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企业家原来是这样“炼就”的


【导语:为什么很多智商情商都很高,勤奋努力做事业的企业家,最终败北,或者“夭折”在艰辛征途中----其实,他们最缺乏的只是心态和境界。】

十多年来,跟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企业家打交道,感悟颇多。市场形势好的时候,他们玩命地干;如今市场大势不好,他们玩命撑着,实在挣不下去了,就地卧倒。如果当今中国没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民营企业家们,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就会“抽风哆嗦”。在这里,我不想扯得太远,只想对那些还没有真正开窍、没有真正上道的企业家念几句《上道经》:一个人做企业,若总是蛮干不上道,无异于一台大马力豪车在泥土地里打转转。

一个企业家闯荡江湖很多年,如果没有修炼出下面五种心态及境界,往往很难“善终”,不是自己挖坑活埋自己,就是自找苦吃累到自己。这五种境界:

一是顺势布局但不逾越现实的境界。顺应市场规律之演进趋势,适时进行投资布局,考验的是企业家的智慧、眼光和决断力;很多看起来当下很赚钱的行当,不要轻易投资“加磅”。正所谓:大势不可违,顺势方有道。此境界的难度就在于:顺势容易时机难,布局容易消化难。对于任何超前布局者,应当把握好最关键的一把钥匙:时机!太早太迟皆不适时宜。若太早,“即时”消费市场规模太小,试错及管控运营成本太高;若太晚,则会错过最佳投资良机。这就是为什么高手的决断力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是“有所不为”的境界。无论多麽高贵或者多麽平庸的生命,都是由分分秒秒的时间组成的,对于有志成大器者,只有首先懂得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当放弃,才能抵挡住每天闪现的各种诱惑,才能集中精力集聚财力做好必须做好的主业。一棵参天大树能够高耸云端,是因为有苍劲挺拔的主干,一个人成就名利也必须做强支撑自己的主干--就是适合自己的主业。比如:马云是网购平台老大、马化腾是互联互通平台老大、李彦宏是中国的搜索平台老大、任正非是中国现代通信科技的老大,所以,他们因为主业厉害而超越了很多比他们更智慧的人。同样,主业若失去风采,必然会黯然失色、走下神坛。

三是敢借敢花但不烧钱的境界。说到底,“钱”是一种既无形又有形的社会公共资源。对于穷人而言,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血汗结晶;对于亿万富豪而言,钱不过是上帝“引诱”能者多劳、为社会多做贡献的“符咒”。从纯商业化的角度来看,钱,是创造财富、促进贸易、做活经济循环的血液,而银行就是企业的血库。因此,对于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企业家来说,只要你是情真意切地、实实在在地做企业,无论谁的钱、无论什么形态的钱,只要合法、合乎情理地融资到自己的产业发展循环中,就相当于借用“神力”。但是,大胆融资要切记三点:1)大凡融资举债就是自我加压,不能超过自己的承载极限;2)精打细算,绝不粗放支出乱烧钱,靠烧钱火拼出来的必然是伪需求、伪市场;3)讲究信用和规则,有借有还,进出有道。一个正真做事业的企业家,如果没有融资思维和敢借敢花的心态,就不要贪大求洋,最好凭借自己实力做点营生,以养家糊口为己任。但是,若没有谋划和策略,缺乏最起码的“两种模式”(盈利模式和管控运营模式),就大肆融资烧钱,无异于比唐吉可德还要勇敢的斗士,但结果却是:嗜毒般作死自己。

四是“散财聚心”的境界。太多的企业家都迈不过这道坎:小有成就、稍显规模后,便栽倒在扩张的半道上、栽倒在转型的拐弯处、栽倒在资金和人才的断链节点。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不认识钱到底是什么。越是名流富豪,越要明白:金钱作为自己能力和名誉的标尺,要实现再好的梦想,最最紧要的是“人”。子曰:“君子予以义,小人予以利”。而在商道,只要不是股东,最好不要以君子心态善待上下左右的雇员,与其苦口婆心讲美丽的愿景和很多大道理,不如刀下见菜论功行赏,重奖之下不仅有勇夫,还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因此,当一个企业爬过第一个大坡之后,就要研究:“如何散金聚心,组建人才结构合理核心团队”,不做好这门功课,最好不要盲目突进。

五是放弃所得的境界。对于成功者而言,最高境界就是放弃所得,回归并融入自然,给江湖只留下自己的传说。此乃“仙道”。如果永远厮守名利制高点,就是增加摔下悬崖的概率。为历史车轮让道、给后来英雄机遇,让完满的“禅让”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最洒脱飘逸的一笔,然后精心于自己的思考和思想。任何行当红极一时的人很多,而历史铭记的不是那些留给后人最巨额金钱财富者,而是卓越思想者。越来越开放的中国,将不会缺乏牛逼哄哄的企业家,但仍然缺乏伟大的商业思想家。因此,当企业家者名利双收、登峰造极之后,更应该总结、思考,可以点亮后人心灵之光的思想。这就叫做:一个伟大的商人,从思维、思想到灵魂的飘离尘世,心归仙道;而只有身体留在尘世,享受天伦之乐。

(交流微信:geda999) ------------------------------------------------------

参考阅读案例:

一丁集团缘何破产(节选)

林德志(一丁集团副总裁)

【导言:这两天媒体广泛传播的一条资讯是:福建IT老大“一丁集团”宣布破产,老板吴建荣失联。只有一位副总林德志出面,很策略地回应了相关问题。下面是林德志的言论摘要。】

