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奶粉荒阻滞中国计生松绑?


         央视在两会的报道中,常说的一个词叫做“用数据说话”。某官员就言之有据地驳斥了“三公经费N千亿”的流言蜚语。

        两会上安徽代表讲“洋奶粉热”,汪洋便借机诉苦自己从政的不易,“大家都到国外去买奶粉,把全世界的奶粉买成奶粉荒。这个家是挺难当的哦。”
       缺乏具体数据,全球有没有“奶粉荒”就不得而知,就算是有,是不是中国人造成的也无从考察。汪洋没有引用数据,但以其身份地位,承认国人造成了全球奶粉荒,大概、或许、应该不是虚构,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
       中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造成全球奶粉荒?当然是中国吃奶粉的人多呗。中国什么人吃奶粉?当然不是成年国人突然改变了口味和饮食习惯,只能是中国的婴幼儿数量多。
       这和中国当前的反计生派所说的情况似乎有点严重不一致。反对计划生育的人一直在否认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身份,说某某某国家的人口密度都在中国之上,或者说是要极力捍卫人口大国的地位,警告说中国有被印度超越的危险了。最严正的警告就是中国人的生育率严重低下,照此下去二十年后中国将变成一个人口不足一亿的老龄化寡民小国。针对低生育率和民众对“单独二胎”的极其冷淡的反应,此前某政协委员还提出国家应该立法要求一对夫妻必须生育两个子女。
        生育率低当然吃奶的婴幼儿数量就少,但也不知道这个婴幼儿数量稀少的中国是怎样就把全世界都买成了奶粉荒了。莫非中国的婴幼儿因为雾霾都变异成了奶粉大胃王?

 
        不仅是中国的人口生产的情况和反计生派所说的有所不同,中国的其它产品的生产也和某些人所说的不一致,如“制造业危机”之说。中国人全球采购的狂潮不止是局限于消费品的奶粉和马桶盖,还有工业品原料,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铁矿石和石油。
        因中国人而形成的全球奶粉荒、以及中国旅游者把日本的马桶盖买到断货,虽说不能和中国人口多直接挂钩,但是,显然,无论如何,都更无法和中国人少的说法联系在一起。
        汪洋自己是不是计生松绑的支持者不得而知,如果是,这次“奶粉荒”之言是不是显得有点“口误”了?

 
        奶粉荒可以说明中国的未来人口状况,而铁矿石石油等等进口依赖度的持续走高说明中国的当今人口状况。
        进口如此多的能源和原材料,当然是用于工业生产了,进口持续增加,说明国内生产在持续增长,生产能够增长,则说明并不缺少产业工人。
        而老板阶层之所以都在吵闹用工荒,附和计生松绑的要求,不过是“廉价劳动力短缺”的简约表达罢了😁。同样,民众对单独二胎政策的极度冷淡,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愿意用自己的节衣缩食去制造作为他人的“廉价劳动力”的下一代。因为他们对于用老板阶层现在愿意支付的报酬去培育出一个非廉价的后代完全没有信心。
        老板们自己倒是愿意多生也有能力多生,但生出的后代是用来继承家业的,而不是用来解决中国所谓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的。老板们附和计生松绑,一是可以自己多生后继有人又不用再冒受罚的风险,二是如果下层民众也跟着多生育就可以让富二代免于劳动力短缺之苦了。如果计生完全松绑之后能够得到穷富各个阶层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平民百姓的积极响应的话,则中国未来制造红利的人口和享用红利的人口都不会短缺了,可谓两全之美。

 
        中国采购造成全球商品涨价的说法必须要被“辟谣”。如果承认了,就容易得出中国人多生育率并不低的结论,这将极其不利于中国人口政策的进一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