把TPP当成以经济形式出现的“亚洲版北约”

毫不客气地说,美国主导出来的这个TPP新规则,更像是为遏制中国影响力量身定做出来的。奥巴马也许还会用自己的笑脸高谈阔论美国欢迎中国的崛起、强大,但TPP的规则已把他的旨在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死死定在了诸如在投资、政府采购、国有企业、竞争性政策、知识产权、非关税贸易壁垒等方面厘定出来的新规定、高标准上了。TPP的目的之一就是把中国排斥在这一体系的门外。

当然,奥巴马为了掩饰自己的这一意图,也还预留了一招,那就是没把这道门彻底堵死。他也许在急切希望中国进行某种激进式的国内改革,已向他主导出来的TPP这一全球贸易新规则靠拢,以实现他对中国的和平重塑,和平变革。

面对TPP的冲击和挑战,有忧患意识,当然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爱国品质。但也不能把这种忧患意识无限放大,无限虚无,而草木皆兵、自乱阵脚式的自己吓唬自己。尤其是一听到狼来了的声音,就把中国往死定的末日方向狂想、狂吹、狂渲。

试想中国加入WTO的当初,把中国拖向万劫不复之深渊的声音,也曾经被一些爱国的忧患之士狂想、狂吹、狂渲好长一阵子。然而,中国近30多年的崛起却无情地粉碎了那些十分吓人的危言耸听。

TPP的零关税规定,看似一个杀手锏,但它也是双刃的,也不可能只冲击中国。零关税的新贸易体系,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是避免不掉的,但它对TPP成员国也更多负面性的影响。比如,有研究报告估算,TPP对日本的出口也基本是负的,若以当下中国的出口总量计算中国就算因此而减少一个出口百分点,对中国经济体量也不会造成某种伤筋动骨的危害

实际上中国应对TPP的冲击,有的是牌。比如,侠客岛的公信号文章支招出中国老祖宗的连横之策,杨恒均的《对付TPP,中国还有一张王牌》支招出了再次以香港、澳门为跳板,使其先行加入TPP的应对之法等。

除此之外,中国也还可以自己的“一带一路”为支点,充分发挥亚投行在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的投资融资优势,加速形成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带,争取把更多TPP的成员国融合到自己的经贸体系之中。

夹在两大经贸体系中间,TPP成员国脚踏两边,从中投机的心理基本是一个常态。这也是奥巴马的TPP封堵不死中国经济的根本因素。中国巨大市场,无论何时,都是他们割舍不掉的。突然自宫掉了中国市场,这个空白也是他们无论如何填补不了的。

用TPP为美国产品开拓新的市场,但中国这个现成的市场也是不能废弃的。奥巴马再愚蠢,也不会愚蠢至此。依凭中美经济体生死上的的深深互依,奥巴马能割舍掉中国市场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如若奥巴马愚蠢至此,这无异于美国的经济自杀。很显然,中美两国的贸易总量已远远超过美国和TPP现有成员贸易总量的严峻现实也逼迫美国不可能撇下中国这个巨大市场

所以,美国主导TPP更直接的目的只可能是为了重新主导世界新贸易规则的制定,以此彰显出美国对世界的绝对领导权和巨大影响力,只可能是在向中国意欲主导世界的冲动进行示威和警告,而不是为了彻底封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习近平在他的这次访美中,已明白无误地告诉奥巴马,中国不挑战世界的现有秩序,不谋求世界的霸权,中国是现有世界秩序的参与者、受益者、建设者。但奥巴马也许只是听听而已,他仍要通过加速TPP的达成以含蓄警告中国的挑战冲动。

不封杀中国的市场,TPP的达成又何以让一些悲观论者杞人忧天地唱衰中国呢。

退一万步讲,就是出现了因TPP的自宫而导致中国进出口大幅度下降最坏情况中国也可以通过自己内需的弹性和扩大而加以补位、消化。

再者,中国也还正在自己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加快多边性的自贸谈判,已经10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其中多是TPP成员国。如若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和中日韩印澳新与东盟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也能很快启动、谈妥,那么TPP对中国进出口的威胁基本上可以化解

最后,中国也还通过自己的经济变革来对冲TPP的负面影响。穷则变,变则通。这一古老的中国智慧,绝不会让中国的当政者死守现状,坐以待毙。与时俱进,变革求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乃至中国崛起的一条重要经验。正因为如此,也有不少人把TPP看成倒逼中国改革图强的一次绝佳机会。

所以,面对TPP的冲击,中国绝不能谈虎色变,自乱阵脚,而要从容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紧紧扭住自己的“一带一路”战略,紧紧扭住自己变革求存的经验,大力经营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带,大力推动自己的变革以释放出更多的有利因素,做大做强自己。自身先行强大了,一切危言耸听出来的危机也就化解了。

2015年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