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为何无法摆脱通缩困境?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2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8%,环比上涨0.3%1CPI增速跌至“1”以下,创下61个月新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1.1%PPI增速创下35个月来的新低。

每年1月都是物价高涨的时节,但今年却罕见的呈现通缩现象。专家们表示称,相比经济飞奔年代5%的高通胀率,1%以下的物价水平已近乎“零通胀”。面对物价涨幅持续回落的压力,通货紧缩的风险日益提高,货币政策还会继续宽松,预计今年至少还会有1次降息,2次以上降准。

笔者觉得,市场对于1月物价指数走低过于敏感,本月CPI走低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气候因素致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受此影响,鲜菜价格同比由涨转跌,从去年12月份的上涨7.2%变为今年1月的下降0.6%;二是春节错月因素,去年春节在1月份,抬高了今年1月份的对比基数,致使CPI有所回落;三是受油价持续下跌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7.17.3个百分点,导致CPI涨幅回落0.07个百分点。

鉴于今年2月份的春节假期,民间消费集中释放的因素,未来CPI回升到1.2%以上的概率非常大。而且构成我国CPI较大权重的是蔬果、肉类等食品受季节天气影响之后也会出现价格反弹。更令人关注的是国际油价出现探底止跌迹像。所以CPI继续向下走的空间不会很大。

不过,最令人担忧的是PPI价格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1.1%,增速创下了35个月来的新低,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除了粮食进口微涨之外,铁矿石、煤、成品油价格同比价格跌幅被腰斩。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需求严重不足,以铁矿石、原油为例,20151月,铁矿石进口量为7857.1万吨,同比下降9.4%2798.1万吨的原油也比去年下降了0.6%,与以往动辄百分之十几的增速相去甚远。

所以CPI下跌不足虑,而PPI指数跌幅继续扩大,说明实体经济通缩情况十分严峻,国内部分重要生产资料价格降幅加深。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和天然气、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4个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2.7%11.5%32.9%6.7%,分别影响本月PPI总水平下降约0.9个、0.9个、0.5个和0.5个百分点,合计影响约2.8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65%左右。

面对PPI走势的持续低迷,很多人认为,出于通缩和金融风险防范的考虑,货币还应继续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2月份降准绝不会是货币宽松的终点。但是央行在10日晚间在发布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时重申了“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的基调,从而否决了“全面宽松”的可能。笔者认为,降准降息并非是拯救实体经济的特效药。

其一,自去年11月以来央行虽然降准降息,但是在当前不良贷款率风险攀升的情况下,银行业并不敢将贷款放给衰退中的实体经济。即使央行通过降准来压低货币市场的利率,但是信贷市场利率却始终降不下来。笔者建议,央行在谨慎降准的同时,更应该开僻直接融资市场,通过允许中小企业发债,发展新三板市场,推动股市注册制的改革,同时鼓励P2B、小贷公司、民营银行关注实体经济。

其二,央行已经加大剂量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例如SLFMLF),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也已试点。这些工具都旨在通过廉价流动性的注入,来谋求向向降低相关贷款利率。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降准降息的替代,从而也会延后降息的时点。有了这些负作用较小的、创新型的货币工具,央行更能在货币政策上把握“松紧适度”这个度。

其三,实体经济融资难,是因为廉价的信贷资金流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低效率的国企央企,而降息降准解决不了这种信贷失衡的结构性问题,所以对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不会很大。笔者认为,央行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步伐,让货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来定,而唯有这样,银行的信贷资金才能流向更需要它的地方。

1月份CPIPPI的数据公布,引发市场的焦虑,于是降息降准之声不绝于耳。但CPI处于低位只是暂时,不足为虑。而PPI创下35个月来的新低却值得关注,这也反映了实体经济正处通缩期。不过,光靠降准降息无法使中小企业摆脱困境,接下来政府部门应灵活应用定向货币工具、盘活社会存量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之外,还要切实给中小微企业减税、放权,并且鼓励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只有将改革红利完全释放,中国的实体经济才能走出困境。

 

【银巴克】第一家纯房产抵押债权平台(100元起投,投资送20元现金可提现)

   信立理财范儿,智赢金梦想!(注册最高就送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