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说几句闲话(下3)


375.

(1)塞林格有句名言,那就是,你不管做什么事,如果做的太好了,一不警惕就会在无意中卖弄起来。那样的话,你就不再好了。说实在话,我苗实被人说过是在卖弄自己的才学。但是,即使有这样的嫌疑,本人从来不是故意的。毕竟,我是体制外学者,网络发表太重要了,不能没有网络发表,的的确确就是这样的。如果因此就说我苗实卖弄,实在有失公道,冤枉我苗实了。大家想一想,我苗实闭门读书多年,一开始那八九年就没有写任何东西,刚过去这五六年才在网络上创作发表自己的东西。如果我苗实离开网络,肯定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即长久的积淀,无处发挥,那势必会生不如死的。如此的话,也是大家根本不愿看到的。当然,谦虚谨慎是我苗实为学做人的一贯原则,不论有再大的发展,请大家放心,我苗实一定会谦虚谦虚再谦虚,谨慎谨慎再谨慎,缩头夹尾寡心欲,把路走宽走远走稳当,不负众望。

(2)歌手李健说,三十而立是不正确的,三十很难立,所以年轻的朋友们不要太着急,四十就不错了。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但我觉得成名应该晚一点,尤其是做艺术这一行,一旦成名之后,你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属于你的真正的积累也会很少。成功来得晚一些更好,那时候,你的艺术能够成熟一些,能够经得起推敲。可以说,我苗实与李健是同龄人,他的这个体会,我也赞同。确实,三十岁左右是立志的好时间。但是,要真正实现志向,至少要到四十岁。就本人的经历而言,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我苗实已经四十多了,志向至多能够实现百分之六十。更进一步讲,我苗实勉勉强强属于大器晚成这个类型,还需要继续努力加油。他还说,唱歌永远是一个低门槛,但是要求非常高的艺术。这么多年过去了,唱得好的人太少了。真正的唱歌是比修养,比意境,而不是说像奥运会那样,更高、更快、更强。 简而言之,我苗实认可李健的看法。不过,我苗实是经济学专业,也有易进难出的情况。也就是说,进门可能很容易,但是真正要有所造就,极为困难。当然,想成为经济学家,除了精湛的专业认知以外,修养和意境同样至关重要。如果一个经济研究人员,没有相当的修养和高雅的意境,专业认知也难以走上更高层次。

(3)有的人,糊涂一辈子;有的人,聪明一辈子;有的人,一辈子有糊涂也有聪明。当然,该糊涂的时候糊涂,该聪明的时候聪明,这样的人就是成功人士。说白了,糊涂也罢,聪明也罢,要适时,而不适时,就难以成为成功人士,甚至自己受罪不说,还遭人耻笑。所以呀,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值得后来者反复琢磨。更进一步讲,如果有人糊涂一辈子,而且正当其时,那他就是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即便极有可能无所作为,也不要紧。 

(4)我上新浪微博已经有四年多了,总体感觉还不错。作为研究者,需要这样一个现实社会的窗口,也离不开这样一个现实社会的窗口,尤其对我这样长期坚持闭门读书的人,更是如此。可以说,应该多读书,这不用多说,但是还不够,现实社会这本书也要常翻常读,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做大知识分子特有的这种社会效应。读书人,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要影响,甚至矫正社会。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有个名训,那就是教育应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为什么说知识分子要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打个比方,鸡吃食后,总要下蛋,而这蛋就是鸡生产的商品,以满足社会之用。同样,知识分子读书后,必然产生独立思想,而这独立思想就是知识分子制造的商品,以服务社会,进而改善社会。鸡下蛋也罢,知识分子出独立思想也罢,属于天赐,自然而然,谁也不能强迫。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高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强调知识分子拥有独立思想的重要性。更进一步讲,一个时代,如果知识分子没有独立思想,那么这个时代必然会黯然失色。反之,则流光溢彩。所以,真正的知识分子,需要宽松环境的滋养,需要时代的包容,以及执政当局的开明。  

(5)学诚法师说,处顺事之境愈宜静,处逆事之境愈宜忍,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在委屈中平衡,在妥协中前行,在虚怀中充实,在谦卑中完善。我苗实认为,说得相当好。处顺境之事,要宁静,不要骄躁;处逆境之事,要忍耐,不要怕烦;处至急之事,要圆缓,不要操切;处至大之事,要平和,不要马虎。而且,只要能平衡,就委屈一点;只要能前行,就妥协一点;只要能充实,就虚怀一点;只要能完善,就谦卑一点。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要在适时。 

