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季来临,P2P依托其收益高于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3-4倍的优势,受到投资者热捧,但其存在严重的资产荒,出现无标可投、无优质项目可选的尴尬现象,很多优质的借款项目都需提前预约,定期产品、活期理财产品都需等一段时间才可投标,例如民信推出的“粮满仓”产品,一上线就遭到投资者疯狂抢购,秒杀标的金额。
重流量、轻资产,导致资产荒出现
用户是企业赖以存在的基石,大部分P2P平台诞生之初,为谋求生存,采取的是重流量、轻资产的营销策略。重流量,即以资金端的营销为核心,通过烧钱营销,在央视、地方卫视、电影院、地铁、电梯、各大楼宇等投放广告,为平台吸引大量流量,打响其知名度。轻资产,指忽视平台资产端的运营,不注重优质借贷项目的开发。
究其本质来说,粗暴的烧钱营销给整个P2P行业留下了不少顽疾,尤其是将行业推进了盲目烧钱的怪圈,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大部分平台在用户开发上面临巨额成本压力,在有限的运营成本面前,重流量、轻资产是平台的无奈抉择。而正是这一举措,引来大量流量的同时,优质资产却捉襟见肘,致使资产供应远远跟不上海量的理财需求,出现资金闲置的尴尬现象,进而导致用户的流失。
网贷2.0时代 提升资产质量是竞争核心
P2P平台成长初期,吸引流量,是必然举措,但当流量积累到达临界点、投资人接近饱和时,平台应转变策略,向提升资产质量、刺激用户留存转变,即由重资金的网贷1.0时代向重资产的网贷2.0时代转变。
民信副总裁苏琴表示,提升资产质量,四种措施行之有效:第一,完善风控体系,加强人才培养,规范审核、服务流程,增强平台开发优质资产的实力;
流量利于平台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过度发展流量是一种短期的逐利行为,平台谋求长久发展,应摒弃单纯追逐流量的运营方式,将流量引进和资产开发紧密联合起来,加强用户粘性、增加用户留存率,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博弈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