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23日本应打响今年1.6万亿地方债发行的第一炮,然而江苏省的“头炮”未能如期打响,发债进度受到延迟。而江苏发债延迟也并非个例,今年多省市发行地方债也受到全面延迟。据市场人士预计,地方债发行在多省市发行延迟,主要是因为今年1.6万亿地方债规模太大,使债券市场一时难以消化。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推迟发行或是地方政府营销工作还没有做到位,或是出于发行成本的考量,发行方认为现在还不是最佳时点。当前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明显,选择推迟发行地方债,等降准降息的靴子进一步落地,这便可使地方政府少掏不少“真金白银”。
为了消化地方债务风险,今年地方债供给骤增将成为大趋势。而一直以来,地方债券的主要购买人为商业银行、券商、险企等金融机构,照理说让这些机构投资者在认购地方债方面,应该没啥问题,但是现在机构投资者们却不买地方政府的账,这背后究竟存在着啥问题呢?
首先,地方政府开出的利率,承销商和投资者都不认可。一方面,承销商接受不了地方政府的发行利率。有商业银行表示,虽然每个银行的资金成本不同,但现在银行的资金成本呈现上涨趋势,而地方政府给出利率过低,我们再扣除各项发行成本和费用,估计买一个亿的地方债要亏50万到200万元左右。所以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地方政府债基本上拿了就是赔钱,需要政府给予其他方面的补偿。
另一方面,对于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债利率过低,难以激发其投资兴趣。一般来说,国债收益率水平上加上50个基点便可以让机构投资者产生足够兴趣,而地方政府只愿意在国债基础上加10至15个基点。所以地方债发行受阻也是因为地方政府开出的利率没有被市场各方所认同。
再者,地方政府债券由于其不能质押、不能回购、流动性又很差,并不被市场所接纳。除非地方政府提高地方债发行利率,机构投资者才会感兴趣。但地方政府压价压得很历害,利率的价格根本上不去。拿一位市场人士的话讲,我们要追求流动性可以直接买国债,如果要追求收益券收益率,那就去买AAA的央企,凭什么非要投资者去买地方政府债呢?
最后,此次发行地方债被延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市场各方都希望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债券市场的利率冲击。也就是说,如果匆忙发行1.6万亿地方债会对债券的二级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在债券市场人士看来,今年地方债供给大幅增加恐在所难免,但央行如再没有给予相应的流动性对冲,那么不仅是货币市场资金利率会上行,而且债券市场也会受到冲击。
而笔者认为,在地方政府发债逐渐常态化的趋势下,长期靠承销商来包销地方债肯定不可持续,要解决这一问题,则必须采取定向发行私募债的方式,吸引多元化的投资者参与。比如鼓励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机构投资者来投资地方债
通过允许让地方政府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地方债,真正做到自发自偿,这也不失为解决地方债务危机的一种方式,预计未来地方债在债券市场上大规模发行将是新常态。不过我觉得,地方政府债市场还需不断完善,才能适应未来地方政府发债的需求。
其一,要丰富地方债期限品种,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其二,打通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的阻隔,让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到购买地方债交易中来。其三,建立地方债市场的估值体系,也就是说地方债市场的利率不是由地方政府和主承销商说了算,该由评级机构根据风险评估来认定。当然还要建立相关隔离机制,降低地方政府对承销商的过度干预。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