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商如何赢得处女座妈妈的青睐?


   话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是否可推导出,妈妈们的钱双倍好赚?

  那也太低估育儿对一个女人的改造了。

  从怀孕的那刻起,孕期,备产、月子、哺乳、辅食、学步、启蒙、择校……就像投入一个不断练级打怪的战斗,无数的小战役组成了漫长的战争,每一关都是攻坚战,也没有所谓阶段性成功,也不是打完一二三个大怪,就可安心享受bonus的了。

  被母爱永动机驱使的妈妈们,在不断冲关过程中,是硬碰硬地积累起实战经验,对产品性能的认知越来越理性,对品质追求也越来极致。

  如果,你去母婴论坛中随便一逛,翻开那些分析奶瓶、奶嘴、尿布、儿童牙膏的精华帖,对于某个品类几十上百个品牌的产品,什么参数什么指标,妈妈们统统列得门儿清,甚至还会附有试购实验比照图……OMG,那些妈妈们竟然已具备了成为技术宅的基本要素。

  品牌商你们怎么接招?

  搬出“专家背书”还有用吗?频繁砸广告“我的东西就是好就是好”,还有效吗?别用做女性化妆品的思维去卖母婴用品,妈妈们根本不吃这套。不走心的洗脑术,绝对不是母婴市场的正确打开方式。那,什么是呢?

  和传统品牌常走的“高空作战”的营销路线不同,类似“地道战”作战模式越来越有市场。从早期的QQ妈妈群、母婴论坛贴吧到现在母婴微商,其核心都是先建立强关系,再挖掘商业价值。与“和群众搞好关系,再领导着群众干革命”的战术逻辑异曲同工的,历史证明,星火的确可以燎原,而在当今母婴市场,再度上演。

  在微商战场,母婴党无疑已成主力。一来,年轻妈妈群体是微商主流的参与者和关注者,对微商模式的认可度较高。二来,母婴微商从业者也开始摸准了运营的门道,成功地打响品牌。最普遍的战术是“公众号+微信群+微店”的组合拳,公众号积粉,微信群刺激粉丝活性,微店来卖货,中间再穿插一些过渡转合,皆运营得三剑合璧,天衣无缝。话说前几天,某个的母婴公众号在开立一周年际,用自家平台上发布了一段文字,总结下心路历程,随手晒晒战绩,你们懂得…

  2天4000套绘本?

  微商的能量可真不微。是什么让完全没任何光环背书的“某某妈妈”公众号,仅靠一年时间积累,就能爆发出这么大的销售拉动力?

  有,什么诀窍?

  幸好,人家逢喜事心情爽,一不小心说多了。只言片语中也给了些能“管中窥豹”的暗示,比照公众号的内容就更能理解一二。

  对妈妈群体有深刻理解。和希拉里竞选广告团队一样,精准挖掘出日常生活表象下的冲突点,并从中解读出深层的焦虑和孤独。而基于情感洞察后,所调配出的无论心灵鸡汤还是闲话家常都能快速转发集赞。万语千言不如你懂我。

  当个贴心的陪伴者。

  就大部分妈妈们而言,育儿过程尤其是经验值还没累积的最初几年,常常只能靠通宵刷装备或玩命练副本才能涉险过关。这是多么孤独的过程,同样是非常渴望着陪伴,沟通,分享的历程。而给予母婴平台能够润物细无声渗透入她们生活,让妈妈们释放自己压力和焦虑,才能逐步开启内心屏障,缔结情感纽带,继而产生心理依赖。

  做个超能战友而不是基层指导员。专家有什么了不起?我不听我不听就不听。有时候自以为是的专家姿态,最容易引起抵触反弹。而且,对于一个妈妈而言,另一个妈妈对于产品推荐的公信力远远高于广告,高于专家。

  反过来,如果和受众完全在一个层次上,人家又凭什么是你的粉丝?!所以,在品牌输出上,母婴公众号通常是以“妈妈”形象对外沟通的,但在价值输出上还是偏向于正能量,有一定质的升华,给予力量,制造向往。当粉丝心中跳出“我也想成为那样的妈妈”这句话的时候,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虽然这只是蚂蚁雄兵的微小胜利,但如战场启示录般,指出了母婴市场的某一条通关捷径的入口——做个好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