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春讯:冷风中的骨气 奋进中的格局
进入12月,重庆气温一般在14℃/10℃,中国北方更冷,新疆北部、黑龙江东北部、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山西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12月4日华北北部的最低气温普遍在-20~-30℃,华北中南部-8~-15℃,天津(-9.3℃)5时气温为近1987年以来11月同期气温的最低值。
然而比气温更冷的是许多中小企业陷于金融困境。 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6月末的0.37%,攀至2014年4月末的4.69%,三年暴增12倍,目前仍在高位运行。同时,企业资金面紧张,资金链、担保链仍未解套,大量资金沉淀在房地产上。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尚且如此,在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家们普遍感到压力大,有史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金融危机,身边亿万甚至数十亿资产的企业家因资金断裂崩盘时有所闻。
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升”态势已经持续整整四年。据财新记者独家获悉,截至2015年10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9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000多亿元;不良率为2.07%,比年初增加0.43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不良率1.76%;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2.8万亿元,占比高达3.91%。根据16家上市银行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三季度不良率再次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国有银行不良率升至2%以上。受此影响,银行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四大行的三季度净利润降至“零”时代。
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的不良贷款规模较为集中、增长较快。值得注意的是,贸易融资行业已由低风险业务上升到了高风险业务,近年来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有的企业挪用资金到矿产、房地产等领域,违约明显。部分城市的商业地产开发贷款和经营性物业贷款违约增多,房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等房地产相关行业贷款不良率上升较快。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015年8月3日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2013年负债超过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两成,其中社保基金的缺口高达10亿元。中国政府2013年的资产总额是111.9万亿元,同比增长近一成。 根据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2015,2010年我国政府资产总计106万亿元,2011年资产总计85.5万亿元,2012年资产总计101 .8万亿元,2013年资产总计111.8万亿元。相较于2012年,2013年政府资产增长近10%。而反观我国政府的负债情况,2010年政府负债总计40 .5万亿元,2011年负债总计近44万亿元,2012年负债总计47万亿元,而2013年政府负债总计大幅攀升至56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近20%。
具体分析这56万亿的负债结构可知,2013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20 .7万亿,其他政府债务近10万亿,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3.8万亿,政策性银行发行债券近9万亿,外债的其他部分为3万亿,社保基金缺口10万亿。
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是世界性难题。核心原因是大中型企业与小微型企业在融资层面、市场准入层面地位不匹配。中国政府和货币当局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支持小微企业的创业和创新,“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多项金融改革举措。其中,支持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投融资等方面开展金融开放创新试点。针对小微企业和农村金融面临的“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浙江台州和吉林省将分别开展试点,具体举措包括创新金融产品、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抵押贷款等。
寒冬春讯:冷风中的骨气 奋进中的格局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