一丁的破产,不全是银行和厂商的错。老板个人的盲目扩张,对一些新业态的超前布局或许是更重要的原因。有时候,领先一步半步成为先驱,领先两步三步就成为先烈。老板个人是很有格局很有追求的企业家,他不抽不喝不嫖不养小三,也不怎么陪老婆孩子,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末的时候想到什么问题也随时把所有高管喊过来开会的变态工作狂人,我经常感叹的一点是,光他这精力,就非常人所能及,所以他不成功真是没有天理。但是他的心太大了,他要改变零售的业态,一口气在全国开十几家智能生活体验馆,每家投入及亏损额度惊人。在做一丁网的时候,意图打造一个包罗未来物联网社会所有方面的网站,要做中国最大最专业的IT技术上门O2O,提前三年布局,为传说中2018年会全面到来的物联网社会做准备。可是一丁网的业务也是烧钱的,一丁网是为了2018而布局,然而他没有钱坚持到那一天,银行和厂商也不会等到那一天。所以,靠借贷维持运转的一丁,其破产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其实我刚到集团工作时曾和老板聊到这个话题,我说大哥,咱们能不能不要布这么庞大的局,只专心做其中的一块业务好不好?那是BAT要干的活。后来我知道他也有苦衷:他根本停不下来,只有大的布局,才能讲出大的故事,才会有银行和厂商继续支持他这个不赚钱、靠借贷维持的体系。

最近这几天,他形容憔悴,而又感觉如释重负。他说,破产也好,“进去”也好,终于可以解脱了。每年一个多亿的利息,一个不赢利的企业,几百上千号的员工。每天他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要考虑今天银行的利息在哪里?明天员工的工资怎么办?后天给厂商的货款能否及时到位?他活得很累,又要强行给自己打鸡血;他知道公司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又要考虑给新的项目找钱;他放弃了与家人欢聚的时光,只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相信他说解脱了是真心话,表面光鲜的全国“双百强”企业的掌门人,其实是一个随时可能进监狱的“负翁”,这是他的不幸,也是所有靠烧钱维持运转的O2O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究竟是先把规模做大,还是先把赢利问题解决好?潮水退去,终会知道谁在裸泳。

他解脱了,这一天越早到来,他就越早解脱。每年一个多亿的利息,放在哪个企业身上,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何况是一个不赢利的民营企业。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也做好了为这一切埋单的准备,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哪怕是“进去”,总比现在强撑着这么一大摊子要强。所以,当陆续有债权人上门的时候,他尽力配合。只是后面的局势失控了,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他不得已“跑路”了。跑路之前,他反思了三点:第一,永远不要跟银行借钱;第二,永远不要向民间借贷;第三,量力而行。

他用整个集团的破产重组换来了这三点认识,也许还要用牺牲几年自由的代价来换取另一个自由。尽管代价沉重,但他正在为他的错误埋单。许多人走过的弯路,他也走了。这一跤,摔得有点惨,以致于成为这么大的一个集团无法承受之痛。今天他失败了,不等于他对整个互联网发展的认识是错的。方向对了,时机错了。后果就是一地鸡毛。但我相信,他会回来。我相信,他会东山再起。十五年前,刚走出大学校门、一无所有满脸青涩的吴建荣,一手创办了一丁集团,今天,有经验、有人脉、有能力,也有过惨痛教训的吴建荣,有什么理由不会东山再起?

不当老板,不知道当老板的苦。你只看到他成功的一面,你只看到他光鲜的一面,你只看到他上头条的一面,其实每人心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丁倒了你可以去二丁,二丁倒了去三丁,无非是换一份工作换一个老板而已,每月领完薪水大体上吃喝生活是不愁的。对你来说,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而对企业家来说,企业是他的全部,没错,尽管他剥削你的一部分劳动收入,但他承担了全部的风险。他要为他的失误甚至你的失误付出代价。有时候,这个代价甚至直至付出生命。一个群友说的好,企业家以一已之力,创造产品,创造价值,创造工作岗位,而自己承担起了全部的风险。他失败了,说说风凉话可以,落井下石,唯恐天下不乱真的有必要吗?

很多朋友关心我怎么样,从事发到现在,接了一两百个电话,还有无数微信上的问候。不同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内容,我回答了无数遍,还是那句话:我很好,我没事。真的,我没事。老板的资金问题虽然让几个人受到牵连,但并未牵扯到我本人。因为我不管财务,不管供应链,也不管集团和老板的自持物业。简单说,我分管的是花钱的部分而非收钱的部分。所以不管是银行还是“黑社会”,找我都没用。所以我真的没事。

我一样有解脱的感觉。我从今年六月担任集团副总裁,分管营销事业部和一丁创客咖啡,到现在时间不过半年。刚到集团不久,就感觉老板布局太过宏大,不是我们的资源和能力所能做的事情,也跟老板提过,但他就是停不下来。所以后面这一两个月其实是一直想离职,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走成。再到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集团出了这样的状况,反而要坚持到最后。所以昨天最后一天上班,跟我的同事们做了一个交待,然后收拾东西回家。

我们就象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也象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明知做了没什么用还是努力去做,坚持到了最后一刻。这就是我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这个团队非常棒,只要这种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在,即便放到哪个城市或是哪个公司,我们也豪不输人。心若在,梦就在,一切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背景交代:一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设备制造、软件研发、内容提供、产品销售、运营服务为一体的智慧科技运营商,形成“核心技术、创意时尚、智能生活、智慧政企、科技投资”五大业务板块,设立北京运营总部和福州管理总部。截至2013年底,集团业务网络覆盖全国22个省,57个城市,员工逾2000人,企业资产超10亿,年营业额突破40亿元,与联想、苹果、三星、英特尔、微软、IBM等世界级厂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想控股君联资本为首批战略投资者,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和“2013年中国最具价值成长企业50强”称号。[原文出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