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的哲理


 放风筝的哲理

喻建国

近日有报道:越南一名五岁男童放风筝时被风筝拖到空中后坠地身亡,这一消息引发了我许多关于风筝的故事。

山东潍坊有一项汉族传统手工艺珍品,那就是风筝,它具有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目前已经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潍坊又称潍都, 鸢都, 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当地制作的风筝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形成独有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上海现在有很多地方销售潍坊风筝。

儿时的我对放风筝十分向往,但是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所以从没有好好地放过一次风筝。儿子们的童年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再加上我家在大城市,就是有条件放风筝,也没有放风筝的地方。改革开放后,放风筝的物质条件是没有一点问题了,放风筝的地方也可以因为交通工具的改善,驾驶自家的轿车到郊区去放风筝。在我的CRV车的后备厢中就有一个大风筝,连同放风筝的工具。

放风筝确实极有情趣,开始的时候拉着风筝跑上十几米,风筝升空,而后一拉一放一松线,风筝不断升空,徐徐冉冉地往高空飞去,这一过程可以让人心旷神怡,遐想连篇。风筝向蓝天飞去,风筝扑向了白云,手上感受到的风筝的拉力,让自身对空中的感受在这里获得直接的又是间接的体会。其实自己放的风筝基本上是绝对接触不到白云的,风筝只是在不断接近白云,接近蓝天。

上海现在有很多放风筝的地方,在我松江家的附近就有大片的绿地,名为中央公园,实则是无围墙的绿地,在那里放风筝没有一点顾虑,不会碰到电线,不会有其他遮拦物的阻挡,有些老人坐在那里一放就是半天,看他们放风筝的神情果真是到了一个极乐的世界,在蓝天翱翔,和白云握手拥抱,天高任我飞,一览天下小,人间何足道,我自在天遥。

风筝越大,风筝升空越高,风筝对人的拉力也越大,我自己就曾有过这样的体会,被风筝几乎拉着走,后来我是快速让风筝往下降,才使风筝对我的拉力减小,那一次我确实也被那巨大的拉力吓了一大跳。还有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我当机立断,把连接风筝的绳子用小刀割断,看那风筝扶摇而去,越飞越远,直至不见踪影。因此对那位五岁孩儿的遭遇,我是深有所感的,可惜孩子没有采取当时唯一的办法:舍弃风筝,不再拉住连接风筝的绳子。就因为舍不得,酿成了大祸。

风筝放得越高,自然越是得意,岂知风筝到高处遇到的风力也越大,人就需要付出很大的拉力才能拉住它,人在世上同样如此,在社会上得意,也同样会遇到各种“拉力”,越得意,“拉力”也就越大。如若拉不住了还想拉,大祸也会临头。在很得意地越放飞越高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自己能够承受的“拉力”,千万别被拉力拉向空中,跌下来肯定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