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致富问题,从中国的国情看,显然无法靠农业来解决。原因很简单,人均耕地面积少,种粮食不赚钱,种经济作物只能是少部分人的事。所以要想解决农民的致富问题,我们要走的路并不是要调动农民的种地积极性问题,或国家如何扶持农业的问题,而是如何大力发展工业,如何让农民转变成工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让我们整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问题。
提到工业化问题,我们应该首先明确一点,那就是我们国家现在还不是工业国家,而是农业国家。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比较迅速,从总量上比较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在某些方面我们已经成了世界工厂,中国似乎好像已经是工业国家了,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觉罢了。数字说明一切,世界上没有一个工业国家是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我们的工业大只是在总量上大而已,从人均上看我们还差得很远。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是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所以我们现在根本不是什么工业国家,而是地地道道的农业国家,这个事实是显而易见的。
实现工业化,让农民变成工人,这个问题是个客观发展的问题,而不是我们的主观意愿问题。农民要变成工人,那首先就得有相应的工作岗位才行,而这些工作岗位不是国家想给就能给的,是由我们的工业发展水平决定的,企业多了自然需要的工人也就多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如果想解决农民的问题,其关键还是在如何大力发展企业的问题上,而不能本末倒置。因而,如果就农业而谈农民的致富问题是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的,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基本上没有任何关系。在农民变成工人的问题上,中国还有一个特殊性。那就是受历史的原因影响,我们现在的农民当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既没有什么文化同时还年龄大的,如果想让这部分农民也变成工人,显然是不太好变的。
问题如此,那么解决方向也就很明显了,其中关键是时间,这个问题急是急不来的。一是要靠时间来发展工业以吸纳农民,二是要靠时间来自然减少农民的绝对数量(人的自然死亡,很无情,但事实如此)。
方向定了,和农业无关,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就农业而言我们能做些什么辅助与支持工作呢?在现阶段,土地对于农民而言,是被赋予了就业和生活保障双重属性的,这也是我们城乡两元体制之所以能存在的根本原因。从目前来看,这种城乡两元体制是无法一下子打破的,让农民在既享有土地保障的同时又享有国家的社会保障,这既是我们的财政所无法负担的,同时也会造成大面积的新的不公平,对没有土地的工人的不公平。所以我们的城乡两元体制的变革也必须是自然渐进的,而必然会出现一代到两三代人的“农民工”和“工农民”(农民家庭出身,不耕种,但有继承的承包土地),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必然会是以土地的国有化或私有化而终结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国家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国家对于农民的养老与医疗等社会保障性支出进行补贴,二是切实做好工人的保障体系建设。
所以,我们目前所能做的工作就是,通过经济行为重新理顺土地的就业与生活保障功能。这个经济行为就是“土地托管”,农民的就业可以到企业去就业,土地交由“土地托管”组织来保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