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保险行业的大年,承保端和投资端两大基本面表现“强劲”。“预计2015年整个保费增长将超过20%,新单价值增长在30%以上。”海通证券非银金融高级分析师孙婷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2016年投资策略报告会说,“2015年全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有望达7%以上,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
那么,保险业在2016年是否能够延续这种强劲之势?“我自己不太乐观”,孙婷直言,投资端来说,现在是经济下行周期,资产配置难度比较大;而保费端,面对今年这么高的增长,持续两年的难度也是相当大。
但是,也并不太悲观。多位保险业分析师认为,从保费端来看,2016年依然是一个非常好的保险销售环境,因为其他理财类产品收益率都出现下滑,而保险产品的收益率基本上在4%左右,对于潜在的保单持有人来讲,还是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水平;而投资端,保险公司会继续将债券存款的投资比例转向债权计划、集合信托计划等高收益型固定收益类资产,同时,保险公司未来将增加非上市公司股权、境外资产等投资配置,预计未来收益率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此外,“预测今年底、明年两会之前,个税递延养老险落地,每年递延个税1200元”,华泰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毅认为,试点很可能是一批城市,这对寿险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催化剂。
双因驱动保费高增长
根据保监会最新公开的数据,今年1-10月,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达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9.68%。这主要得益于寿险的强劲增长,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24.19%;产险公司也保持了同比11.56%的增速。
保险资管行业协会预计,今年保险业保费收入将在2.5万亿元左右。如果达到这个水平,保险业今年的保费增长将接近24%。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靠高现金价值产品冲击起来的保费不同,2015年的保费增长直接体现在价值增长上。“今年上半年的价值增速在40%左右,我印象中差不多是1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孙婷预计,全年的价值增速在30%以上。
这一点也可以从四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的表现得以佐证。今年前三季度,国寿、平安、太保、新华个险新单增速预计分别增长44%、57%、65%、42%;新业务价值增速分别为39%、44%、38%和43%,创出历史新高。实际上,今年保险公司主动压缩利润较低的银保保费规模,降低资金成本,使得个险保费占比逐年提高,保费和价值增长的稳定性增强。
保险业2015年的强劲表现主要归功于两方因素:外因即是利率下行导致其他理财类产品收益率下滑,包括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等,如今银行理财类产品收益率基本在4%左右。据银率网统计显示,今年11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4%,较上月下降0.16个百分点,创近两年新低。
不过,保险产品由于投资收益率提升而增加吸引力,现在保险产品的收益率基本上在4%左右,“对于潜在的保单持有人来讲,还是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水平”,孙婷表示。
当然,个险渠道保费的强劲增长还得益于今年大幅扩张的代理人队伍。根据华泰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毅的调研,2015年年底,保险从业人员预测将达到600万,较去年底增长40%以上。“原因是‘影子银行’的出口渐渐被封住,高利贷、高收益产品的推销受到“严打”,于是有远见的保险公司就将这些人招募进来,增员难度确实不是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助力2015年保险保费高增长的两大动力将在2016年继续。“预计2016年代理人数量将于2015年末持平”,孙婷透露,并且2016年依然是一个非常好的保险销售环境。
孙婷认为,寿险业正向循环已经启动,高投资收益使得保险产品吸引力提升,从而销售难度下降,保费高增长,带来佣金上涨、增员难度大幅改善,最终体现在个险新单高增长。
此外,“预测今年底、明年两会之前个税递延养老险落地,每年递延个税1200元”,罗毅认为,这对于中产人士来说也不是个小数,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并且试点很可能不是一两个城市,而是一批城市,这对寿险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催化剂。
另类投资继续受宠
实际上,2015年的保险业不仅保费端业绩“亮眼”,投资端表现也是不俗。
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险资资金运用余额10.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66%。保险资管行业协会预测,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接近6.5%,年化收益率8%左右,市场继续稳定的话,预计超过上年两个多百分点。
这得益于险资及时调整投资结构,对抗降息周期。上半年股市大幅上涨,相对于险资的买入价格,股票买卖价差收入显著增加,并且无需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以及非标资产持续贡献稳定的高收益率。虽然第三季度股市表现欠佳,保险公司累积浮盈大幅减少,但利润调节能力仍然较强。截至三季度末,四家上市险企共累积247亿元浮盈,预计四季度有大幅度提升。
此外,投资渠道放开后,保险公司逐渐将部分债券及存款的投资比例转移到债权计划、信托计划等高收益新型固收类资产中。截至今年10月底,银行存款和债券合计占比降至57.81%,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提升至14.02%,其他另类投资占比攀升至28.17%。
“预期2016年另类投资的趋势还会持续,因为2016年险资更多地提高股票权益类投资可能性不大,波动风险太大了”,孙婷判断,2016年险资将增加非标资产、另类投资、境外资产的配置,预期未来投资收益不会出现明显下滑,同时降息、降准将带来债券价格的上市,股市走强均利好保险公司投资端,投资收益也有望维持5%以上的较高水平。
对于市场一直担心的利差损风险,“市场已经过度悲观,不必担心利差损”,孙婷分析道,发达国家基本都经历过利差损,以美国为例,其得益于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和资产负债匹配,在经济波动期间过渡平稳。“中国险资投资结构与美国类似,80%以上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资产久期大概为6-8年,收益稳定,且从2014年降息以来,保险公司已经提前布局有长期稳定较高收益的债券、协议存款、非标资产等。因此,保险公司的收益下降将非常缓慢,并且出现利差损的前提——‘长期低息和资产市场长期低迷’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此外,罗毅提醒关注,2013 年生命人寿、华夏人寿、前海人寿、正德人寿的投资型保险保费收入占比分别达到69%、90%、97、99%,在累计了大量的投资型保险保费收入以及不断的增资后,新型和中小型保险公司先把投资端做起来,再反过来促进保险负债业务发展,走上“资产驱动负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