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农村金融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却不可忽视一个重量级对手


    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拉开帷幕。在这场以 “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大会上,农业相关问题也成为了其中的一个讨论点。京东农村金融展示了在支持农村扶贫发展农村经济上的工作成果,成为大会上的亮点,引发舆论关注。
    农村金融一向是农村经济中的难题,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覆盖率低的问题普遍存在,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步伐较为缓慢,创新不足,农民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得不到保障,也进一步制约了农业再生产和投资的进程。
 
    互联网公司进军农村金融怎么做?有记者采访了京东农村金融负责人洪洁,完整地了解了京东农村金融的发展脉络。
 
京东农村金融立志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2015年3月,京东提出农村电商“3F战略”,即工业品进农村战略(Factory to Country),生鲜电商战略(Farm to table),和农村金融战略(Finance to Country)。
    2015年9月18日,京东金融发布农村金融战略,将构建全产业链产品链农村金融服务。京东农村金融负责人洪洁介绍,“3F”战略的范畴涵盖从农民把农产品生产出来并卖到城市,回笼资金后再从城市购买工业品、农资等物品,用于消费、理财和再投资,这是一个完整的农村经济产业链。而京东金融通过提供完整的,针对农村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加速、优化了整个农村经济链条的建设。
 
    洪洁进一步提到,农民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比如生产资料采购端,京东不仅利用自身渠道为农民配送实惠的正品原料,还给农民提供赊销、信贷等服务;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京东为农民提供信贷、技术培训等多元化服务;产品销售端,京东利用渠道优势打开农产品销路,通过信贷、众筹等多种方式周转资金,帮助农民和企业发展。
 
“京农贷”在山东的一个县先行试点
    由于信用难以评估,农民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信用贷款。
 
    面对这样的问题,京东金融选择和涉农机构合作,在2015年9月,京东金融正式发布农村信贷品牌“京农贷”,解决农户在农资采购、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融资难问题。
 
    京东基于合作伙伴、电商平台等沉淀的大数据信息,来了解农民的信用水平,并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从而控制风险。“京农贷”解决了当前农村信贷存在的种种痛点。目前,京东金融已经选取山东和四川仁寿作为试点,首次推出两款信贷产品——“先锋京农贷”和“仁寿京农贷”,分别满足农户在农资购买环节和农产品销售环节的信贷需求。
 
    而京农贷首个落地区域为山东省汶上县,京东为近百户玉米种植农户,提供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首批累计放款近800万元。今年7月,京东金融为乡村市场打造了专享消费信贷产品“乡村白条”,供京东乡村推广员申请使用,覆盖全国10多万的行政村。全线上申请,3分钟激活开通,最高额度2万。
 
互联网大佬的农村金融将面临一个强劲对手
 
    2015年,已经有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大佬,先后宣布将进入或已经进入了农村金融领域,另外,还有如汇丰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也正在试水农村金融服务。
    也就是说,在互联网和金融领域里,没人会怀疑农村金融将是下一个巨大的风口。然而,值得互联网大佬们注意的是,他们在农村的布局将会面临一个强劲的挑战对手——供销合作社。
 
    说起供销合作社,这似乎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当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时,供销合作社几乎就被人们遗忘了。但是,它分布在全国的各级机构,却在这几十年间仍然在坚持运转,依然深受广大农村受众的信任。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11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其中表示,将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将供销合作社推向市场,发挥它在市场经济中,服务三农的积极作用。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份文件中明确要求,各级供销合作社应稳步开展农村金融合作服务,甚至,允许有条件的供销社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试点。
 
    供销社几十年间在农村的资源积淀,加上中央明文的政策支持,使得被人遗忘多时的供销社,在“互联网+”大潮中又被人记起。
 
    2015年12月12日,《海口日报》就报道,在当地的冬交会上,海南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都争着与海南省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各地省级供销社试水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
    早在2015年7月,河北省供销社新合作金融平台上线暨首标发布仪式在石家庄隆重举行。河北省金融办、国开行河北分行、省农业发展银行、省建行、河北银行、人寿财险、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中石油河北分公司等单位负责同志,省供销社领导班子成员、省社各直属公司负责同志及部分投资人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2015年8月,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也独立出资,以全省的农业资源为担保,打造了“合金融”互联网金融平台,将近4个月的试运行期,“合金融”平台就实打实地实现了预期目标,推出了独立的惠农理财产品——“兴农宝”、“兴城宝”等,为湖北省的多个农业项目周转了资金。
 
    所以,当互联网大佬准备进军农村金融服务时,各地省一级供销社也正在准备涉足互联网、金融业务。
 
    这看似是一场“高大上”与“泥腿子”的较量,但其实双方各有优势,双方在资本上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而供销社的优势在扎根于农村,了解农村情况,有更加彻底的渠道优势。
 
    所以,当互联网大佬们纷纷打金融牌进军农村市场时,不得不重视眼前的重量级对手,一个正在摩拳擦掌,准备通过互联网金融解决三农贷款难的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