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为了未来,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希恩斯舰长,2013-12-04 19:16
转自果壳网
由于我之前已经无数次看到过所谓的权威研究对转基因技术发出的种种质疑,使我倍感焦虑,倒不是因为“权威”上说的转基因作物对人体的危害,而是在这样的质疑声中,真正有利于发展的科学技术很可能受到不公的待遇甚至像《三体》中人类的光速飞船那样惨遭扼杀,这是我们不能承受的损失。但是凭借着我在这方面所积攒的,比普通读者略微丰富一些的知识,以及作为一个学理工科的、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对于真相的责任感,我执意要出来为转基因作物证明清白,如若不这样,我恐怕会寝食难安。
闲话不多,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基因,即DNA分子中能够表达生物形状的一个DNA片段,而DNA片段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以不同的排列顺序来编码的,由于4种核苷酸在长达千万位中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因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基因片段。经过转录与翻译,基因上的信息最终转化为成熟的蛋白质分子,而这些蛋白质分子在生物体内的运作,形成了千奇百怪的生物性状。
所谓转基因,举个例子,A植物细胞核内有a基因,该种基因表达出来的蛋白质能够杀死以A为食的昆虫。现在另一种植物B由于没有这样的基因,它被昆虫啃食的十分厉害。通过限制性内切酶(一种酶,能在特定位置切断DNA链)将A植物的a基因切割下来,移植进入B植物的DNA中,使得B植物也能产生杀虫的物质,这就是对转基因技术最通俗的解释。
既然是这样,转基因作物为何会遭到莫名的攻击呢?不明真相的人对它的质疑又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一、转入基因食入人体后可能对人体造成基因污染
质疑者认为,食入人体本没有的基因,可能会使这些外来基因与人的DNA结合,导致基因疾病。这种说法经过一些华丽的修饰往往能在伪科幻电影(注意了是“伪”)把人骗的死死的,但是对于有过哪怕是高中生物课学习经历的人来说,这种说法简直是要让人笑掉大牙。首先,转基因实现的前提是,要有合适的酶将DNA片段切开(你把它放着它是不会自己断开的),然后还需要有能在宿主体内稳定存在的运载体将基因送入细胞内,接着还需要DNA连接酶将基因“缝合”起来,整个过程相当复杂。仅仅通过使用的方式就想获得外源基因,简直是天方夜谭。其次,基因的本质就是DNA片段,而核苷酸分子之间是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的,这种结构会被胃酸完完全全地破坏,基因根本不可能进入人体细胞。最后,我们退一万步,假设外源基因真的可以对人的基因造成污染,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我们发现,只有人吃人才是最安全的。
二、转基因作物表达出来的物质(比如杀虫物质)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这种观点不可否认地在质疑声中占据主流,同样这种观点在稍微有些了解的人看来好像也是挺合理的。但是,真的合理吗?
我们来看一下基因表达的产物究竟是什么。DNA经过转录与翻译,所产生的只能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一种由不同氨基酸以一定的顺序和空间结构连接组成的大分子,这些氨基酸之间的连接作用称为“肽键”。大家都知道生鸡蛋内部是液态的,煮熟了就变成固态了,这就是因为蛋白质在加热的过程中性质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从化学上来说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经过加热的蛋白质分子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显然,就算这种作物内部产生了有害人体的蛋白质,经过加热(当然你坚持要生吃的话我就不保证了,你可能会拉肚子)也会完全失去活性,不足以对人体造成损害。另一方面,氨基酸之间的肽键十分脆弱,经过一定的酸性或碱性条件都会被水解。我们人的胃里面有胃酸(主要成分就是盐酸)酸性十分强,蛋白质分子进入胃部后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彻彻底底分解生成氨基酸(已知的二十多种氨基酸在人体内都有大量存在),不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但是如果你一次性摄入大量的蛋白质毒素,不能马上分解的话还是会中毒的,不过这在转基因作物身上显然不可能发生。
最后补充一点,蛋白质要想作用于人体,必须在人的细胞上存在与之对应的受体,否则是不会产生效果的。我们以转入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为例,苏云金芽孢杆菌上的一种基因能表达出称为Bt内毒素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毒死使用该转基因作物的昆虫,但是由于人、畜的肠道细胞表面没有Bt内毒素受体,这些毒素根本无法作用于人体,当然对人是无害的。
三、法国教授关于“大鼠长期使用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导致癌症发病率升高”的研究报告”
这恐怕是质疑者能拿出来的最权威的论据了,但是我不得不提醒你们,这一实验的严谨性已经受到了几乎所有生物学家的质疑。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1.从来没有关于人长期食用专基因食物导致癌症的报告(对人群进行研究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吸烟、辐射、有毒塑料和油炸食品对癌症发病率的贡献几乎会覆盖所有其他的可能原因)。2.该实验使用的斯-窦氏大白鼠这一品种自身就有较高的癌症发病率。3.该实验的样本容量太小,每种性别只设置9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欧洲食品安全局的结论认为这种设置方式缺乏可信度。4.该教授喂养老鼠的方式没有按照要求公布,如果把老鼠饿一阵再吃东西,长此以往胃癌的发病率也是会升高的。5.该教授的实验数据处理和统计方式存在错误。6.米兰大学的观点认为,该实验没有排斥玉米被真菌感染的可能性。8.试验用的孟山都公司开发的玉米中没有明确提取出致癌物质,这才是本实验真正的硬伤。
最后强调一点,每一种转基因作物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选种和检验的,这也就意味着会产生有害人体的作物品种在长期选育过程中会被剔除。孟山都玉米实验的结果,就算能证明确实是该玉米回让老鼠得癌症,那也只是孟山都公司在开发这一品种作物的时候没有做好检验工作,并不是转基因的错。就好比三鹿牛奶里面喝出三聚氰胺,我们应该指责的是三鹿公司,而不是奶牛和奶牛为我们贡献的牛奶!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过头看看我所期望的从本文的标题表达的意义,为什么说转基因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转基因作物提供的抗虫性大大滴节省了农药的使用
避免了因为农药使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美国科学院2010年发布的《遗传工程作物对美国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报考指出,随着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农药的使用量已经减少447.4万吨。如果过量的有机或无机农药进入环境,我估计对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癌症发病率贡献会是史无前例的。
二、 高产量转基因作物的推广使粮食增产成为可能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碳元素的过程需要酶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的参与,通过转基因改造能大大提高作物体内RuBisCO的浓度,使农作物大量增产。据不完全统计,转基因小麦的产量比普通小麦高出10%~15%。我们现在可能感受不到粮食的可贵,但是别忘了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有几亿人在忍受饥饿的煎熬。我们这些生活在丰富物质环境下的人有什么心境能理解粮食增产的重要性?现在世界人口已经突破70亿了,在我们实现星际移民之前,这刻蓝色的星球将会是我们唯一的、脆弱的家园。等到人口突破100亿的时候,我希望我自己(假如我还活着)或者我的后人们不会经历同类相食。
PS. 对于我的这些叙述,如果有读者发现的知识上的缺漏或者错误,我非常欢迎你能指出来,当然最好是能私聊。
原文网址
http://www.guokr.com/post/53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