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搏智能微工厂全力打造“全球设计,本地生产”蓝图


马丁·路德·金有一个梦想——实现民族平等,最终影响了全世界。文搏智能微工厂也有一个梦想——实现“全球设计,本地生产”。这一宏远的目标是基于工业4.0的先进理论指导而产生的,将极力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 “全球设计,本地生产”蓝图是怎样的呢?

 与距离无关——所想,即所得

 

在文搏智能微工厂的设想中,我们的未来世界是这样的:电力来自屋顶的太阳能电池,在农场自主种植蔬菜,而日常用品同样可实现“自给自足”——使用本地原料,或购买相关材料,在自家或与之相距仅几步之遥的智能微工厂生产出来。

 

苹果手机配件、耐克鞋、宜家配件等,甚至你喜爱的蛋糕等食物,都将由3D打印机一一“生产”出来。而这些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按照你的审美和要求去设计并最终被“生产”出来。

 

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是全球性的一个大趋势。王喜文在《工业4.0——最后一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明确指出制造满足个性化需求,即专门针对个人喜好而量身定制的产品将替代统一设计、毫无个人特点的产品。当你想要一个杯子,那么这个杯子从材料到尺寸、从形状到花纹装饰等等,都将按照你的要求来设计和生产。

 

那么谁来设计这千千万万不同的产品呢?

 

你,或者是住在地球另一端的某个著名设计师,又或者是大街上未知名的设计爱好者。不管是谁设计的,只要是你需要并且喜欢的,你就可以拥有。

 

所想,即所得。哪怕设计者与生产地相距万里之遥,你也可以在自己所在地将产品生产出来。这就是文搏智能微工厂“全球设计,本地生产” 目标的集中体现。产品完全本地化,使得人们不受地域限制,不用专门上百货公司或超市去排队,无需顾虑侵权纠纷,只需投入最小的成本,在你自己的家或与之相距仅几步之遥的智能微工厂即可实现生产。

 

从设计到生产,几乎都与距离无关,还有比这更便捷、更美好的吗?

 

与环保有关——节能,才能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能源日趋匮乏早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时,解决这些全球性社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正因此,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衡量新兴产业链的重要标准。

 

文搏智能微工厂全力推进的“全球设计,本地生产”目标,也必须符合这一不可规避的标准,方能实现。

 

产品本地化是实现该目标的途径,那么这一途径,又是如何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呢?

首先,个性化制造终结盲目性大批量生产,杜绝浪费。

 

个性化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前就得到了明确的生产指令,由此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完全符合顾客需求的,不存在不满意情况。

 

王喜文说:“大规模定制从过去落后的面向库存生产模式转变为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交货期,并能够大幅度降低库存,甚至零库存运行。”当生产从“面向库存”变为“面向订单”时,这就从源头遏制了盲目的、大批量的生产,从而达到减低库存。当生产出来的就是顾客需要的,库存将为零,即没有无效生产,也就代表没有原料、能源无故消耗,浪费也就无从说起了。 

 

其次,产品本地化生产减少了运输污染。

 

无论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控制得多么好,节约了多少能源,一旦产品并非在本地消耗时,就无可避免地产生运输污染,这些污染是由交通运输设施和设备造成的。噪音、废气、废水是主要的污染来源。对此,专家们寻找各种办法来对付,比如控制汽车发动机噪音,比如汽油机机内净化术等,然而这种种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

 

“治本”的唯一方法就是减少交通运输,运输行为越少,污染就越少。

 

毫无疑问,产品本地化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无论这个产品是在哪个国家或区域设计出来的,都可以在以自家和近距离的智能微工厂为范围的地方生产出来,从产品被生产出来至到达使用地点,从中产生的运输行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生产的合理分布,最大化地减少了运输污染。

 

“全球设计,本地生产”目标的节约资源能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能否现实——3D打印机来决定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 “全球设计,本地生产”目标一旦实现,人类将进入一个更快捷便利、环保节能的新时代。然而愿望是美好的,但能否实现又是另外一回事。

 

文搏总经理朱杨林说:“这不是单纯的遥不可及的愿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我们的倚仗就是3D打印机设备。”

 

发展近30年的3D打印技术,我们已不陌生,它的“功能”、“威力”正被人类无限发掘。然而,至今仍被视为新兴技术的3D打印及其设备真的能承载这一宏愿的实现吗?

 

首先,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3D打印机设备的日益成熟,保证了个性化定制产品被生产并被正常使用的可能。

 

主要表现在3D打印机耗材的多样性开发、打印精度和速度的不断提高。

 

传统工业中,用来制造我们的日常用品的原材料包罗万象,塑料、木材、金属、陶瓷、玻璃、棉花……3D打印材料目前虽远远不及,但从3D打印机诞生起至今,耗材的开发极为迅速。最常见的有塑料、陶瓷、光敏树脂、液态蜡、金属,而最近更是呈现多样化:不仅回收的建筑垃圾、玻璃前位和水泥的混合物可以用来打印房子,由PLA及导电银油墨组合的线材还可直接打印电子产品,食物垃圾也变废为宝成了3D打印线材。

 

而打印精度越高,打印出来的产品就越接近实用价值。单位值越来越小的打印精度以及十倍、百倍提速的打印速度,验证了3D打印机正在不断打印出完全符合人们使用标准的日常用品。

 

其次,家庭3D打印机——大众化的价格和适合家庭置放的尺寸,保障“自家生产”成为可能。

 

前面我们说到,产品的最终产地之一为消费者的家,这很好理解,消费者购置3D打印机回自己家,即可自己设计或下载3D模型进行打印。这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3D打印机价格是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吗?二是3D打印机尺寸是否适合家庭置放?

 

极致盛放的合伙人曾经用一场3D打印婚宴来很好地证明了,3D打印的未来是面向个人消费市场。个人消费市场刚一觉醒,即被家庭3D打印机以“低价位、体积小”策略攻城略池,并且这一策略还在不断更新完善:价值4999元的3D打印机今天刚面市,明天就被3999元挤掉;家庭消毒碗柜大小的3D打印机正昂然自得,不久即被比家庭微波炉还小的3D打印机嘲笑:老兄,你该减肥了!

 

瞧,迭代速度快如闪电,更加亲民的三位数价位、适合不同家庭尺寸的3D打印机不是指日可待吗?

 

最后,友好的智能微工厂枢纽的建成,协助目标的实现。

 

按照推进目标来看,当需要生产的产品超过家庭3D打印机规格及能力时,我们可以找“距离自家仅几步之遥的智能微工厂”帮忙。这时,智能微工厂如何实现“距离自家仅几步之遥”?

 

很明显,要在全球范围实现这种“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蜂巢式智能微工厂,仅靠文搏几乎是不可能的,幸好,“全球设计,本地生产”目标的先进理念,以及它将带给人类不可估量的可视价值,定会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与追随。基于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文搏不怕被模仿,相反,文搏欢迎并支持友好的智能微工厂的建立。

 

“全球设计,本地生产”蓝图的终端是这样的:文搏智能微工厂与友好的智能微工厂构建成一个全球性的统一枢纽,每一家智能微工厂都可通过互联网,接收消费者发来的设计模型(或在线设计),为本地的消费者提供打印服务。

 

注意,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