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泡沫不容忽视 根治尚需多管齐下


 

        中国股市最大特点也是最大风险,就在于市场局部风险高度存在,造成市场巨大局部风险就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市场中坚力量过度炒作行为。
        据第一财经,据中信证券统计,今年4、5、6三个月,公募基金的中小创仓位连创历史新高,其中九成基金重仓持有中小板股票,八成基金重仓持有创业板股票。从重仓股的仓位结构来看,中小板仓位为28.18%,上升2.98%,创业板仓位为26.39%,上升3.88%,处于严重超配地位。
   基金激进的投资方式也造成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中小创股票出现非理性暴涨,出现严重的局部泡沫,以创业板为例,6月5日最高点位达到4073.96点,市盈率接近200倍,是同时期美国纳斯达克的5倍以上,从个股来说,创业板中市盈率低于100倍的好像没有,超过千倍的很多,有一家个股叫启源装备市盈率达到几万倍。就是一向保守稳重的新华社也开始质疑创业板非理性上涨,其中典型就是安硕信息,新华社就公开质疑200万利润何以支撑400元股价,该股市盈率高达2286.16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并非个案,还有全通教育,朗玛信息等超级牛股。而其中公募基金联合持股问题也逐渐露出水面,并引发市场巨大争论和广泛质疑。
      当然创业板非理性上涨并不全是公募基金的杰作,也有游资大佬知名私募的杰作,但是公募基金一直领导市场潮流,正是他们疯狂炒作向市场发出巨大信号,也向市场发出巨大暗示作用,才导致私募资金游资大佬纷纷加入,进一步诱导中小投资者跟入,甚至是加杠杆进入,上半年场外杠杆资金也是主要集中于中小创。高估值高杠杆高杠杆率为市场暴跌埋下巨大隐忧。
  就是经过六月底暴跌的洗礼,市场依然没有改变陋习,公募基金三季度依然疯狂抛售绩优大盘股加仓中小创,尤其是在银行板块的持股市值降到历史低点,加仓中小创豪赌炒作,自9月16日以来,122家个股上涨超过100%,其中深圳市场占85%,最为明显的就是流通股一般都比较小,尤其是次新股中的小盘股。其中很多个股龙虎榜上都出现机构身影。以真视通为例,虽然市盈率不是特别高只有180倍,但机构屡屡上榜。
    正是有机构为代表的大资金不断运作其中,出现巨大赚钱效应,市场资金也纷纷开始追加投资,疯狂加杠杆炒作中小创,两融资金开始快速增加,截至11月10日,融资余额约1.14万亿元,与9月30日最低值9041亿元相比,增长26%;在交易量方面,10月日均融资交易额约1020亿元,较9月增长76%,增速明显。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向中小创为代表的个股,他们主  要特点就是市盈率高,流通市值小,有一些题材可以操作,股价自然涨幅不菲,已经超过6月底高点。这其中就含有很多泡沫成分。
   前段时间中国资本市场流行一句话,那就是投资者的记忆只有七秒,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六月底的暴跌让投资者损失惨重,但刚刚过去4个余月,市场再次出现疯狂,4个月时间放在资本市场长河之中,也仅仅只是一瞬间而已,与七秒时间没有太多区别。
     资本市场稳定是国家大事,经济转型要靠资本市场支撑,化解直接金融风险要靠资本市场帮衬,人民币入篮也需要资本市场稳定运行,一旦资本市场出现暴涨暴跌,就会给欧美国家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留下口舌,从而影响5年一次的入篮时机。
     为了抑制股价过度炒作,防止短期上涨过快,证监会未雨绸缪,上交所、深交所13日联合发布通知,对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50%提高至100%。修改后的实施细则自2015年11月23日起实施。当天,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说,近期市场融资交易额快速上升,在此背景下,沪深交易所提高融资金保证比例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
    但笔者认为针对市场过度炒作中小创仅仅降低杠杆率是远远不够,也不是治本之策,甚至连治标都难,关键是要清除市场炒作土壤,纠正市场之风,规范大资金投资行为,证监会也是认识到这一重大问题,并开始着手工作,  第一财经客户端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证监法网已经开始第八次专项围剿行动,主要方向之一就是针对基金抱团扎堆中小创,不但未发挥发现价值、稳定价格的机构投资者作用,反而助涨杀跌,加大股市波动,甚至与私募、上市公司或个别自然人联手搞内幕交易、操纵市场。  笔者认为证监会第八次专项行动还应该扩展到券商中资管部门。
