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福剑事件将成为一个标志?


毕福剑事件将成为一个标志?


 

  这两天最火的事情莫过于毕福剑的视频事件了。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老毕在私下场合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结果被同在一起的人(我估计十有八九如此)录了视频放到了网上,结果是老毕面临被查,其主持的节目也可能停播,很多人对此结果表示欢呼。将这个故事再简单化一下,就是一个人被人告密,这个人受到了惩罚,告密者没有受到质疑,很多人对此表示高兴。

  不过,我们真的需要细想一下,因为这个事情真的没有那么简单,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也可能会影响到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

  老毕受惩罚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不能端着体制的饭碗又骂体制的娘。这个看似有道理,然而从广义上来说,我们谁又不是吃着体制的饭呢?有人说,民营企业就不是吃着体制的饭。此言差也,民营企业难道真是我们体制外的吗,民营企业哪一项不与我们体制相关呢。所以,如果不允许端着体制的碗又来批评体制,而不管这种批评出于善意还是恶意,或者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调侃,那就意味着我们这个社会将很难再有不同的声音。如果一个社会不能有不同的声音,那这个社会的思想市场和创新理念将不复存在,国家与社会的兴旺发达也将不会到来,就有可能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

  其次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平衡好说话者与告密者的关系,很可能会极大地鼓励更多人将别人在某个场合不经意的话捅出去。假如真是这样,我们这个社会将非常悲哀,每个人会被别人告密,每个人都会成为告密者,而且今天的告密者明天也会被别人告密。我们这个民族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所导致的后果也尽人皆知。更关键的是,我们很多人之所以在一些非公开场合进行表达,是因为我们现在表达不同意见的渠道不畅,很多人所表达的内容也更多是出于善意。鼓励人们相互告密,表面上是一种维护正义,事实上摧毁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孔子主张“为亲者隐”,实际上是以一些代价来维护社会的伦理关系,这也是人之常情。

  还有就是老毕也就是嘴巴没有管住,他也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行为,如果受到处罚,其实就是因言获罪。因言获罪,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也有很多次,后人大多不是很认同,做这事的人基本也没有好结局。如果此事成为常例,那么人们讲话的权利事实上就被堵死了。因为我们从来也没有一个规定,哪些话可讲,哪些话不可讲,惩罚的依据全凭相关人员的解读,这个会带来很大的后患。对于社会管理来说,管理者需要听到来自不同渠道的声音,不同的声音对于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一个包容的社会不应当担心不同的言行,因为这样的社会有着足够的自信,我们这个社会当然更应当有这样的自信。

  老毕的不慎言将使人们对他们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更多应当交给社会去给他惩罚,而不应由公权力介入进行处理,我们也更不希望此事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