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六月底股灾反思在继续,新浪网发表署名为刘纪鹏的文章认为:“一是大恐龙与小跳蚤两极分化,股市结构不合理。中国股市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即“大恐龙”与“小跳蚤”的两极分化:一面是以大盘蓝筹股为代表的“大恐龙,其价值被严重低估,股价不起;另一面是以近500家创业板企业为代表的“小跳蚤”,其股价却被爆炒暴涨。显然化解中国股市结构不合理的高风险问题,核心就是要抓住创业板这个主要矛盾。创业板之所以成为神创板,原因是其股本结构小,容易被炒作,广受投资者的追捧和青睐。以四大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之所以价格低迷,其原因在于股本太大,投资者对之弃若敝屣。”
并建议“分拆四大银行股,提高大盘蓝筹股活力。交易学是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基础,人们投资股票的第一动机是获得买卖价差。从海外资本市场的经验看,金融领域的花旗、摩根,高科技领域的微软、苹果和实体领域的埃克森美孚、沃尔玛,以上六家企业平均股本仅为47亿股;而中国四大行的平均股本为3064亿股(其中工商银行股本为3564亿股,农业银行3248亿股,中国银行2944亿股,建设银行2500亿股),二者相差竟高达65倍,这是中国大盘蓝筹股不活跃关键所在。因此,应从根本上调整我国股市结构,对四大银行实行集团公司和下属子公司一对二、一对三,甚至一对四的分拆,从业务上进行母子公司重组,从地域上对传统信贷业务进行划分。通过拆分银行股的改革方式,“蓝筹不香、蓝筹不起”的被动局面就会被改变,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股市“大票慢、小票牛,结构不合理”的严峻问题。”
笔者认为以分拆四大行降低总市值提振股价的看法未必就是最佳。股价与总股本总市值之间是有一定关系,但绝对不是起决定作用,对股价起决定作用的是市场投资文化和投资习惯,如果对一个有效市场来说,是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而中国市场特立独行,股票定价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股本大小为定价基础的,股本越小,估值越高,是一个无效的市场,以刘纪鹏举例的暴风影音来说,尽管首份财报就出现亏损,但股价依然坚挺,不能够阻止股价持续涨停的步伐,就在于中国股市喜爱新的东西,喜爱新的故事,暴风影音回归踏准了互联网+最好时机。面对400亿元市值和最高327元股价,第一财经日报说此前7月30日暴风科技CEO冯鑫也在暴风魔镜沟通会上表示,在经历30多个涨停后,连他自己都觉得股价太高,如果选在美国上市,大概总市值也就是7亿元水平,高一点也很难超过10亿元。而在中国市值增加到400亿元,相差40余倍,这不是说公司物有所值,而在于市场太过疯狂,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非常不理性,缺少自己独立的定价依据定价模型定价规则。
暴风科技之所以暴涨,除了互联网基因以外,还与市场普遍存在的股价操纵有极大关系,股灾以后,证监会加大市场操纵查处力度,其中就有多人涉及操纵暴风影音,比如证监会就查处了马信琪涉嫌操纵“暴风科技”股票价格和孙国栋涉嫌操纵暴风科技股票价格,由于市场股价操纵太过普遍,尽管证监会加大查处力度,但与市场预期依然存在很大距离,并不足以让市场心存敬畏之心,最为典型的就是特立A股票,证监会破天荒的开出13亿元天量罚单,但并不能阻止特立A股价继续暴涨屡创新高,让舆论一片哗然。
正是因为市场操纵可以获取短期暴利,而被证监会查处的例子少得可怜,所得与付出代价不成比例,让市场投资者具有极大的心存侥幸之心,大家依然热衷于股价操纵获取更多短期暴利,而不愿意依靠长期持股获得长期稳健收益。因此大盘绩优股长期以来很难得到大资金的投资认可。
大盘绩优股之所以得不到大资金投资认可,就在于盘子很大,单一资金无法完成股价操纵,正如基金经理所言,大盘绩优股几个亿下去起不了多大涟漪,但可以把一家中小创炒一个底翻天,这或许就是公募基金的普遍心态,一种短期投资思维,套用刘纪鹏的专业术语就是交易学,买进股票就要产生相应股票的价差,而不是依靠长期持股获得股息等稳健回报,所以公募基金对大盘绩优股持仓降到历史最低,纷纷以独门持股或者联合持股方式操纵市场获取短期暴利,上半年很多超级牛股多是公募基金以真金白银买出来的,高位追涨追出来的,那么是不是就该迎合市场炒作心态,曲意奉承一个无效市场的混乱投资逻辑拆分四大行呢,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来说,作为一种基础建设,就是尽量把市场建设为一个有效市场,让定价功能发挥应有作用,从而完成有效资源配置,而不是迎合市场炒小的心态,让定价功能继续丧失,首先一点就是要釜底抽薪,加大市场打击股价操纵力度,让所有市场参与者敬畏市场,不敢随意操纵市场谋取短期暴利,而不是迎合市场炒作逻辑。
