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深圳一直是中国楼市的“领头大哥”。在这波上涨中,很多片区房价同比上涨了50%,个别地区甚至翻倍。
下面这张图在网上广为流传,被命名为“一张令深圳人悲伤的房价地图”:
有善于玩弄数字的网友,根据这张图算了一笔账,吐槽道:
南山:不吃不喝61.8年买到房
以南山区一手房最新成交均价70731元/平、一套80平米的住宅计算,总价5658480元;不吃不喝741.5个月,也就是61.8年才能实现南山购房目标
福田:不吃不喝58.6年买到房
以福田一手房最新成交均价67150元/平、一套80平米的住宅计算,总价5372000元;不吃不喝703.2个月,也就是58.6年才能实现福田购房目标!
即便是最便宜的宝安区,也需要26年才能买房子。不过,宝安区的朋友们看了立即吐槽:拜托,有点常识吧,俺大宝安的房价远远比龙岗贵好不好!某一周的房价,太有偶然性了!
所以,面对深圳“镶着金边的房价”,我们不吐槽,真的是做不到呀!
但是你买不起,不等于别人买不起,更不等于开发商卖不出去房子。看看今年深圳的开发商是怎样卖房子的吧: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有了政府的声音,而且还是市长的表态,那我们快看看是肿么回事吧。
11月15日,在第17届高交会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了房价的问题,许勤市长给予了回答,下面是对话的全文:
记者: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我想问一下许市长,今年上半年以来,深圳的房价经历了比较疯狂的上涨,有观点认为这代表了我们深圳的实力,我们早期进行了创新驱动的转型,我们市民财富增加了,支撑了房价。也有观点认为可能是我们有城市扩容的预期,所以导致了这种上涨,您怎么看?您担心这种高房价会对我们创新创业者在这里开展事业产生不好的影响吗?谢谢!(下图为徐勤市长的资料照片)
许勤:谢谢。这个问题既涉及到高交会,也好像跟高交会有点距离。但我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根据我掌握的情况来看,深圳的房价上涨不太平衡,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地段、不同的楼盘,存量的和增量的,上涨情况不一样,但总体上,处于一个上涨趋势,有的楼盘涨幅还比较大。这确实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大的问题,也是我们“十三五”要积极探索解决的问题。
我想,一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活力越强、环境越好,就可能集聚更多人口。但如果人口集聚速度过快,就会与城市承载能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相匹配,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矛盾。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积极解决。一是要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二是要对鼓励发展的产业加大支持力度,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三是要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按照这个计划,人才安居工程销售的价格大约是市场价格的50%-70%,将更好地满足创新型人才安居需求,同时对房价产生平衡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创业、创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使创造的价值比房价上涨快,使市民的收入能够支付现有的生活成本,不断改善生活品质。
看过之后,你是什么感觉?我猜一些网友可能会失望,觉得市长没有拿出什么“硬通货”来遏制房价呀。其实,房子这个问题,本来就是市场决定的,而不市长决定的。
上图:每当看到中介网站上这些奇葩一般的房价,小编恍惚之间感觉自己到了香港!
前些日子,上海的帅哥市委书记韩正就房地产问题发表看法,被媒体广为报道,他说:
他表示,上海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有自身特点,控制房价是重要调控目标。这项工作,不能人云亦云,必须清醒认识、坚定不移。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下决心减少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必须保持定力,绝不能为缓解一时一地的问题,而采用短期刺激政策,要对市民负责、对未来负责。
也许有网友会说,深圳市长怎么不表态“减少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深圳是目前对房地产依赖度最低的大城市,下面这个表格,就很直观地反映了这个问题:
中国部分城市房地产依赖度一览表
排序 |
城市 |
2014年依赖度 |
2004年依赖度 |
1 |
深圳 |
6.7% |
12.6% |
2 |
天津 |
10.8% |
9.0% |
3 |
广州 |
11.2% |
10.6% |
4 |
南京 |
12.8% |
15.3% |
5 |
苏州 |
13.1% |
9.7% |
6 |
上海 |
13.6% |
15.7% |
7 |
长沙 |
16.8% |
15.8% |
8 |
北京 |
18.3% |
34.4% |
9 |
成都 |
22.1% |
13.3% |
10 |
武汉 |
23.4% |
11.9% |
11 |
杭州 |
25% |
13.1% |
12 |
重庆 |
25.4% |
14.7% |
13 |
郑州 |
25.7% |
8.9% |
注:房地产依赖,是指年度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除以同一年度的“GDP”。
而且深圳房价之所以偏高,关键原因是两个:
第一,深圳商品房供应量太少。比如深圳实际生活人口是中山市的6倍,但每年商品房建设面积跟中山市相当。事实上,深圳在过去10多年里,每年的商品房供应量,就一直是一个普通地级市的水平,只有北京、上海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上图:小学生人数,往往比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字,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口增量。前者为全面统计,后者为抽样调查。
第二,深圳人口增量太大。下面这张表格是过去10年里,主要大城市的小学生人数增长状况,它反映了每个城市实际人口的增长状况。
过去10年中国主要城市小学生人数增减状况
排序 |
城市 |
2004年 |
2014年 |
增幅 |
1 |
北京 |
51.6 |
82.1 |
+59.1% |
2 |
长沙 |
31.8 |
48.1 |
+51.3% |
3 |
深圳 |
52.6 |
79.3 |
+50.8% |
4 |
上海 |
53.7 |
80.3 |
+49.5% |
5 |
郑州 |
57.7 |
75.1 |
+30.2% |
6 |
苏州 |
36.5 |
47.2 |
+29.3% |
7 |
杭州 |
44.8 |
50.3 |
+12.2% |
8 |
南京 |
32.4 |
33.9 |
+4.6% |
9 |
天津 |
55.5 |
57.3 |
+3.2% |
10 |
广州 |
87.5 |
90.1 |
+3.0% |
11 |
成都 |
142.1 |
132.5 |
-6.8% |
12 |
武汉 |
57.8 |
44.5 |
-23.0% |
13 |
重庆 |
272 |
203 |
-25.4% |
14 |
全国 |
11246 |
9451 |
-16.0% |
注:上面表格人数单位为万人,其中成都的数据是“小学+初中在校生人数”;苏州没有公布2014年的数据,所以用2013年和2004年做的比较。 因为计划生育影响,全国小学生人数10年减少了16%。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深圳是过去10年里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由于高房价因素的影响,一线城市小学生人数增长肯定远远慢于实际人口的增长(很多打工者将孩子放在老家)。因此,过去10年里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口可能接近翻倍!
仅仅比较一下上海和深圳,我们就会发现,深圳小学生数量已经基本赶上了上海,但深圳2014年商品房在建面积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而且深圳有一半面积为山地,是不能开发的保护区域。所以深圳房价能不涨吗?
深圳为什么不建更多的房子?原因很简单:没有土地了!深圳的面积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北京的八分之一,广州的的3.5分之一。
顺便再多说一句:国家通过不断降息,把购房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利率,降低到了有史历来最低的水平。而广义货币M2的增速(印钞速度),也上升到最近一年多来的最高水平(13.5%)。
所以,深圳想用地方行政力量抗拒房价上涨,是不可能的。当然了,上海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最近有炒房资金撤离深圳的迹象。但从长远看,深圳的房价仍然很难下降。尤其是以人民币计价方式来看,就更难了!
看来,各位的房事,谁也指望不上,只能自己看着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