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分别经国务院、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并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施行,其速度之快、立意之高、内容之实、力度之强,令关心中国足球的社会各界振奋。
在改革方案出台前,中国足球好似陷入了一个死胡同。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失范、球场舞弊现象严重、假赌黑球频发、足球事业的社会基础与群众基础薄弱,在各种黑幕之下,中国足球不仅无法冲进世界杯,连在亚洲也跌至二流。中国足球和球员成为公众调侃的对象,人们对其失望透顶。
这些现象背后,潜藏着足球行业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制混乱、利益寻租行为普遍、黑恶势力渗透、地方政府政绩思维影响足球事业发展等诸多弊端。在对中国足球诸多问题和弊端进行全面梳理、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这样一份极具针对性的纲领性文件,将为推动中国足球深化改革、优化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和政策支持与动力。
方案将足球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列入国家改革正式议程,以中央政府名义研究发布。文件规格之高,是体育事业中从未有过的现象。习近平主席多次就足球事业发展发表意见,国家最高领导人不仅关注而且重视足球事业,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其推动之下,足球改革摆上深改组案头,列为国字号改革方案,中央政府进行顶层设计。
在目前的体制环境下,高度是力度的重要保证,是凝聚各方合力、确保执行力、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中央深改组的亲自监督和中央政府的指导下,中国足球多年来改革阻力重重的状况有望在此次改革中得到化解和克服,足球改革有望得到切实贯彻、全面施行。
战略上立足长远,实施中注重可行。方案把足球事业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三步走”战略。
中国成功申办世界杯足球赛,男足打进世界杯、进入奥运会,成为中国足球的远景目标。而当前则着重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中长期规划。
可行性不仅体现在目标的可行,还体现在措施的细化上。方案既有宏观规划,也有细节安排,内容非常务实,对国足、球队、球员、基地、球场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三步走”战略凸显出中央在这次顶层设计中,将足球事业发展的战略长远性和现实可行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便于遵循足球事业发展规律,既目光远大又脚踏实地,克服盲目、冒进、片面求快的老毛病,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目标。
按照“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中国足协将与体育总局脱钩,不设行政级别,在内部机构设置、自身运营和足球事业监管等方面拥有自主权和一定的独立性。实行管办分离,突出政府保障责任,强化足协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必将突破体制障碍,为足球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和保障。
政府责任则主要表现在制定规划、实施监督、提供政策、落实经费和加强保障等方面。如为方便民众有球可踢,有地方踢球,方案要求把兴建足球场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刚性要求,由各级政府组织实施。
方案还提出了社会足球、校园足球等概念,意在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和学校相互配合、聚合力量,增强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各方合力共同促进足球事业发展的局面,夯实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础。
方案还规定将建立足球运动的法治环境,足球管理部门与公检法等方面加强协作,建立健全违法举报机制和紧密衔接的合作机制,有效防范、及时侦破、坚决打击假赌黑等违法犯罪行为。这必将遏制足球领域假赌黑等不良现象,为足球事业发展扫清障碍。
足球运动作为体育运动中影响力最大的运动项目,在国家领导人和中央政府的重视下,已然被视为中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和“试验田”。在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性地夺得51金之后,中国如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摆在面前的一项历史性任务。而足球改革无疑将是一个高高竖起的标杆,事关中国体育总体改革,其成败更事关中国体育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