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下达“反腐督战令”有何深意?


 总书记下达“反腐督战令”有何深意?

3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代表们谈到江西省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全线飘红,与此同时,狠抓反腐倡廉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习近平说:“可见,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总书记这一讲话,被外界视为中央对2015年反腐的一道督战令。

八项规定、反四风等反腐措施实施以来,餐饮业萧条、礼品业衰退的说法屡有提及,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还抛出不少的杂音噪音,说什么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不仅扩大内需,而且能够让官员主动作为;反腐败只是刮一阵风、反腐败导致为官不为、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反腐败是“权力斗争的工具”等等。如今,习总书记的一句“反腐有利经济发展”,既对这些杂音噪音作出了有力回击,也对反腐败工作下达了新的指令——继续强势“打虎”,加大“拍苍蝇”力度。由此可见,反腐败将成围剿之势。

正所谓,反腐无须贪恋“腐败经济”,经济发展必须铲除烂疮毒瘤。一些人之所以认为反腐影响经济发展,要么担心反腐力度过大会导致自身利益受损,要么本身就是腐败的利益既得者;而境外声音更是居心叵测,要么是希望看到更多的“掠夺之手”,要么是希望中国经济发展走上扭曲的路径。但实践证明,“反腐影响经济”不过是一种谬论罢了,而中国也绝不会停下反腐败的脚步。

从表面看,反腐败导致了公款消费萎缩,对经济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反腐败遏制了“潜规则”的大行其道,影响了部分官员主动作为。但从深层看,腐败却恰恰是经济发展的大敌,因为公款消费带来的是畸形的繁荣,“潜规则”则意味着权力寻租和对市场的干预,伤害的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破坏的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指望依靠腐败资金和腐败交易来支撑经济的发展,显然是难以为继的。

广东反腐并没有使经济受到影响,证明了“反腐影响经济论”的破产;江西大力反腐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好,给“反腐有利于经济发展”作出了有力的佐证。而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也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是通过腐败而得以发展经济的。因为腐败会导致不公平竞争,会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正如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所说,“腐败官员或腐败企业家中饱私囊的每一块钱,都盗自急需保健护理的孕妇,盗自理应接受教育的女孩或男孩,盗自需要水、道路或学校的社区。我们要想实现到2030年终结极度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的目标,每一块钱都至关重要。”

习总书记之所以强调要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就是要通过反腐败,最大程度凝聚全民的“最大公约数”,重塑官员的正确政绩观,促进经济环境优化、市场经济完善。——既然反腐可以营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反腐可以促进中国经济效率的真正提升,我们必须“横下一条心,一鼓作气,不给腐败分子喘息之机和回旋余地”,彻底清除“腐败”顽疾,而不是听之任之,任其霍乱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李吉明2015317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