(6)王德顺老人发微博称,网友问我:什么是被逼无奈?谁逼你?其实没有人逼我,是我自己逼我自己,我自己逼着我自己往前走,是我的精神逼着我的身体去完成我的追求,是我的理想和愿望要我有一个完美的体态,大家看到的是被逼无奈的结果一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说,我苗实过去这不到二十年,也是自己逼自己,硬是把自己逼到了独立经济学家的道路上。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有甜蜜,也有痛苦。不同的是,前者得到了,后者失去了。这里面既有个人不懈追求的主动性,又有客观上难以克服的残酷性,更有有苦难言的被逼无奈。说一千道一万,人生就是一坛酒,以苦涩为主,略带香甜。而且,天天月月年年都会喝到。当然,有的人喝酒,适可而止,而有的人却喝得酩酊大醉。可以说,我苗实的前半生就是喝得酩酊大醉,过于耗费精神,希望自己的后半生能够做到适可而止,即便有精神,也要慢慢用,再不要在一时一地一事上操之过急了。南怀瑾先生指出,物質世界無一不是相。我們此心不跟著外面現象走,當下就清淨,清淨就寂滅,寂滅就是菩提。《楞嚴經》說,「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你說,我狂心歇了,一心只想修佛。這修佛的心還是狂心,狂得還更利害,一切心都是狂心。歇是大休息,一切放下,歇就是菩提。

(7)有人吃了鸭脖子以后,被检测出吸毒。经调查,鸭脖子中含有罂粟壳。某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有关人士说,目前公安机关检查嫌疑人有没有吸毒,主要通过尿检,最常用的一种工具就是四合一检测板(俗称尿检板),主要检测四种常见的毒品,其中鸦片类的是海洛因、罂粟、吗啡,冰毒类(苯丙胺)的是麻古、摇头丸,氯胺酮类的是K粉、大麻。所以说,现在大家出门吃饭一定要小心,如果是含有罂粟壳的食品,长期吃的话,后果很严重。

(8)泛读人生微博讲,人越是怕丢人,就越是在乎别人的看法。越是在乎别人的看法,就越是会忽略自己的感受。越是忽略自己的感受,就越是像木偶一样拼命活给别人看。最后,一步一步将真实的自我囚禁在了深深的黑暗里。丢失自我,是我们找不到快乐和幸福的根源,也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我苗实认为,干事情,有时候不能没有豁出去的精神。而且,是非功过任人评说,赞美也好,辱骂也好,一笑了之。还是托马斯•伯恩哈德说得好,每个人都有他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那条路,总想走别人的路。

(9)人大经济论坛热心网友亢不懂在看了《苗实:我已不能大改变》之后,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不觉得心酸吗? 我苗实回答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必定是理性的选择,在个人的特定条件下。也就是说,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当然这也是他(她)的个人权利。第二个问题,人不能总活在幻想和精神世界里,是吧?我苗实回答道,存在,即现实。要知道,个人的道路是长期探索和不断选择的结果,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脑子里凭空想象。第三个问题,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我苗实回答道,谢谢关心,顺其自然吧。说实在话,我不是没有挣钱的能力,2001年放弃高中物理教师的职位和2014年放弃研究院的职位就是明证。说白了,做独立经济学家是我的理想追求,只要理想的火焰不熄灭,我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当然,我是满怀感恩的。其实,独立经济学家的饭碗只能是家庭给的。一来,独立经济学家议论,甚至批评政府,政府不可能给。二来,独立经济学家是体制外,除了学问外,没有其他资源,企业也不可能给。也就是说,体制内专家教授有丰富的资源,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正需要这种资源,他们之间有互惠互利的交易基础,而独立经济学家恰恰没有。

(10)人大经济论坛资深网友低浪发帖称,为什么真正搞学术的路上不拥挤?因为成功路上:a.不懂感恩消失一批;b.胆小怕事掉队一批;c.心态不好病倒一批;d.没有主见迷失一批;e.亲人打击消沉一批;f.朋友嘲笑退缩一批;g.自己乱做阵亡一批;h.不去学习淘汰一批;i.学了不用滞留一批;g.自以为是作废一批;k.耐不住寂寞走了一批。结局:剩者为王。只要路是对的,我们就不怕道远。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才能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我苗实,对此,部分同意。不过,学术也是一个行业,有进有出,就像街面上做生意的一样,有关门的,也有开门的。也就是说,你看着这边大批大批离开了,与此同时那边又大批大批进来了。所以,只要这个行业能够提供足够饭碗,里面的人始终很多很多,竞争激烈是必然的。当然,沉淀下来的人,肯定是相当热爱并真正懂得这个行业的人。网友1993108回帖称,真正搞学术,基本上是挫折是失败。成功者很少。大家看生活大爆炸,有一集里面有一个老教授去世了,好象什么成果都没有留下。而谢尔顿,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知识技能很好,也非常喜欢研究创新,也有各种天赋,但是一直没有真正的成果。我苗实认为,创新是极难的,只有极少数人有这个幸运。但是,也不能说大多数人,就是失败的,甚至是无用的。毕竟,学术的氛围还是大多数人营造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个氛围,极少数人的学术创新可能就无从谈起,这就像庄稼的成长离不开土壤的滋养一样。况且,知识的传播和继承,大多数人更加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