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心”实现环境违法“零容忍”
姜文来
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第十六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继续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走在前列。科学制定规划,采取有利措施,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战役”,对一切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3月22日央广网)
客观地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抑制,局部地区恶化明显,水不能喝、生产食物不能吃、空气不能呼吸在个别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既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我们对环境治理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尽管环境恶化存在也不能抹杀我们的环境保护成就,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我们众多的环境保护,我们所处的环境将比现在更恶劣。在环境恶劣的情景下,谈环境保护成就尽管有些尴尬,但如果因为环境不好就否定我们的环境保护成就,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环境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打一场全国性环境保卫战迫在眉睫!张高丽副总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讲话,对一切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表明国家对环境污染高度重视,也展现了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向一切环境违法行为开战势在必行。
环境违法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才能对实现环境违法“零容忍”,需要“五心”兼具。
一是决心。我国环境问题严峻,威胁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此很有意见,还人民群众一个“碧水蓝天”是社会的迫切愿望。治理环境已经超出环境治理的范畴,不仅是民生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下定决心根除环境危害成为一种使命。现在中央政府决心大,已经提出向环境污染宣战,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战役”,其决心之大,前所未有。地方政府也要痛下决心,和中央政府一道,将环境治理作为重大任务,向中央政府和人们群众立下“军令状”,真正地向环境污染宣战,树立打好环境保卫战的决心和信心,让人民看到希望。
二是狠心。环境违法“零容忍”需要狠心,没有狠心,难以实现环境违法“零容忍”。一些违法排污企业是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地方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要靠它来维持,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企业就业,它也支撑地方经济的发展。如果对违法企业进行“关停并转”,不仅影响地方政府的收入,也影响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由于地方政府和违法企业存在利益关联,地方政府在违法企业面前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如果不下狠心,环境违法很难得到彻底纠正。
三是恒心。治理环境问题需要一场“战役”,但这战役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环境问题不断产生,旧债未还,新债又起,要不断地进行治理,对违法行为进行持久的治理,这样才能保持环境治理的成果。还环境旧债是一个持续过程,我们欠环境债太多,短时间内难以还清,同时要严防环境新债的产生和积累。这就需要有恒心,持续不断地向环境违法企业开战,没有恒心,环境治理打“速决战”或者“旋风战”战是不可能治理好环境的。
四是耐心。水滴石穿靠的是耐心。对环境违法“零容忍”需要耐心。我们面对的是众多的违法企业或者组织,要有耐心做好污染数据的收集,有耐心进行证据的固化,有耐心地监督和整改。特别是面对环境污染的“老赖”或者偷排偷放,更需要有更大的耐心和违法者玩这场猫与老鼠的游戏,最终将违法者绳之以法。
五是热心。和环境违法者战斗,只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发动群众,让违法者陷入人民群众的包围之中,才能最终“歼灭”环境违法者。政府需要热心,人民群众更要有热心,关心环境,爱护环境,向一切违法者说“不”,公众的参与是战胜环境违法的法宝,也是环境违法零容忍的利器,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个武器。人民群众要增强保护环境的热心,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热心环境保护事业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我们环境保护才更有基础,力量更大,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对环境违法“零容忍”,坚持上述“五心”,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食物更安全并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