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金融时报》社社长李绍周为《信贷风险与资产保全案例选》写序


业伟来电话说他整理些文字想付印一本书,让我给看看并写个序,令我激动万千,思绪油然而生。

我和业伟既是学友又是忘年交。我们相识于三十二年前的四川财经学院(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一九八二年改革开放初期,人民银行总行为了培养、提高部分在基层工作同志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在全系统内首次采取组织推荐并参加统一考试的方式选拔在职人员脱产学习,参加在四川财经学院举办的金融专修班。我和业伟有幸成为“川财”两个班的八十余名学员之一。我们既是同班又是同寝室,他是睡在我上铺的小学弟。虽然我年长他十六岁,但在共同的相处中我们学习、思想交流很多,感情也深厚。不仅在校两年期间及后来的三十余载,我们在思想、情感以及工作上都一直交流颇多,成了相互倾心的忘年知己。

业伟多年来一直在基层从事银行信贷工作,担任领导职务后也分管信贷工作,在工作中他始终如一的诚恳、钻研、细心、善于坚持思考,善于创新,注重防范和化解风险,记载、整理了工作过程中的大量实践资料,积累了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历练了具有在工作上能够站得更高些、看得更深些的功底和本领。同时在钱币史的研究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多次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文章、著述,对金融事业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和奉献。

多年来他在工作中孜孜不倦、拼搏进取,怀鲲鹏之志求索不止。心中对金融工作的深情促使他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认真做好当下的事并使之步入更高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业伟的性情和品格。他总是自持有度的积极向上。或激情、或欢快、或沉醉、或理性都洒脱跌宕、收放自如。他思维豁达、乐观豪放却又不失浪漫风雅,总能以坦然平和的心态做好细小而平凡的事情。读了业伟这部泱泱十余万字的著述深感他充满了人生的激情,饱含对金融事业的全心倾注和刻苦与钻研、奉献精神,凝聚了工作的思考。业伟在近四十年的银行工作期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和金融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重要阶段。这部著述真实客观的记载了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并加以理性梳理,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它是信贷工作改革开放的真实写照,深入总结了信贷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是对金融工作特别是信贷工作具有学习、研究和指导作用的力作,是一部能让人回眸、思考、记住过往引导未来的一部较好的工具书。光阴荏苒,业伟在金融事业中度过了人生最美好、最珍贵的时光,也留下了精彩和辉煌的瞬间,充分体现了他有理想、有追求、有作为、有价值、有尊严的人生。

学习不息,笔耕不辍,生命如歌,竭诚奉献,这就是我无比感动的诠释。

在本书付梓前夕,写了这些话,谨以祝贺、不胜荣幸。

李绍周

201472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