从公司内在价值来说,拆分并不会改变也就是增加内在价值,还会降低公司内在价值,在拆分以前,公司业务繁多,很多业务具有互补性关联性,将对主营和主营利润起到一个协同作用,从而起到1+1大于2的效果,一旦拆分,这种协同作用就丧失,不利于公司竞争力的提高,也会增加各公司之间的内耗,甚至增加不必要的人力资本,至于按区域拆分信贷资源,那只会加剧行业竞争,大家竞相竞争的结果就是降低公司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而不拆分,信贷资源可以在不同区域区域之间互相调剂,有利于信贷资源投向利润更丰厚的领域和地区,对公司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如果依靠拆分来提升股价的话,并不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胜利,而是市场恶意炒作的胜利,是炒小的胜利,是市场操纵打赢了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这是一种投资的误导,是对市场炒作逻辑的一种曲意奉承,无益于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并不可取。
刘纪鹏先生以总股本和国外公司相比,这一点有失公允性和客观性,主要是两国发行机制不一样导致总股本和股价出现明显不同,美国公司虽然总股本大不,但股价很高,总市值也是很高,以工行为例,总股本虽然高达3564亿股,但股价只有4.67元,总市值只有16643亿元,实际流通市值并不大,最多不会超过700亿元,花旗银行虽然总股本不大,只有29.8亿股,但股价很高,最新收盘价是57.1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就是365元上下,是工行的78倍,总市值1543.34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就是9877亿元,其实际流通市值将远大于工行流通市值好几倍。花旗银行股价坚挺,市盈率高达18倍,主要是市场拥有一批长期投资者持有期股票,希望通过股息率和内生性发展股价上扬获得长期红利,而不是依靠短期炒一把捞钱走人。其他股票亦有如此情况。苹果公司是令人尊敬的高科技服务公司,市盈率不到12倍,虽然总股本不大,只有58.65亿股,但股价很高,高达107.33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就是687元,总市值6288.87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就是40248亿元,市值比工商银行多得多,但并不妨碍股价大幅走强,从其成交量看,十日均量是5164.87万元,换手率非常之底,可见大家持股主要是长期持股,而我国股市牛股换手率动辄20-30%,就是一种短期博弈价差行为,因此不能简单拿总股本说事,而是投资理念问题。
大盘绩优股股价长期低迷不振,与大股东对股价诉求欲望较低有关,股价高低与大股东持股市值有关,因为股价高低不影响大股东和管理层的自身现实财富,因此没有动力也没有欲望进行市值管理,比如最近万科被宝能系野蛮增持就是一种股价长期被低估的结果,而中小创则完全不同,大股东和高管套现欲望强烈,有很强动机推高股价,所以利用并购热门题材和实施高送转再与二级市场狼狈为奸推高股价需求十分强烈,就导致伪市场化市值管理盛行,并形成一条龙的炒作体系,在市场各方努力下,股价和估值越来越高,到了现在已经有了巨大泡沫,也为市场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因此遏制中小创恶炒行为除了打击市场操纵行为以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市场减持行为,并加大惩治力度,打击借市值管理名义利用内幕交易实施市场操纵行为。
因此 大盘股泛人问津,除了自身所处强周期行业缺乏想象力没有可以讲述的动听故事以外,与市场很容易通过股价操纵获得短期暴利,而又不必承担太多处罚有极大关系,只要市场操纵盛行不改变,要想提高大盘绩优股估值水平依然十分艰难,对于超级大盘股而言,不管如何拆分,流通市值依然较为庞大,不可能与中小创数千万总股本1-3000万流通股本相比,要依靠单一资金完成操纵股价依然十分艰难,效果自然也是会大打折扣。
注册制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市场化关键就在于法制化规范化,不仅仅针对一级市场,同样适用于二级市场,因此提振大盘绩优股活性,提升股价,不在于拆分上市公司,而在于建设一个良好投资文化氛围,而不是让投机文化盛行,在于建设一个公正公平的投资环境,而不是让市场操纵大行其道无法无天,把市场炒的一团乌烟瘴气。
拆分只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治标之策,而且不一定有效,因为中国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地方,而不是一个投资的地方,投资股市不叫投资叫炒股一目了然,建设市场清除害群之马才是治本之策,一定会让价值投资之光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