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在中央电视台的早间新闻中,看到一个专题节目,讨论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结论是不会。看到这个我就笑了,当然不会!实际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来说完全是个伪问题。为什么呢?最基本的答案一句话就可以给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科技不能持续进步,中国的科技肯定会持续进步。那为什么有些国家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呢?因为他们客观上经济命脉被外国控制,主观上自己不够努力去做研发。
说完了最基本的回答,让我们稍微展开解释一下。中等收入陷阱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在世界经济史上,成功地从穷国上升到富国(和地区)的是很少的。这话等于说现在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少得多,这显然是个事实。尤其严峻的是,二战以后从穷国上升到富国的更是非常之少,基本上只有四小龙,那些卖石油暴富的国家不能算。我师兄陈经2003年写的神预测文《经济版图中的发展中国家》(http://weibo.com/p/1001603802140509400455),开头说的就是这个事实。并不是只有四小龙有过经济增长,但其它势头不错的国家都没保持下去。“世界上其实有相当多的小康型国家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泰国一度都不错,可是不管20年还是30年就是搞不上去”。按照一些标准,阿根廷、南非都曾经是发达国家,后来却退回去了。于是人们就给这种升不上去的现象起了个名字,叫做中等收入陷阱。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想清楚:发达国家为什么富裕?有人会列出民主、自由、藏富于民、人民素质高、新教伦理等等。但这些有些压根就不是必要条件(如新教伦理,日本和四小龙都是儒家文化圈的),其它的即使是原因也不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有且只有一个,就是技术先进。民主、自由、藏富于民等等如果说有好处,那也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提高技术,而如果它们对提高技术没用,它们对于富国之路也就没什么用。
技术先进为什么就富裕?如果你能造别人不会造的东西(包括实物和服务,以下不再特别注明),你在国际市场上就具有垄断地位。凭借这个垄断地位,你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获得超额利润以后,你可以再以更高的力度投入研发。研发又保证你的技术继续领先。如此这般,形成一个技术领先-垄断地位-超额利润-投入研发-技术领先的闭环。当今世界,所有的富国都是以这个闭环为基础的。我们一提到某个发达国家,就会想起它在哪些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美国的软件、互联网、芯片、航空,日本和德国的汽车、机械,法国的核电、轮胎,英国的发动机。正因为英国的领先行业越来越少,所以英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每况愈下,不得不过来抱中国的大腿。
从根子上说,科技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生产力的上限。发达国家的支柱人员是那些领先行业的科学家、工程师、管理者、劳动者,他们赚取的超额利润通过市场和政府调节扩散到全国,养活了大部分一般素质的人。发达国家的餐饮业者、理发师收入比发展中国家的人高很多,并不是因为他们做的饭特别好吃,理发的质量特别高(实际往往是反的),而是因为身在一个发达的社会里,沾了那些造芯片、机床、飞机的人的光。
拉美、东南亚国家为什么搞不上去?从这个角度看,就一目了然了。它们曾经在外国的投资或国家的保护下高速发展过,但技术都控制在外国手里,并没有培养出属于自己的科技力,甚至连这条路都没试着走过。它们的发展是单纯的量的增长,技术进步落后于GDP的增长,基础是不牢的。等到人力成本涨上来了,世界其它地方有更好的投资对象了,或者要跟跨国巨头正面PK了,外资就像潮水一样退去,留下他们被发现在裸泳。技术力量不够,卖香蕉的就只能赚卖香蕉的钱,不可能达到卖飞机的水平。光靠对外抗议全球化,对内向政府要福利,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拉美、东南亚、南非为什么发展不好科技?外部原因可以说是经济命脉被外国巨头控制,难怪格瓦拉宁死也要跟帝国主义战斗到底。内部原因可以提到“资源的诅咒”,即资源太丰富,不需要辛苦劳动就能温饱,反而让人民失去上进的动力。还有人可能会说是人种的问题,这些国家的人在历史上就没有什么特别杰出的表现,没有发展过高科技,没有对强敌打过胜仗,总是在大国的阴影下生存。《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词中说:“虽然如此,面对压迫、掠夺和歧视,我们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兽、瘟疫、饥饿、动乱,甚至数百年的战争,都不能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看到这个让人很泄气。搞什么啊!整个民族最著名的精英、在世界舞台上的代表,说的居然只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么浅薄的道理!你还能指望什么进步!关于南非,有人说它本来已经差不多成了工业国,但在曼德拉和黑人上台后倒退回去了。例如一篇文章《南非,一个工业化强国的灭亡之路》(http://weibo.com/p/230418dd260bdd0102v7wf),不过也有人说此文有许多错误,仅供参考吧。
免责声明:本文绝不包含任何种族歧视的意思,只是转载别人的看法,请读者自行判断。
中国为什么能发展好科技?可以引用我的文章《科普量子瞬间传输技术,包你懂!》(http://weibo.com/p/1001603817899448994963)中的一段:
1999年左右,杨振宁到科大演讲《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结论是:“以下的几个长远的因素是使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有辉煌的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个是需要有聪明的年轻人,有头脑做科学研究;第二是需要有重视纪律、重视忍耐心、重视勤奋的社会传统;第三要有决心;第四要有经济条件。……中国在20世纪里有前三者,到了21世纪我认为将四者具备,所以我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当时我十分不以为然,因为中国有太多的问题,腐败,专制,贫富差距,世风日下……所以,杨先生,您是不是老糊涂了?不错,当时我倾向于崩溃论,对中国的前途十分悲观。后来随着眼界的扩大,越来越发现杨振宁讲的是完全正确的。虽然他这些道理看起来无比的质朴,简直是土得掉渣,但实际上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科学大师关于科学发展的眼光确实比我们高得多,不服不行。你说中国没人才,耐心培养不就是了?以中国人的天分,说不定一搞就搞出个国际领导者来。
(引用结束)杨振宁提的条件,现在确实全都具备,中国的科技也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在蓬勃发展。最近的消息随便举几个,华为和中兴分列2014年世界申请国际专利第一和第三多的公司(http://m.guancha.cn/Industry/2015_03_23_313239),世界口径最大的光谱巡天望远镜“郭守敬”获得大量观测和科研成果(http://m.guancha.cn/Science/2015_03_22_313163),世界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青岛下线(http://m.guancha.cn/Industry/2015_03_22_313101)。从这些可以看出,中国正在进入科技爆发时期,世界以后会越来越习惯中国首创什么什么的新闻。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必须精挑细选重点发展的产业,选错了就会造成重大损失。例如喊过一段搞生物产业,没搞出多大动静,后来老老实实去开赌场了。而中国现在有钱有人,就不用管那么多了,所有方向全都上!各行各业科技大爆发才是中国的新常态。如果有人一定要说中国科技没前途,那只能证明他的孤陋寡闻。
由此可见,中等收入陷阱对于其它国家是真问题,对于中国是伪问题。作为中国人,拒绝这种鼓噪的迷惑,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如果直接参与研发,就更是时代的英雄了。时代属于人民,属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