    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基金和券商资管部门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是引领投资价值取向的风向标,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引领中国股市走出过度炒作短期套利的能力,也只有他们才有能力把中国股市引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如果市场中坚力量都在瞎炒都在市场操纵,没有发挥发现价值、稳定价格的机构投资者作用,反而助涨杀跌,那么中国资本市场哪有健康发展的一天。
  中国股市目前最大问题是垃圾股股价太高,而一些绩优大盘股股价太低,盈利丰厚的银行股股价还比不上一家亏损累累的ST股股价,更不用说比不上一些搭上新技术概念的公司股价,在人民币入篮之际,维稳股市维稳指数十分重要,但并不是意味着鸡犬升天,让高市盈率个股市盈率更高,让垃圾股股价一飞冲天,而让绩优大盘股股价更低。在当今市场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估值体系,来完成健康的资源配置,而不是让股价严重扭曲,导致市场估值体系一片紊乱。
   要改变目前这个状态,仅仅有第八轮专项整治行动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多角度来完善,笔者认为首先就是要加大股价操纵打击力度,尤其是要进一步明确基金联合持股问题,是不是涉嫌股价操纵,上半年诸多牛股无不与联合持股高度相关,概念股股价之所以涨不停,就在于流通盘较小,容易导致资金控股,也就容易炒作,从妖股特立A 到涨停板创纪录的暴风科技无不与股价操纵息息相关。股价操纵本质就是利用资金优势信息优势掠夺其他投资者财富的一种非法行为,是一种变相的抢劫,当然用的不是暴力,而是智力和资金实力。是一种零和博弈。
   为什么是一种零和博弈,因为股价操纵的更多是中小盘股票,市盈率较高,要想依靠分红获得回报几无可能,加上换手率极高,交易成本极高,大家心知肚明赚取的不是红利,而是价差,有人赚钱就必定有更多的人亏钱。庄家不管如何操盘,如何谝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诱惑其他投资者高位接盘,自己高位出货甩掉筹码。因此打击股价操纵是非常必要的,没有股价操纵,就会减少很多市场炒作,就会大大减少市场局部泡沫,也会营造一个公平环境。证监会已经开启多轮打击查处操纵市场行为的专项行动,但市场效果还不是很好,股价操纵现象依然存在,有必要加大查处力度,只要价量异动,一律进入监管视野,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一律处以5倍所得罚款,并对一些重大案件实施司法移交,让其接受司法惩治。只有行政处罚叠加司法制裁,市场才会有敬畏之心。
   另一个是完善做空制度,从理论上来说,做空制度是价值发现的一种方式,在西方的成熟国家已经用事实证明,但是我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期指做空已经成为制约上证综指上涨的主要因素,或者干脆就是成为做空大盘绩优股的主要因素,而承受市场很多指责。说实在话,这种指责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中国投资者包括中小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都不热衷价值投资,热衷炒作题材,导致大盘绩优股长期乏人问津,这就造成拉升很难,砸盘很容易。其背后原因就是股价操纵盛行,操纵中下盘股获利非常方便快捷。在目前形势下,笔者认为暂时控制沪深300做空,而恢复创业板做空机制,让价值发现功能发挥作用,引领创业板走向价值回国之路,基于创业板融券来源十分困难,笔者建议可以引进裸做空机制,裸卖空比例控制到流通市值20%。
   三是加大分红力度,进一步取消红利税,并修改现行的除权机制,对于转增股本依然采用现有的除权机制,而对现金分红采取不除权,以增加现金分红的吸引力。改变现金分红越多市值损失越大的窘境。现金分红吸引力增加,投资绩优大盘股的吸引力也相应增加,在加大打击股价操纵氛围下,操纵市场盈利的投资者就会相应减少,市场投资习惯也会慢慢跟着改变。
  四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实时进行窗口指导,对一些估值很高的公司进行必要核查和警示风险,这并不是与市场化对着干,也不是与市场化背道而驰,而是一种风险预防措施,美国证交会也对公募基金投资创业公司的估值问题进行核查,何况我国是一个新兴国家,机构和投资者成熟度远没有美国成熟,加强窗口指导也是未尝不可。
   中国股市局部泡沫风险不得不防,规范杠杆运作固然重要,但加大打击股价操纵力度更为重要,其他配套措施也需要实时跟进,多管齐下才能改变市场一些不良现象,缓解市场局部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