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发家三部曲(三)
3、 奔驰向前的时期
1933年,戴姆勒——奔驰公司重新调整,更名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重新设计的注册商标一直沿用至今。1935年,奔驰公司制造出梅赛德斯——奔驰770型“布尔曼”轿车,该车采用7655毫升八缸发动机,功率为150马力,最高车速140公里/小时,一枚绿宝石徽章镶在后座门边,为当年日本天皇乘用车。1957年,生产的奔驰300S是奔驰汽车公司的旗舰,采用排量为7升的增压发动机,其体积是普通发动机的一半,除使用燃油喷射外有三个化油器,使其具有更高的动力性能。1959年,奔驰公司首先开发了安全车身,推出了“尾鳍车型”――奔驰220、220S和220SE,这是世界上首批将能量吸收变形区和刚体车身结合起来的汽车。从1965年到1988年间,奔驰公司先后推出了五代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每一代都体现着当时最佳的舒适、安全和驾驶技术,诸如300SEL、450SEL、S600等设计都代表着每一产品系列的顶级车型。1973年,“梅塞德斯450SEL619”轿车以其尖端的技术,被世界汽车制造业选为“本年最佳汽车”。奔驰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期领先采用前低后高,以弧形曲线为主的车型。
1986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20世纪90年代开始,奔驰公司独家采用可以缩小汽车容积但同时又增加马力的四油门汽缸技术。1991年,奔驰公司纯利润下降了63%。1992年,奔驰公司的经营开始出现大滑坡。1993年,奔驰公司开始了全面变革,将企业定位于要为广大普通家庭生产物美价廉的中小型汽车,而扭转过去只重视高档车的做法。奔驰公司出资3亿美元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建立了它的第一家海外轿车制造厂。1998年,德国奔驰公司与美国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宣布合并,新公司称为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并后,奔驰公司的股东占有新公司股份的57%,克莱斯勒公司的股东则占有43%。这件合并案被认为是汽车史上最大的合并案。两家公司合并所牵动的市场资本高达9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