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女营销遭吐槽,哥看到的都是肉!


 裸女营销遭吐槽,哥看到的都是肉!

3日中午12时许,在建外SOHO东区十几名身着比基尼的女子走上街头,引来很多市民围观。在现场群众拍摄的图片中记者看到,虽然天气寒冷,但这些女子只穿着黑色内衣内裤,臀部、腰部印有汉字及二维码。后经证实,这是一个手机app的营销活动。(114日中国新闻网)

正所谓“无论美名还是恶名,只要扬名便好。”在寒意料峭的北京,长腿美女只穿内衣内裤走上街头,撅起臀部让行人扫二维码,的确算是一种很不错的营销创意。奈何这种很不错的“裸游”营销行为,却并不被市民所认可,也未得到预期的营销效果,正如网友所说,“哥看到的不是商品,都是肉。”

客观的讲,类似这种拿着女人身体打色情牌的营销手法,并不鲜见。比如车展、景区以及某些保健品、化妆品的营销,几乎都曾显现过女人裸露的身体。而令人惊诧的是,很多看似雅致的美女居然甘愿脱去身上的衣物,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拙略的表演。难怪有人这样评价现在的女人,“如果说整容是她们对身体的投资,那么裸露则是她们的生存武器,也是她们身体唯一的使用价值。”

设若女人在金钱的诱惑之下可以不顾礼义廉耻、公序良俗,那么商家的营销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新《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第九条亦规定,广告不得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内容。亦是因为如此,策划这起营销事件的公司4日上午在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致歉:“公司前期策划和线下管理经验不足,给社会秩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一场“裸游营销”就这样随着公司的“致歉”而结束了,但它留给人们的讨论还在。其间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种有争议的营销方式,果真就能换来产品的名声、营销的效果吗?从网友所说“哥看到的都是肉”来看,此种营销即便能够获得一时的轰动效应,顾客也会因为只专注于裸露的身体而忽略商品的存在;从市民的反应来看,此种营销低俗且近乎色情,这就很容易使原本潜在的顾客因为对营销手段的反感或厌恶而改变心意;从当前形势来看,“低俗炒作”、“恶意营销”之风屡禁不绝已成诟病,社会狙击全面展开,剑走偏锋必然会使企业发展走向桎梏。

商业营销讲创意求创新,原本无可厚非。但设若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就拿色青当诱饵、把低俗当噱头,那便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挑战、对公众审美判断歪曲。“裸女营销遭吐槽,哥看到的都是肉”就是鲜明的例证。

(李吉明2015115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