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在人口问题上陷于认知混乱


        在人口问题上,中国到底处于一个什么形势,顶层及其智囊可以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认知混乱。很难想象,当决策层陷于认知错乱的时候,国家的政策导向及其实施结果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十月份的十八大会议上对十三五做出了规划,提出的多项计划和规划,没有一项是要求增加人口的,但最后却以终结一胎制的轰动结局收宫。
        一直为中央政策抬轿的新华网之前也没少给宽松人口政策的出台做舆论造势,但在全面二胎政策坐实之后的时候,新华网前几日又发表文章,《产能过剩成最致命恶性毒瘤》,指出中国当前经济工作主要的任务是“去库存”。直到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近期经济工作重点是压产能去库存尤其是去房地产库存,才明白了新华网的又一次“先知先觉”。
        然而,中国是如何在劳动人口短缺的情况下创造出了如此庞大的产能过剩和产品库存的?这不可能是神的创造吧?要么是庞大的中国劳动大军的创造,要么说明创造这个成就并不需要庞大的人口。
        现在,多个重要的行业都在压产能降库存了,纺织、服装、家电、煤炭、电力、钢铁、电解铝、光伏、房地产……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究竟有多少?通过压产能降库存会挤出多少劳动人口?是否对其它行业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有立竿见影的改善效应?还是对正在推行的二胎政策有不利的抑制作用?
        让人玩味的是,新华网这篇在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造势的文章一开头就似乎忘记了以前是怎样为放开计生政策抬轿了,开头就语出惊人文采飞扬地写到,“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经济体”,那么鼓动放开生育扩大人口生产,岂不是要把中国彻底摁在收入陷阱里?!一会儿说中国的未来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口,一会儿又说十几亿人的国家不可能变成发达经济体,左右逢源还是前后惟谷?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傅莹女士日前在美国的一家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称《贫穷依旧是中国的头号敌人》,似乎要对一些美国媒体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而故意捧杀中国的行为给一个狙击,说“美国朋友”“高估了中国的成就,低估了中国面临的挑战”。但是,傅莹主任似乎忘记告诉“美国朋友”中国国内举国上下正在为人口危机忧心忡忡,正在为扩大人口生产而转变人口政策,全国人大急迫的任务就是让二胎政策尽快通过法律程序落地。难道中国人真的是越穷越生?还是扩大生育可以作为医治贫穷的处方之一?还是贫穷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级的产品和产能过剩?
        最高统帅最近忙着裁军。这时候裁军似乎对之前反对计生人士所谓的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国防兵员的说法搧了一个耳光,我们怎么知道新生代长到入伍年龄的时候中国是在扩军而不是再次裁军?
        
        唯一可以把这些看起来矛盾重重的政策逻辑地串联起来的是: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庞大人口,其中包括七八千万的极端贫困人口和十多倍于极端贫困人口的低收入人口,而这些庞大的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以其低收入创造了世界第一的人口红利积累,表现为先富起来的少数人的富足和庞大的产能和产品的过剩,而反对计生的声音就来自于这些先富起来的少数但掌控了更多话语权的人,不幸的是,那些穷得并不敢生育的多数民众因为对自己的贫穷不满而不加选择地盲目附和一切反对既定政策的言论,而成为了富有这层反对计生的“群众基础”。
       当然,这个“惟一”是我的个人之见,还有另一种它见,也能自圆其说,那就是中国根本不穷,傅莹只是低调行事,是替中国装穷哭穷,免得中国缴纳的各种国际组织费用上涨得太快了。中国的富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待中国,睁着的一只眼看到的是自己富足惬意的生活和在外国的土豪风格,而闭着的一只眼对国内的平民生活视而不见。如果说中国根本就是不穷是富足,则自然就会富到大把撒钱以致各种产能产品过剩富裕,以致富到要多生后代了。压库存降产能只是国家的一方情愿,仍然在投钱烧钱而不愿退出的大有人在,烧钱的人自己都不在乎,顶层又为何会如此着急?
 
         这就是中国当前表象矛盾的国情实质——严重的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和严格的一胎政策的叠加,结果就是富人的强烈反对,因为这严重限制了他们有愿望也有能力的对富二代的制造工作。
         富人说没有富二代干起来没劲了,顶层当然怕了,经济进一步下滑怎么办?放开就放开吧,反正多数人并不会真的扩大生育,既满足了富人的多生愿望,又堵了穷人跟着瞎嚷嚷的嘴,还可以淡化和回避真正的威胁,一石N鸟啊,于是中国的人口政策就这么一百八十度奇迹转了向。
        结果呢?结果有二十多年后的那一代国人和顶层扛着呢,国人智慧,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何须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