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四川白酒


 

2015年是一个明显的分化率,那些在产业调整中陷入严重衰退的企业,除非进行深层改革,否则仍将举步维艰,也很难迎来可持续的复苏。已经发生的分化,是持续分化的开端和起点。2015年,业绩衰退有限的企业将进一步拉大与弱势企业的距离。以国内目前的白酒板块而言,四川白酒普遍遭遇了较为严重的经营衰退,其中,衰退最严重的水井坊已经连续两年亏损,面临着资本市场退市的压力。

四川白酒在国内白酒板块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普遍性的衰退,不仅对今后的白酒分化格局影响重大,也反映出了四川白酒经营模式与新产业环境的不适应。四川白酒的产品普遍分散,其市场体系大部分高度普遍分散,其市场体系大部分高度依靠经销商,企业没有直接建立自己的市场体系。四川白酒所面临的变革触及到了深层次要素,难度较大,需要的时间也较多。以某四川著名酒企的生产外包模式为例,其多个代工厂就无法出口味一致的产品。面对产品数量多,品牌不集中所带来的明显不利影响,企业之所以一直没有解决,就是因为其最基础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口味的不一致,所以只能采取品牌的策略,哪怕这这一策略已经是弊大于利。

改革,是环环相扣的,外包式生产,让口味和口感没法统一,也就制约了品牌的集中化。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反观以洋河、古井贡为代表的江淮白酒,其一方面在黄金十年的白酒牛市中以倍增式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在行业调整的产业下跌中又保持了弱衰退和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以洋河、古井贡为代表的江淮白酒经营模式自觉不自觉地顺应了白酒产业的新生态环境。有限数量的产品、每款产品所具有的精神文化、直接控制市场的渠道战略,江淮白酒较具代表性的经营模式素来都是将全部资源集中在有限的好产品上,并通过直控渠道来销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未来的中国白酒地域分化上,将会发生江淮崛起、贵州崛起和四川相对衰退的局面。

 

 

                  摘自【中国酒业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