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查官员哪个不是“双面人”?


 被查官员哪个不是“双面人”?

4月9日上午,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受贿、滥用职权案。认定廖少华非法收受他人财物1324万元,滥用职权造成国家财政资金损失310余万元,判处廖少华有期徒刑16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30万元。

廖少华2013年10月28日“落马”,成为“十八大”之后被打掉的第10只“老虎”,也是被查处的24名地级市市委书记中的8名副部级官员之一,且与大庆的韩学键一样,为非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

应该说,廖少华的这个判决结果与季建业的差不多,估计也会引发媒体或网友质疑其获“轻判”。笔者昨晚在《领刑15年,季建业还真未获轻判》一文中,对这类质疑已经有过解释,希望存质疑的朋友参与讨论。不过,与“十八大”之后被查并已判决的王素毅、刘铁男、李达球、童名谦、倪发科、季建业相比,廖少华并没有在宣判现场表示不上诉,但廖表示“我心甘情愿地接受法律的追究”,应该也不会上诉了。也就是说,“廖少华案”至此已经尘埃落定。

而廖少华被宣布判决结果前,媒体再曝其“两面人”本色。《中国新闻网》一篇题为《原贵州遵义书记廖少华案今日宣判曾被称反腐先锋》的文章,就重提廖少华任职地方党政一把手时,一直在塑造“高调反腐”的形象,在许多人眼中属于“低调”“务实”的干部,甚至一度被视为“廉政标兵”、“反腐先锋”。一些企业负责人聊起廖少华被查,还表示“出乎自己意料”、“吃惊”、“突然”。

而笔者此前也注意到,廖少华不仅提醒领导干部坚守“三道防线”、“廉政五关”,甚至还和与会人员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有次还带上官员妻子。

其实,官场上如廖少华这样的“双面人”比比皆是,那些台上口口声声“无私奉献”的官员,哪一个不是先将自己的待遇弄好?那些被查的“倒霉蛋”,哪一个又不是“双面人”呢?

如先廖少华一天被宣判获刑15年的季建业,在任扬州市委书记期间,就曾为《扬州勤廉史话》作序,还在廉政谈话中要求干部“正确对待权、利、能、廉”。就任南京市市长时,季建业还承诺要“做一个廉洁从政的市长”,并表示“做到不为亲戚朋友谋私利,不允许亲友家人打我的旗号办事、拉工程,不干涉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方面的事项”。

季建业“装廉政”装得实在是有点过了,简直就是掩耳盗铃。因为他的腐败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大公网》曾披露,季的个人风格强悍,凡事都要亲自过问,在扬州时,甚至收废品的都敢说,自己的生意是“老季打过招呼的”。

而爱看红色影片、经常泪流满面的济南落马市委书记王敏,就自述为官时 “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

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倾力宣传“德为重,民为天;公生明,廉生威”,不但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算好“七笔账”,即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还在被查前一天发出了“自我批评要‘怕不辣’,相互批评要‘不怕辣’”的名言。

而网友收集的“两面人”语录也都很有笑料,现列举几个以飨读者:

薄熙来:廉洁是一种幸福,做清官是大智慧。

周永康:我们不能做碌碌无为的庸官,更不能做欺压百姓的恶官和以权谋私、见利忘义的贪官。“对贪污腐败,我们是零容忍。”“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徐才厚: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廉洁。

苏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成克杰:一想到广西还有700万贫困人口,睡都睡不着觉啊。

朱明国:焦裕禄是我们从政的老师和标杆

王华元(原浙江省纪委书记):不管是谁,哪怕他官越做越大,只要违法,必然受到惩罚。

而中央编译局原局长衣俊卿,则是白天研究马列,研究“N个自信”,晚上却与常艳博士及其他“后宫”佳丽举行“卧谈会”。

这些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贪官们,秀廉政语录无非是为自己的贪腐行为壮胆,以为这么秀就可以掩盖自己的腐败劣迹,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早就不信这一套了。不少官员在民众的眼里早就是“不查就是孔繁森,一查则是王宝森”。因此这些贪官在台上给下属讲廉政,其作用就明显是“负能量”了。因为台下的都知道他在台上撒谎,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在撒谎,同时也知道台下的人都知道他在撒谎,可他还在那里脸不改色心不跳,恬不知耻地撒谎。

大贪官是这样,小贪官也都是这样。今天媒体就报道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水利局局长的曹培武,就是非常节俭的一个人,身上穿的棉布背心是他刚刚参加工作时买的,已经30年了还在穿,舍不得换掉,平时一日三餐也很简单,从来不吃肉,一分钱的东西都舍不得浪费,但他一次收下别人给的100万元好处费却很坦然。

以上案例虽然挂一漏万,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个贪官不是“双面人”。而那些在台上夸夸其谈,假话连篇的官员,即使个人尚未腐败,肯定也都是“双面人”,属于贪官“后备队”。

握手言和?总局、马云与消费者都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