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怒江(29):边防检查


回到怒江(29):边防检查

 

我一直以为在怒江旅游或者生活是相当安全的。除了地质灾害,还有就是偶尔的打架斗殴,刑事案件应该很少很少。一方面,那里社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社会经济关系还比较简单;另一方面,那里有着严格的边防检查。坏人很难进得去,干了坏事也很难出得来。在怒江,一只猴子都出不来也进不去。

我上次到丙中洛旅行,一路上经历过三次边防检查。一次在进入六库之前,检查比较认真仔细一些;另一次在进入贡山之前,今年去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撤销了;还有一次在秋那桶村,那是进入西藏之前最后一道检查。在内心里我很支持这种检查。这种检查越严格,国防安全就越有保障,社会秩序就越发安全。我对边防军人也心怀敬意,他们是这个功利时代最不功利的人,是这个无情社会中最可爱的人,是这个平凡社会最不平凡的人。想想他们都是我们的晚辈,年纪轻轻就远离家乡和父母,奔赴遥远边疆来保家卫国,我真为我们有这样的青年而高兴,而自豪。每次经过检查站,当边防军向我们致敬的时候,我心里也在向他们致敬。

可是,这次离开六库时的边防检查,给我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出六库镇不久,进入边防检查站接受例行检查。两个军人上了车,挨个检查身份证,询问一些情况。有的人由于证件有疑问被带下车进一步盘查。麻烦的是,有一位在六库做生意的来自湖南邵阳的女子,将身份证忘在家里,只得让他丈夫赶紧开车送过来。在检查站接受检查期间,为了保障安全,保障秩序,没有得到允许是不能下车的。但是,因为时间拖得长了一些,有人提出来上厕所。门口站着一个边防军人在值哨,要离开车子得跟他请示。说一声就可以了。因为去的人多了,就有人没特意请示。我也是这样。上车后听到门口有吵吵嚷嚷的声音。原来是一位长官在批评值哨的军人:“秩序这样混乱,怎么管理的。”上级对下级,口气从来就是那样严厉,那样声色俱厉。那哨兵似乎是因为受了气,有些不爽,拦住门口准备上车一个中年人。

“干什么去了?”

“上厕所。”

哨兵的口气颇为严厉而且破布耐烦。

“没请示不让离开车子,知道吗?”

“跟你说了的。”

紧接着的口气有点像训孙子了——

“蒙鬼呢?他妈的,我只批准了三个人。”

“下次不会了。”

“还想有下次?!老子就没见过你这样没素质的人。”

……

我暗自庆幸,我要是也那样被训上一顿,一张老脸往哪儿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