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观察家》记者为何被中方驱逐?


 法《新观察家》记者为何被中方驱逐?
昨日,一个名叫郭玉的法国驻京记者因遭到中方的驱逐而很快成了中外媒体的聚焦点。
在崇尚新闻自由的世界,她究竟做了些什么,以致被中方取消了驻京记者证?
客观、真实、理性、公允的报道,作为新闻自由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驻外记者必须守住的一个职业道德底线。而恰恰在这一至关重要的关节点上,法国《新观察家》的驻京记者郭玉出轨了。
先看一看中国外交部给出的说法。
中方的答复是法国《新观察家》驻京记者郭玉未能就她为恐怖主义行径张目的错误言论向中国民众作出严肃道歉,已不适合继续留在中国工作。
恐怖主义的作乱,这是全人类的公敌。为何法国的驻京记者却偏偏在这上面犯浑呢?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不可告人的居心呢?
综合各方面的报道,这个法国《新观察家》的驻京记者也绝不是一个善类,反倒像一个传教士式的阴谋家,是在披着驻京记者的外衣,而在干着煽动暴力、分裂中国的勾当,貌似公允的巴黎反恐报道却总在夹杂着一些抹黑、歪曲中国新疆反恐的“私货”。
同样是反恐,却带着意识形态上的有色眼镜和西方世界固有的傲慢与偏见,对其进行双重标准的报道与评价。
11月13日,巴黎发生严重暴力恐怖袭击。在中国政府表达国际同情和反恐支持之后,也跟进公布了新疆一处煤矿在9月18日发生的暴恐事件,几十名矿工被一群暴恐分子杀害。
一样的暴恐袭击,一样的惨绝人寰,然而这个一心要在中国制造点麻烦的郭玉却在11月18日的评论性文章里刻意地盲视起来,并借机大肆攻击中国的民族政策。在评论中,她不仅指责中国政府企图把巴黎的袭击和自己在新疆打击暴力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还称维吾尔人发起的暴力活动是中国自己的少数民族政策造成的可能是因为受到了虐待、遭遇了不公或财产被侵占而进行的报复
一名新疆维吾尔族学者在看到郭玉的这篇歪曲性报道之非常气愤地指出,这个法国记者是在胡说八道,这些“例子”都是对新疆现实的严重歪曲。
此外,早在2014年3月,郭玉还在一篇言辞更尖利的文章中批评新疆反恐,称那里发生的是“军人和警察占领区的起义之举”。
透过郭玉对国际反恐的双重标准、双重报道,中国的反恐被其严重污名化了。她置中国民众遭受暴恐分子的残忍杀害于不顾,并通过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方式,为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恐怖主义行径张目声援,撑腰打气,其不可告人的险恶居心就是想以此搞乱、搞垮中国。郭玉以自己的错误言论和险恶居心,已证实了她在中国的不光彩角色及其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面目。不驱逐这样的人,中国的平安与和谐,也同样没有自己的宁日。她的被驱逐说明中国对于一些颠倒黑白的外国记者,实在“忍不了”他们在华活动的胡作非为了。正如一位专家所指出的那样,郭玉刻意中国的反恐说成是所谓的“民族压迫”,显然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考虑,中国拒绝为其续签也在情理之中。
把一个居心叵测观察中国的记者驱逐出去,这也是中国对自身安全的一种正当防卫,但绝谈不上冒犯了一些西方傲慢者的自由。
《新观察家》的最新社论为郭玉的鸣冤叫屈是有失公允的。他们把郭玉在中国的被驱逐“是本刊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如此悲惨的一幕,是对新闻自由的严重威胁”。
不论什么自由,都有自己的边界。不论什么政府,都不可能漠视这种出了界的自由。如若郭玉用自己双重标准的文章巴黎的恐怖主义势力张目,试问法国政府还能不管不问吗?还能气定神闲地容忍放纵吗?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做法没有错,也没有冒犯谁的自由,而是在正当防卫自己国家安全上的合法权益以及非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威胁。正如中国外交部26日所强调的那样,中国一贯依法保障国外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报道的合法权益,但绝不容忍为恐怖主义张目的自由。
请看这些年来,郭玉都在中国干了些什么?
据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盘点,她的在华生活一直都在以一种批评的态度来描述自己看到的中国,是中国负面形象的一位非常高产的生产者。她又是怎样观察中国、批判中国的?在郭玉的“脸书”社区上,她这样描述自己,2009年开始担任驻京记者,此后很长时间内,尽管并没有在中国境内,通过自己的“远观”写作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观察文章、书籍并创作了纪录片。在她的这些“远观”中,常常高频率地使用“丑闻”、“可怕”、“践踏”等词汇来报道中国的负面消息和摄影作品。这些“远观”出来的报道充斥着西方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充斥着双重标准和逻辑混乱,也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所愤慨强调的那样,郭玉的文章是极其荒谬的逻辑和赤裸裸、典型的“双重标准”,或者说政治偏见。
郭玉如此践踏客观公正报道新闻的原则和底线,被中国驱逐出去,也是她自作孽出来的,怨不得别人。
2015年12月27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