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移动广告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移动广告市场,仅次于美国。2014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275.6亿元,同比增长137.38%,翻了一番多。其中品牌广告达25.18%,本地化广告达14.52%,而绩效广告(针对中小型企业)达18.21%。移动广告手游用户覆盖率最高,达35.8%;实用工具、生活类服务平台、新闻资讯类分居2到4位,前四者加总比例达70.9%;视频音乐、即时通讯与社交类应用也占据一定的比例。
在展示类移动广告中,图片广告仍为广告主最青睐的广告类型,其次是应用分发类广告,占据29.43%的比例;信息流广告由于用户干扰少,且社交媒体、新闻资讯类应用用户粘性较强,也有较好的表现。
数据显示,互动分享、定向推送、减少干扰、内容契合是中国手机网民较为感兴趣的移动广告形式。其中,39.1%中国手机手机网民希望“广告增加互动分享元素”;29.3%手机网民倾向于接受“15秒内的短视频广告”。另外,根据个人浏览记录定向推送的移动广告较被中国手机网民接受,个人兴趣与内容相关度等因素较为看重。其中,24.6%中国手机网民接受根据PC端浏览记录针对性推送的广告;“根据个人地理位置推动的广告”,手机网民的接受度为23.4%;39.8%手机网民较为能接受每周2—3次的定向推送。
可以预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移动广告将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深层次的原因有二:一是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移动网民高达5.57亿,已经超过PC端网民;二是移动阅读已经成为用户的首选阅读方式,基于各种移动终端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成为主流。
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将成为我国移动广告的主要企业,将仅次于谷歌和Facebook两大市场领头羊。目前百度的移动广告收入占比已经超过50%,预计全年移动广告收入会超过300亿元,而阿里巴巴的移动广告也可能会超越200亿元,而腾讯凭借其微信广告也将占据极为重要的一席。
此外,在新闻客户端方面,今日头条、凤凰新闻客户端、搜狐新闻客户端等也将暂获不少,据了解,今日头条今年的广告目标额为10亿元,而凤凰新闻客户端去年已经暂获2亿多元。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如何借助移动互联的优势,在移动端发力值得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