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媒体分账体系呈现了互联网思维的精华
前几年,亲历参与了九橙世纪泛媒体分账体系的创业历程并任运营总监,那一段时间在商业上的思考和感悟非常深刻,“商业的理想”和“理想的商业”划等号何等艰难。创业过程中对创业伙伴之间的考验也是很真实、现实、残酷的。股权构成、股东结构、商业思想、资源价值呈现、利益权责、组织架构、团队、竞争等在一个初萌的创业企业中都是大家必须一起面对的实际问题。回想起来,三言两语说不明道不白。但是九橙提出的泛媒体分账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商业的一种进步,甚至是超越。无疑,创始人张斌的商业思想是领先的,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泛媒体分账体系呈现了互联网思维的精华。(要读懂这篇文章,请务必先仔细阅读《关于泛媒体分账营销模式的介绍》。)
当时是《长尾理论》在互联网领域盛行的时候,大多迷醉于“长尾”的风刮得很猛,相应的“口碑营销、木桶理论,细节决定成败,小而美”等提法都很吃香。而商战大海的事实是“并购”大潮即将来临,尤其是互联网,做不到前三前五,就等着被击垮或被兼并;不创新,就去死;不烧钱起不来,烧光钱照样死。当时垂直电商在逐渐崛起,PPG、VANCL、麦考林、红孩子、益生康健、康路网等风生水起,还有众多的其他互联网垂直电商在跃跃欲试,无论大小都有大干一番成就雄途霸业的梦想。在那个时间节点,传统媒体还很吃香,比如纸媒、电视和广播,都还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新媒体当时还没有这么兴旺。阿里推出“阿里妈妈”其实也是分账思路的初萌,Google还没有撤离,CPC\CPA正当时,当时大多主流互联网媒体还没有提到按销售额分成的CPS模式,主流是引流而不是(按终极效果付费)挂钩真正的投资回报率。
在泛媒体分账体系理论中有几个关键词恰恰是互联网思维中最核心的组成。
A、泛媒体,承认价值存在。
虽然这些天“逻辑思维”微信公众大号散火给了大家一些警示,大众反倒对于新媒体(尤其是非中心信息源)的热情越来越高。微信平台的诞生,超越了此前的论坛、博客、空间和微博,媒体在逐步数字化和移动化,媒体信息中心在不断分散,信息传递速度也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斗室之中神游寰宇”的前任梦想已经基本实现。
“泛媒体”理论的先进性。泛媒体概念提出,一切个体及事物都可以成为广告载体,因此,未来一切皆广告。 分账模式下,生产商、消费者、销售商、媒体、媒体代理,所有角色都在分账系统上成为共生系统。媒体即渠道,这是一种科学的总结。未来是媒体的世界,一切均有可能成为媒体。媒体存在就有其价值,媒体就是渠道(缩减产品通向消费者的中间环节)。
以媒体的眼光看那些名人,他们其实也是媒体,甚至是不小的媒体。刘翔和姚明每人每年的广告收入,恐怕超过了中国90%以上媒体的广告收入。最近的新秀是超级女声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人,她们在为大众制造娱乐内容的同时获得广告收入,这不就是媒体的典型商业模式吗?
以媒体的眼光再看那些软件企业,它们其实也是媒体。微软通过销售Windows和Office等大众化软件赚钱,就像《读者》通过发行其杂志赚钱一样。由于其产品的大规模普及,微软及其产品赢得了足够大的注意力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许多著名媒体,于是,微软的广告效益也显现出来,比如:与微软合作的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用户认可度,微软足及的行业也更加受到产业关注。只不过,由于微软的“一次销售”(发行)太成功了,赚的钱太多了,它才没有顾得上从“二次销售”(广告)上赚钱。
今日兴起的滴滴打车、家政OTO、大众点评、58赶集分类服务等都是媒体,也是大数据采集者和巨型数据仓储中心,其商业的价值在于一手数据的处理和深度的开发,但你必须承认,和百度一样,他们都是媒体。
泛媒体的最核心实质是能传递信息的媒质就是媒体,每一个媒体的存在都有其价值,希望通过商业将媒体的真实价值呈现出来。
B、分账,参与分享价值。
如果将能传递信息的媒质都可以当做媒体并在商业环节中得以实践并实现,那么“分账”就是“参与”、“分享”、“共赢”。
互联网思维最核心的思想其实是“共同参与,一起分享”,真实商业中“小米”“华为”的成功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请相信参与者都是有“自我利益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及回报价值呈现”需求的,如果抓住这一点,才能理解分账的意义,大家一起来:共同参与,一起分享。
在互联网的进化历程中,我们逃离不了媒体广告的推动。一般的商业,比如做一个项目或运营一个品牌,最核心的成本实际是教育(传播)和渠道(也包括传播)的成本。如果是大家一起参与呢?如果通过一种途径实现大家都是共同合伙人和股东呢?无疑,华为员工持股的核心就是“参与”、“分享”、“共赢”的互联网思维的最好体现,任正非最先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且实践和实现了它。
所谓分账,和合伙人、股东、合作者的概念是一致的,一起来参与,一起来分享。
C、体系,可量化资源价值合作。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儒商不可怕,就怕儒商会打架。
九橙世纪最初的商业思想实现必须依赖信息化系统体系的实施来得以实现。当时有些名词还是比较新鲜的:如CRM\ERP\OA\CTI\BI、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等涉及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的运用。从前端的B2C垂直网站到后台的会员制管理,实质是最初的“大数据”雏形。有“物联网”的初萌思想,结合了直销的核心理念,减少中间不必要的层层剥皮环节实现消费者和商家利益共同最大化。
商业的成功,一定是“发盘者”和“参与者"共赢的结果,驱动各个环节自身价值最大化,最终整体价值量变到质变的超越。刘华东先生“正和岛”的创建充分理解了博弈论的最高层次博弈——“正和”。这是一个共同参与合作共赢的时代。
泛媒体分账体系恰恰结合了消费者、媒体、经营者、厂商的共同利益,同时通过真实可量化的价值呈现来给予匹配的回报,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在这个体系中对于价值呈现是近乎苛求的,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系统来量化可度衡的价值,是非常超前的思维,也是近乎公平公正的思想。
D、理性和理想,通透的价值呈现。
越简单越完美。
在泛媒体分账体系中对于经营管理团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这里需要真正做到完美的配合。不得当,唇亡齿寒,多米诺骨牌效应很明显;得当,相得益彰,皆大欢喜。
清晰的利益机制驱动利益贡献和利益分享。消费者、商家、供应商、媒体、代理,各方都获得了清晰的利益回报,并且自动地进行着终身合作,从而在局部范围内形成一个乌托邦式的和谐社会。
这里需要通透的按结果进行价值回报的实现方式,也就是媒体价值呈现从流量到实际销量拉动的事实和结果。简单一点是:目标管理倒退价值回报。在广告的价值呈现上表现为按效果付费,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各种媒体的真相在CPS(按销售流水分成)的现实考验下丢盔弃甲。
无论我们做什么商业,一定要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优质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
是马是骡子,拉出来遛遛。这样真实的呈现对一些披着华丽外衣外强中干的媒体和渠道是很残酷的。
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事实证明:理想的商业能实现的凤毛麟角。(未完待续 2015年5月22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