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指出要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将中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正式成为了中国最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目标之一。
互联网业态春意盎然,根深叶茂枝繁
当前,互联网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应用的快速扩张期,互联网创新和普及应用速度前所未有,网络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业务新业态层出不穷。
一是互联网的媒体化和深刻影响现实的特点日趋明显。互联网大大拓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视野,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选择性。目前,我国网民数以亿计,互联网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网络空间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和不断加深。这为加快网络媒体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网上海量的信息内容、纷繁的文化生态、多元的价值取向,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网络文化产品,开展什么样的网络文化服务,在网上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关乎网络媒体的威权性和公信力,关乎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关乎我国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互联网已经实现了“可移动”、“便携化”。不可移动,曾经是互联网的局限;把互联网“装进口袋”,曾经是网民的梦想。现在,随着3G网络日益普及,“云计算”研发和应用步伐加快,我国固网互联网加速向移动互联网延伸。目前,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持阅读器等移动上网终端,已经超过个人电脑正逐步成为人们接入互联网的主要方式。网络信息传播正逐步从以个人电脑为中心向移动智能终端为中心转变,手机搜索、手机新闻、手机即时通信等移动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移动互联网的加快发展,催生了新的传播形态、产业形态、业务形态和商业形态,为网络媒体更好地创新网络文化产品和信息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我们如何发展好、应用好、管理好移动网络传播、确保网络文化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内容是网络文化建设之魂
网络文化发展的广泛基础、强大动力和广阔前景,为我们共同促进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建设网络强国注入了足够的信心。我们要通过网络文化节的平台,进一步彰显主流价值,发出主流声音,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内容是网络文化建设之魂,精品创作生产是提升网络文化影响力的关键。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作品永远有生命力;弘扬主流价值、催人奋发向上的作品永远受网民欢迎;以人民为中心、以普通群众为创作对象的作品更具有内涵和意蕴。希望所有网络文化建设的参与者热情投入到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中去,以新的思路、新的作为,共同迎接举国上下网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毋庸讳言,网络文化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传播思想、文化、民情,表达观点、情绪、意识,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文化业态,其环境和条件犹如“春天里的耕种”,季节、温度、湿度、土壤等要素都具备,只要我们愿意播种,就会有收获。
事实早已证明,网络不仅是人民的“舆论场”,民众的“留言榜”,更是人民大众心声的“汇聚地”。巨大的网络空间,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文化不去占领,消极和低俗的内容就会滋生蔓延。当前,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已经形成新的网络舆论“板块”,使舆论环境日趋复杂,抓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正成为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面对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把互联网建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的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繁荣互联网文化,同样需要高扬群众路线旗帜
在互联网文化发展的沃土上,每天都有小草萌芽,随时都有大树参天,而创新网络文化传播,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正是互联网发展壮大的生命原动力。所以,敏锐捕捉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关注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运用新技术,开拓新业务,培育高品质、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主导网络文化建设的流向和流量,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强化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强化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不能让网络成为一个大字报墙、垃圾场,要把互联网+政府声音+文艺、+理论、+新闻、+文化产业等工作结合起来,要在多元中辨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使整个社会精神生活健康向上,充满生机活力。
把互联网建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的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其核心就是要紧紧抓住服务群众这个出发点,紧紧抓住促进群众民主参与这个“切入点”,紧紧抓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这个“基本点”,紧紧抓住提高群众素质这个“着力点”,紧紧抓住促进社会和谐这个“落脚点”,采取多种组合方式,大容量、高密度、全覆盖的舆论引导,讲好中国故事、传好中国声音,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中,走出一条“网络文化惠民”的坚实路子,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对之做出快速反馈,将群众路线真正贯彻到实处,使群众能切实感受到身为大国公民的荣耀。增强其对党和政府、对国家民族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