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沉思实录》38


223.【苗实:我的看家本领就是创作通俗易懂的作品】第一个,我是通俗作者,这是我自己的定位,永不改变。经济学创作也罢,哲学创作也罢,力求通俗易懂,满足社会大众。当然,经济学创作也罢,哲学创作也罢,主要是应用层面。也就是说,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运用中国哲学理论来分析社会人生,让社会大众能够明白,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改革开放的具体进程以及个人如何看待世界,怎样面对人生。大道至简,就是要讲常识,中国经济的常识,社会人生的常识。第二个,通俗易懂也是网络平台传播知识的基本要求,我同时作为网络作者,必须满足这一基本要求。大家看,网络平台传播知识为什么能够突飞猛进,取得巨大发展,就是四个字,通俗易懂。如果要学习艰深的知识,那么去大学课堂就可以满足。毕竟,那里有大批优秀的教授,是专门来讲授这些艰深知识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就是受众。我作为通俗作者和网络作者,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或者是广大网民,他们可以是教师学生,可以是工人农民,可以是医生军人,可以是公务员,可以是管理者,可以是研究者等等。第三,通俗作者也罢,网络作者也罢,不是不学无术,而是学有所成,不是无知无识,而是学识渊博,不是率尔操觚,而是深思熟虑,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实事求是,不是荒诞不经,而是名正言顺,不是欺世盗名,而是名副其实。譬如,我本人,读书已经有整整三十五年。其中,独立进行经济研究也有近二十年。在长期学习研究的过程中,经历三起三落,有一次差点丧命。在大学期间购买的各种著作,主要是大量经济学著作,经过多年闭门读书,才得以消化吸收。所以,学习研究是苦力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偷懒耍滑,投机取巧,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224.【苗实:千万点击是如何炼成的】首先,千万点击,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少,属于居中吧。如果是文学和历史作品,千万点击就不是很多。如果是经济学和哲学作品,千万点击就不少了。毕竟,文学和历史作品,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再加之阅读门槛低,相对有吸引力。经济学和哲学作品就不一样,以论理取胜,读者需要较高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其次,千万点击,如果是文学和历史作品,有好的机遇的话,短期就可以达到目标。当然,创作需要积累,一个好作品,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是经济学和哲学作品,即便有好的机遇,也需要长期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普通文章就是几万点击到一二十万点击,特殊文章就是三五十万点击到一二百万点击。最后,千万点击,如果是文学和历史作者,知名度就不是很高。如果是经济学和哲学作者,知名度相对就较高。毕竟,文学和历史的话,包括大量的中学生读者,他们的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弱。经济学和哲学的话,主要是成人群体,他们的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强,尤其是经济学作品,关系国计民生,相对容易成为社会热点。就我本人而言,作为经济学和哲学作者,经过整整六年的辛苦创作,在网络上的点击也早已超过千万点击,论坛影响最大,微博影响居中,博客影响最小。也就是说,从互动交流的次数来看,论坛最多,微博居中,博客最少。毕竟,第一个是精力有限,第二个是财力有限,第三个是能力有限。所以说,超过千万点击,我已经尽力了,也知足了。当然,我搞创作,不是为了所谓的点击,主要是为了互动交流,教学相长。这个点击,属于搂草打兔子,意外收获。 
225.【苗实:我早已不想上“二日人气”】在经管之家,首页中间有个“二日人气”栏目,相当火热。那么,什么叫“二日人气”,就是今天在论坛发的所有帖子,按照人气大小排列,如果排在前十,明天依次排列,就可以上“二日人气”栏目,让这些帖子更火,人气更旺,即点击和回复更多。一般情况,如果帖子上了“二日人气”,点击就可以达到5000人次左右,回复就可以达到200人次左右。实话实说,从2009年9月开始,我连续上过好几年“二日人气”,每年都有几次大的论战,每个论战都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在那几年里,几乎天天上,争争吵吵,不亦乐乎。作为网络红人,就是从这里起家,然后逐渐拓展到其他论坛和微博博客。为什么到后来不想上“二日人气”了呢,第一,有人说我炒作,利用论坛宣传自己。其实,我也就是发表个原创文章,有自己的署名罢了。试问,谁长期发表文章是匿名发表?毕竟,文章有知识产权,怎么能够不署名呢?结果,为此争论相当大,论坛也有压力。再者,我这个人向来就是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自己也就有意回避上“二日人气”,哪怕把帖子发在冷一点的版块,或者去其他地方发展。第二,自己的帖子上“二日人气”以后,坛友的回复很多,就需要与坛友互动交流,这样一来,就相当占用时间,而阅读思考的时间自然就会减少,这也是一大麻烦。为了有所平衡,保持有足够的阅读思考时间,就只能少上甚至不上“二日人气”。第三,说白了,还与创作有关系,我作为通俗作者和网络作者,必须不断创作,发表质量有保证的文章。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包括学术著作,正式论文,网络文章。也就是说,只有把各种材料吃透了,才能构思好,动笔写出好文章。尽管我有2009年9月以前闭门读书的长期积淀,但是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仍然需要腾出大量时间来阅读文献,以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况且,好的创作本身,也需要有充分时间来保证。