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被查抱怨组织缘何荒谬?


 高官被查抱怨组织缘何荒谬?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称有高官被查后说自己基本上没有党的观念,从来没感觉到还有党的组织存在,因而指出管党治党、重构政治生态的任务相当艰巨,强调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党的建设各个环节。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5-03-02)

设若说,腐败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笔者极为赞同;但设若说被查官员是因为组织关怀不够、让其“从来没感觉到还有党的组织存在”,笔者以为甚是荒谬。试问,设若没有党组织的存在,你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的?设若没有党组织的存在,你又是如何成为网中之鱼、接受谁的调查的?

高官被查后返回头来抱怨组织,这样的事情并不稀奇。比如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在接受组织调查时就曾发出过这样的抱怨:“如果组织上早提醒或早处理我两年,我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不至于这么大,自己犯的错误也不至于这么严重。”——怪哉,党内教育和正风肃纪活动自建党以来就从未停过,党风廉政建设更是一个天天讲、日日提的重要内容,岂能说组织没有“早提醒”?再者说了,你“双面人生”把自己伪装得那么巧妙,组织又凭什么“早处理”你两年?

自古以来,佞臣奸猾、贪官善伪。其实,高官被查后之所以要说“自己基本上没有党的观念,从来没感觉到还有党的组织存在”,无非就是想为自己的罪行开脱罢了,无非就是巧言令色的诡辩而已。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同情或者转移话题,而当把“组织”拉下水后,他们也就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高官腐败,党组织确实存在有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力等方面的问题,但单是认为凭借组织工作力度就能够荡涤所有腐败现象的说法,既是不够客观也是不够科学的。人世间最复杂的事情就是关于“人”的事情,要真正从根本上认清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确实很难。“一边是工作上的废寝忘食,一边是生活上的贪污腐化”,这决不仅仅只是教育和监督就能够完成的任务。所以,笔者以为高官腐败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大气候”原因。简单来说就是环境的问题。从国际大背景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尤其是前苏联解体,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方式,极力推行所谓不战而胜心理战,以实现对我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台独”“藏独”“东突法轮功”“民运分子等与国外敌对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国内进行非法活动和制造事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之下,部分领导干部便悄悄放弃应有的原则,把权力当做了“捞金”的资本,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走进了腐化的深渊。

二是信仰出现危机。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发展和花花绿绿的世界,一些领导干部对共产主义丧失了信心,将支离破碎与半生不熟的新旧观念杂交到了一起:有人信钱,有人信权,有人所谓信自己……于是,就有了对他人的冷漠,对集体的冷漠,对国家的冷漠,讲私情而不讲党性,讲关系而不讲原则,而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仁爱、团结、诚实、勤劳互助被自觉不自觉的遗忘了,庸俗作风盛行,党组织作用被弱化。在这样状况下,任你再怎么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也都只是一种徒劳而已。

三是权力制约失衡。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绝对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虽然已深入人心,但人们对权力监督与权力制衡关系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我们常说“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集体”,但对于组织工作来说,他们能够真正做到的教育和监督往往是下级,而当权力得到一定的程度时,实际上往往还是个人说了算。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领导干部在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时往往会有“水分”存在,而其他人等亦因过于信奉权力而组织观念淡薄,不愿说或不敢说,从而在众说纷纭的“一贯表现良好”中,让其有了一帆风顺的仕途之福。

对于组织工作来说,少出庸官、不出贪官是其最大的功绩也是其最高的理想。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出台了一系列的条例、设置一些列的程序,甚至还推行了连带责任制。即便是如此,也未能根除领导干部违规违纪和贪污腐化现象,这说明了什么?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高官被查的病根主要还是在个人身上,抱怨组织乃是别有用心。

古印第安人有个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笔者以为这句话很适用当前的中国,更适用于领导干部。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解决了经济和物质方面的问题,但精神上的东西却没有跟上来,国民素质也没有跟上来。而领导干部也越来越看重权和钱了,昔日的激情也渐渐淡忘了,代之而起的则是组织观念的淡薄、党性修养的退化。所以,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必须长期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用严惩严治来倒逼领导干部重新捡回“丢失的灵魂”!

(李吉明201532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