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化人——善于发现新技术和新设备
最近,一篇题为《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的论文走红网络。据了解,仅在人人网上,这篇文章就被转发了8250次,浏览人数达十万多人。一篇写于8年前的论文,在8年后走红,把“神秘”的湖南新化人呈现在公众的眼前,同时也把他们所从事的复印产业生命史公诸于众。
仔细阅读该论文,我们不难发现新化人有一个很大的特质,即紧跟时势,善于发现新技术和新设备。作者冯军旗描述复印产业阶梯式发展的各个发展层为:流动维修机械打字机——流动维修复印机——开复印店——销售二手复印机——制造写真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领头人从来就不满足现状,他们总是紧跟时势,善于发现新技术和新设备,并将之“纳入囊中”,从而推动产业发展至新的高度。
3D打印——新兴技术横空出世
3D打印即增材制造,是一项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技术。当全世界的生产制造都在做着减法的时候,3D打印技术却反其道而行——“分层制造,逐层叠加”,不消减不制模,要哪部分就制造哪部分,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品种随意、复杂性随意、零技术制造,就是这么“任性”的一种技术,与计算机和网络发展相一致,在经过20几年的萌芽期,现在处于万众瞩目阶段。
目前3D打印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高性能的产品,比如燃气轮机、飞机发动机和医疗器械等,另一个是和传统制造的结合,包括一般消费领域。前者为工业级3D打印机,后者则以个人消费级桌面3D打印机形式出现。在消费领域里,相较传统制造工艺而言,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个性化定制将成为3D打印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
一个新设备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化第一批从事办公设备制造的曾文辉,“先后修过打字机,开过复印店,修过复印机,卖过二手复印机,现在制造写真机”,可以说是完整地经历了整个“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同时他也是新化人的复印店中最早之一配备刻字机以及投资生产写真机的人。
曾文辉认为“一个新设备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他尽可能添置新的办公设备,搞复印店的多元化经营。复印机、喷绘机、晒图机、彩色打印机、刻字机、写真机,几乎所有的新型办公设备都可以在他那找到。
据了解,一开始复印店基本集中在学校周围,正是由受众这一特殊群体决定的。论文作者说道“砖头般厚重的书籍顷刻之间可以拥有无数廉价的副本,版权躲在法律条文的背后抹着苦涩的小泪珠。”由此可见,复印店更多的是为文化工作者服务,发展至今,随着社会不同产业的兴起和普及,现在复印店服务人群早已没有限制,几乎没有人是不需要复印店服务的,或者说,上面所述的办公设备,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用到。
人人“必需品”的概率正好印证了“一个新设备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同的新设备为新化人带来的利润不可估量。
下一个新设备——3D打印机时代来临
论文里投资生产写真机的曾文辉说:“我第一次见写真机是在上海参加一个办公设备展销会上,我觉得这玩意儿也可以啊,觉得应该有市场,有前途。我认为写真机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至目前为止,写真机的普遍使用及其带来的利润已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
正如曾文辉所言,“有市场”、“有前途”是新设备促使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前提条件。那么作为新设备的3D打印机符合这样的条件吗?
是否“有市场”取决于产品的“亲民性”以及需求人群的数量。而产品是否“亲民”,必须符合三点,物美、价廉、便利。
“物美”更多地体现在产品的实用性上,当3D打印机霸气侧漏地宣称可以打印的对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时;当建筑、科学教育、医学、工程师、科学家等各行各业各色工作者纷纷尝试并直接应用3D打印为之服务时;当李嘉诚及世界级大亨贾斯汀·洛克菲勒皆入股投资3D打印牛排公司时;当WINBO 3D打印机在一届又一届广交会后被大量手提上机飞往世界各地时,人们还会质疑它不够“物美”吗?
说到价格,近期桌面3D打印机不仅是技术层面,如打印精度、分辨率、速度,尺寸方面取得了非常多的突破,在价格方面同样也是“跌破”性的。以行业领先的WINBO 3D打印机来说,一款超家庭化的WINBO 3D打印机(迷你)仅售价3999元。当然,整个行业更低的价格大战正在酝酿中。
而康奈尔大学创意机器人实验室主任胡迪·利普森在2014年10月《机器人大挑战》演讲中提到3D打印的十个颠覆性特点,其中包括“无需装备、零间隔时间、零限制、轻便手提制造工具、生产废弃少、无限的材料色度”,便利,并且节能环保,由此可见。
至此,或许我们已经不必再强调需求人群的数量了,全球人类都是3D打印服务的对象。
当一款设备是为服务全人类时,“前途”和“钱途”已不分彼此,聪明的新化人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吗?当然不,继写真机之后,3D打印机即是复印店垄断者的下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