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如何避免导致血腥的劫难(5月13日)


新政如何避免导致血腥的劫难(5月13日)

 

关键词:新政  策略  杯酒释兵权

 

在中国历史上,素来不缺乏基于新君登基而采取新政方式所做出的变革,但遗憾的是,绝大部分都以惨败收场,貌似曾经成功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张居正变法等等实属凤毛麟角,国之大幸!更多的是将原本潜在的危机激发出来,并成为喷薄而出的火山,呈现不可阻挡之势。

通常老皇帝在“驾崩”之前,都会在遗嘱中安排顾命大臣,去辅佐新君安全地度过政权交替的阶段,而往往顾命大臣会成为挟天子以令异己的权臣,并以此而招致忌恨。朝堂上的臣僚与那些手握重兵,驻守边疆的诸侯、节度使或者藩王们,就会伺机拥兵叛乱,名曰“勤王”或者“清君侧”。

通常,对帝国有战功的重臣良将更有理由向新政推行者发难,美其名曰“清君侧”。最终变革者被当成逆臣贼子而被赶出权力中枢,即使顾命大臣幸运的把那些来“勤王”的诸侯的叛乱平息,也落得个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惨胜的结果,实为惨胜!

惨胜的残局其实并不是获胜者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在内耗之中元气大伤,定会给其他的反对者,不管是虎视眈眈于边境的敌人,还是在境内或者朝堂之上的异己者,都是密切关注时局的变化,寻找偷袭的最佳时机。由此原本基于善意的变革,演变成为最大的危机。这大约就是中国缺乏两党轮流执政的选举制度的惨烈根源。

 

从这种惨剧中复盘,我们看到或许开始就错了,错在哪里呢?既然制度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变革,那么大约就错在帝国中有推行中兴之志的新君与顾命大臣所共同确定的策略上。而顾命大臣将新君架空,让其不问世事,是一切错误的根源。如果换一种策略,则这种残局很有可能会改观。

比如新君以情感诉求,安抚那些蠢蠢欲动的地方诸侯与藩镇节度使们躁动的情绪;辅助顾命大臣们新政的推出,包括接替人选,以及替换过程中所必要的补偿,在替换之前,先将那些元勋、节度使与诸侯们架空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则有可能化解兵戎相见所带来的惨烈。

 

任何变革都会面临阻力,而任何变革需要策略性地使用“两把刀”,一把是来自君王的情感之刀,另一把是来自顾命大臣的执行之刀。

君王的情感之刀打前站,指出战略方向与发展趋势,随后是执行之刀的杀伐决断,顺者昌逆者亡,那之后是情感之刀的安抚与劝导,在被解除了兵权之后,有更好的安置。不管是被树碑立传,还是标榜史册,都是对其内心情感的补偿。从这种角度,东汉的光武帝与唐太宗都深得此道,而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则将此策略演绎到了极致。

 

任何变革都是从未来回顾现状的时候的警示,虽然具有前瞻性的领袖不少,但不管是在坚定与犹豫的权衡之中,还是在仁慈与决断的彷徨之中,由于态度不坚定而导致的结果,就会让自己在坚定未来与保持现状,理性与情感之中退让,并使得前功尽弃。

新君的犹豫与退让最终或者会形成如下一些连锁衍生的可能性:新政方案出台难产,在项目上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以及财务成本的投入加大,形成从方案到执行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夹生饭”。

变革执行的周期会被无限拉长,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阴云和恐慌情绪逐渐蔓延,严重影响整体团队的心理与效益;新君基于个人情感与性格善良等方面的瑕疵,会对于变革的决心不再坚定,并站在维护既有格局的角度,不仅对变革本身无法形成推动力,反而会形成“撤火”的力量。

随着导入变革以失败告终。提供变革思路与方法并负责执行的顾命大臣退出历史舞台,既有格局与系统得以继续运行,逐渐被历史的潮流所边缘化甚至抛弃,不仅难以维持辉煌,反而会逐渐走向没落。

 

相比之下,所纳入推行核心的任何新政,新政的执行团队所作出的艰苦努力以及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与努力,都是处于辅助作用的,而且都是不值一提的方法、工具与技巧。

激进的变革方案,会想方设法把原来的领导集体支开,这貌似断了居于保守派地位的子弟兵直接通达顶层决策层的绿灯,但不管是采取什么理由,总是会给人以“领导被架空”的感觉。曾经的领导再也见不到,曾经可以任意表达的意见没有机会表述,难免会激化矛盾。

 

回到企业的变革,从这种角度而言,企业的变革就更需要出版与媒体专栏介入了。这也显示出企业宽厚仁慈的胸怀,强化新君高瞻远瞩而且情深意切。当然,更重要的是利益补偿要给到位,即使是“释兵权”,都是需要一大笔钱作为安家费的。

表明姿态在前,利益安抚在后,在其中进行深度沟通,为其实现角色转换而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条件。一部分是新政的制度性工作,另一部分是感恩型的情感工作。两手都不能少,两手都要硬。

新君退居幕后并不是最佳策略,而需要尽量缓解变革中所出现的矛盾。多与老下属聊天喝酒叙旧,也创造机会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建议。把下属那些情感糖衣炮弹照单全收,以情感化解其威力,并为他们树碑立传。实现平稳过渡。让那些老下属接受媒体采访,“缅怀”共同走过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贾春宝

2015年5月13日星期三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