所以,由于时间总是有限,也不能去经常上“二日人气”,甚至必须远离“二日人气”。总体讲,“二日人气”让我在几年里名声大噪,随之社会影响越来越大。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上天赐予这个机遇,或者是上天自然的安排。但是,为了更加名副其实,从而锦上添花,成为一位真正有造诣的学者,就需要毅然决然,退出“二日人气”栏目,抓紧时间,集中精力,排除干扰,脚踏实地,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再读书思考,再学习研究,再十年寒窗,再滴水穿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指出,我对“学者明星化”现象是褒贬参半,可以肯定的是,学者明星化,首先是受众对学术问题的一种渴求,有了受众这个市场,钻研学问的人才能成为明星。但是同时,当一位学者被追捧后,潜心从事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就势必会减少,这就影响了你在本领域内的进一步探索和钻研,这是学界的损失。
226.【苗实:怎样读书做学问】昨天晚上,我苗实想到这个题目,本来今后几天准备读一些相关文献。但是,又担心别人干扰自己的原有思想,就作罢了。下来,就只讲自己的心得。首先,读什么书,两大类。直接有用的书,譬如经济学的,英语的,数学的,等等。貌似无用的书,文史哲的,宗教的,神学的,等等。就我自己而言,在分配读书时间方面,70%的时间用在读直接有用的书上,30%的时间用在读貌似无用的书上。尤其是最近几年,越来越感觉到,天下学问是一家,不必你我妄分殊。直接有用的书,局限相当大。貌似无用的书,潜力可惊人。其次,怎样读,大体分六步。第一步,翻来翻去随便读,就是漫无目的,翻到那里,读到那里。第二步,从前中后分别读,就是前面读一部分,中间读一部分,后面读一部分。第三步,循序渐进仔细读,就是按照章节,一页接着一页,直到读完。第四步,遇到疑难重点读,就是有疑难的章节,挑选出来,进行重点阅读。第五步,同类书籍比较读,就是至少再阅读一本同类书,比较其中的异同优劣。第六步,如果足够时间,写出读后感,不一定长,一段话也可以。最后,怎样做学问。第一步,化整为零,融会贯通。也就是说,把一本书或一篇论文分解成许多知识点,逐个击破。然后,根据自己全面深刻系统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第二步,观察分析,大胆提炼。也就是说,关注各种经济社会现象,多观察多分析。然后,放出胆略,提炼出有价值的思想观点。第三步,无缝对接,推陈出新。也就是说,把前面两步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第四步,付诸实践,不断完善。也就是说,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东西,不断学习研究,再加工,再完善。当然了,我上面所讲,有对有错,可以参考,也可以不参考。毕竟,有的人不适合这样做。
227.【苗实:爱情的历程】说到爱情,可以很小,小到只影响一时的情绪,可以很大,大到可改变一生的命运。既然如此,对于爱情,不能不认真,又不能太认真。不认真的话,担心错失良机。太认真的话,又担心无谓纠缠。爱情有许多种,其中一种是这样的,生根是愉悦的,三年。发芽,是愉悦的,三年。开花,是痛苦的,三年。结果,是痛苦的,三年。成熟,是痛苦的,三年。腐烂,是愉悦的,三年。消失,是愉悦的,三年。这个前前后后的历程,加起来有二十一年。那么,这种爱情,足以影响一生。如果把用于爱情的一半时间,专门来读书,也可以成为学者了。当然,人除了有物质享受,还有精神享受,而爱情就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尽管有愉悦,也有痛苦。本质上讲,爱情是自然而然的心理活动,是无法避免的两性交流,是认识人性的最佳机会,无所谓对错,无所谓胜负,无所谓得失,缘聚缘散,顺其自然。所以,遇到爱情,是幸运的,至少作为丰富多彩之人生的一部分,是难能可贵的,要懂得珍惜,尽管会有争吵和分手。
228.【苗实:眉县发展不可限量】眉县,在西安西边,在宝鸡东边,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如今关天经济区核心地带。眉县民营经济相当发达,这是难得的比较优势,只有千方百计发挥好,才能走出陕西,享誉全国。截止2014年底,全县中小企业总数达到了13437户,从业人员9.69万人,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11户,分别是农夫山泉陕西太白山饮料公司,太白酒业公司,社会水泥公司,老牛面粉公司,陕丰淀粉公司,恒兴果汁公司,秦宝牧业公司,陕西八钢板黃公司,宝深公司,秦塬纺织公司,宝鸡新丰化工公司。荣获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陕西非公经济先进县,和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先进单位。来眉县的话,一定要登太白之巅,观红河风情,品猕猴桃美味。如果眉县以后有机会升级为眉坞市,就可以在西安和宝鸡之间,起到一个扁担的作用。原来西安宝鸡,由于距离远的关系,来往不是那么方便,而有了眉坞市的桥梁作用,两地逐渐一体化,经济发展自然就有了规模效应,资源配置就大大优化了。这样的话,就可以相得益彰,取得突飞猛进的大发展。据有关资料介绍,眉县地处华夏内陆,南有秦岭主峰太白山作屏障,北有滔滔渭水浸润,气候温和而湿润,环境优美而宜人,西距宝鸡市65公里,东距省会西安市120公里,东与周至县接壤,南与太白县毗邻,西连岐山县,北界扶风县,全县总面积863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为12.9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为2015.2小时,光照热量充足,境内最低点和最高点相对高差达3300多米,呈现出"太白积雪六月天,渭河峡谷桃花源"的迷人景致,境内眉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境内大小河流达19条之多,渭河,汤峪河,霸王河,石头河等纵横交错,河道渠网密如机织,充沛的雨量,湿润的气候,宜于猕猴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