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石川:亚投行或成中西共襄中国梦的金钥匙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会见美国财长雅阁布时,只提亚洲基建合作,不提加入亚投行,是不想让雅阁布这位奥巴马的特使“窝窝嘴”,还是另有隐情?至于与瞪大眼睛,一脸严峻的印度总理莫迪形成对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竟在已故新加坡前领导人李光耀的葬礼上睡着了,闹出世界顶级笑话,是不是也是被“亚投行”给闹的?观察者网综合英国《金融时报》、《华尔街见闻》、《日经中文网》的消息,(睡觉了的安倍决定,在亚投行最后期限本月31日,笔者注)截止前终于表态:日本6月入亚投行。
此时的情景,已经与2013年10月4日,笔者发布博客《习近平“外交行囊”中为啥装上银行?》,大不相同。比如就在《全球事务中的俄罗斯》杂志总编辑卢基扬诺夫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并惊呼“中国人来了”之际,美世界日报却刊出社论《“亚投行成落实‘中国梦’的转捩点》称,“中国更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扳倒美国和日本的封锁角力,促使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盟友纷纷转向背书,包括英法德意,及荷兰、瑞士、卢森堡、新西兰、韩国、土耳其这些美国坚强的政军盟友,都转向加入亚投行。陆媒称其为‘由片羽到星火燎原’,这是在中、美长期对立之下,北京‘空前’,但绝不会是‘绝后’的成就。”眼下,亚投行正受到国际广泛支持,迄昨天为止已有43国加入,绝对是亚太国际经济首要大事之一。在中、日、美、欧四方竞逐下,亚投行发生如此戏剧性发展,跌破了许多专家的眼镜。其变化不仅标示着中美两国势力的消长,更明白显示中国的“和平崛起”找到了一个具体可行途径,“中国梦”的建构也在国际间由模糊转为清晰。
的确,不管上述美媒是否有着为中国“唱赞歌”嫌疑,卢基扬诺夫都对俄欧、俄美在乌克兰问题上较劲过后,最终双方两败俱伤感到失落。其在文章中写道:一年前,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引发莫斯科与西方之间长时间对峙。围绕乌克兰冲突,是“冷战”这座火山迟来的一次喷发,它是由莫斯科与西方双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者,西方忘乎所以——西方将其在20世纪末的对抗中取得的胜利视为其道德和政治更胜一筹的证据;二者,俄方面对自己从高高在上的超级大国沦为几乎算是二流跛脚国家的巨大落差,渴望报复西方。结果却是,在双方强大的意识形态下,乌克兰危机成为这场旧有对抗的“季后赛”。在全球背景下唱起了配角,原因是国际政治的重心正转向亚洲。乌克兰危机表明,俄方与西方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变得无足轻重,尽管二三十年前它们还是全球政治的支柱。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受到乌克兰事件的影响。非洲、东亚或南美洲的人们可能在饶有兴趣地观看俄美之间的“力量测试”如何收场、以及俄对抗美国所主导的世界的努力是否会取得成功,也成为众多优先事项中显然属于最不重要的一个。
在卢基扬诺夫看来,2013年秋,就在俄欧、俄美,在乌克兰问题上产生的对峙摩拳擦掌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颇具象征意义。中国避免与其他强国竞争势力范围,并提出了一个有可能包容、甚至在经济上吸纳欧亚大陆所有国家的计划。实际上,就一国能够承诺投入的资源来说,其他任何国家都很难与中国匹敌。”而这时,俄欧、俄美正闹还不可开交,俄国甚至还未搞明白其在欧亚大陆扮演什么角色,哪块自留地是自家的;欧洲也没意识到,中国不再处于遥远东方的某处,它实际上就在隔壁;美国则对一个已超越它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不知道咋办?最令卢基扬诺夫遗憾的是,此间,乌克兰命运将变得更加无足轻重。
卢基扬诺夫说这话时,美国世界日报也看到,2012年底,习近平上任之初,立即提出追求“中国梦”的理想,并定义“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隔年3月,他在第12届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闭幕致辞,足足提了九次“中国梦”。具体时程规划,是第一步要在十年后中共建党100年时,达到小康阶段;第二步在30年后的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即所谓“两个一百年”);第三步在整个21世纪逐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该媒体特别提到,同年5月,四川省委成立“中国梦学习小组”、湖南卫视继而制作“我的中国梦”,让“中国梦”的追求成了一项崭新的全国运动。也是那一年6月,习主席在美国会见奥巴马时,表示“中国梦”和追求自由民主的“美国梦”是相通的。
然而,随着中国的茁壮成长,像当前“中国梦”的建构和2003年提出的“和平崛起”一样,总是引起西方深深疑虑。它到底能创造出一个和西方“互利共荣”新环境,还是只会造成让西方感到“一山二虎”的零和争夺?从南海问题日益恶化,以及钓鱼岛归属的扩大僵持,加上北京建军造舰的日益积极看来,要西方国家相信中国会“和平崛起”、“中国梦”的追求不会成为西方国家的“一场恶梦”,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亚投行来了,该行的筹设无疑对西方世界的质疑,提供了一帖良好的解药。它在适当时机(亚洲国家在全球经济疲软之际需要发展)、以适当的途径(大力投资发展各国的基础设施)、用适当的工具(中国及其他国家拥有大量外汇存底)、对适当的对象(全球各国皆可参与)、提出适当的诱因(3月底前表达参与者,皆可成为参与规则制定的创始国),为北京高唱入云的“和平发展”向全球递出了最佳的橄榄枝,引来周边国家全力支持。
在美国世界日报看来,在“中国梦”长期建构中,亚投行的赛局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它让中国有机会引领风骚、创造时势;在重建汉唐盛世的过程中,让周边的亚洲国家同享“和平红利”、“崛起红利”及“复兴红利”。如果美国和日本也见风转舵,愿意加入这个由中国主导,并愿意和各国分享的国际金融新机构的话,各发达强国就更有机会和北京共聚一堂,制定、学习和适应“中国崛起”的共处规则,强化各种“红利”在各国间的共享机制,为未来的国际政经新秩序建立一个调适、合作的新平台。
至于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会见美国财长雅阁布时,为何只提亚洲基建合作,不提亚投行,是不想让雅阁布这位奥巴马的特使“窝窝嘴”,还是另有隐情?笔者并不知晓。看到的只是,有新闻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已故新加坡前领导人李光耀的葬礼上睡着了,成为世界顶级笑话,至于他的这种超级疲劳是不是被“亚投行”给闹的?观察者网综合英国《金融时报》、《华尔街见闻》、《日经中文网》的消息,(睡觉了的安倍决定,在亚投行最后期限31日,笔者注)截止前终于表态:日本6月入亚投行。(文/梁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