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心会所整治传递啥信息?


习近平关心会所整治传递啥信息?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5月26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了解城建总体情况。在听取西湖周边会所整治工作汇报时,总书记指出:“公共资源不能为少数人垄断享用,更不能搞不正之风,败坏社会风气。”去年以来,杭州陆续关停转型西湖周边30家会所,实现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2015年5月27日人民网)

  整治会所中的歪风,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整改落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时刻、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基层调研考察时,特别关心关注会所整治情况,并强调“公共资源不能为少数人垄断使用,更不能搞不正之风,败坏社会风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传递出诸多积极信号。

  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体现。公共资源科学调配、公共政策合理实施、公共服务便捷提供,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杜绝各种歪风邪气。顾名思义,公共资源首先姓公。公共资源被少数人垄断享用,少数人吃了多数人的饭,公共资源还姓公嘛?公共资源一旦被少数人垄断享用,不仅无法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快速启动应急体制,还会滋生不正之风,甚至还会产生腐败现象。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小官巨腐”,说到底,就是这些所谓的“小官”们手中掌握着、享用着巨大的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成了他们讨价还价谋取私利的工具,垄断程度越高,“小官”越底气十足。当前一些垄断行业腐败窝案、串案频发,正是因为公共资源被少数人垄断享用,大搞不正之风、疯狂敲诈勒索的结果。因此,必须在强化权力监督的同时,打破垄断。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不是也不能成为一阵风,必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西湖会所整治情况,体现了党中央坚决反“四风”、深入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应该说,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有了明显改观,作风建设进入了新常态,但是“四风”顽疾并没有完全彻底根治,一些披着“隐身衣”的“四风”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所中的歪风虽有所收敛,但一些隐蔽的、变相的不正之风还时有发生;一些干部顶风违纪现象还时常出现。因此,必须发扬一鼓作气、打持久战和“钉钉子”的精神,一着不让抓整治、促整改,深入持久反“四风”、转作风,绝不能寄希望于一两次的突击行动就能奏效,从而坚决遏制“四风”反弹、歪风反复。

  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也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所决定的。然而,一些地方在建设和管理城市的过程中,只是将“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动不动就建盆景、造空城,甚至垄断享用公共资源,大搞不正之风,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整治西湖周边会所中的歪风,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习近平关心会所整治情况,也正是关心公共资源有没有被少数人垄断享用,有没有让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中央始终关心、关注、关怀人民群众疾苦的浓浓的民生情怀和民本情结。各级各地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综合配套改革,都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体现人民意志、维护百姓利益,绝不能将有限的公共资源独享利用,更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小会所大作风。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关乎党风政风,同时也影响社风民风,绝不能掉以轻心。习近平关心会所整治情况,特别是强调“公共资源不能为少数人垄断享用,更不能搞不正之风,败坏社会风气”,意在告诫和提醒各级各地党员干部必须深刻反思、严肃对待、认真落实。只有以极端负责的态度抓实抓好,才能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

  (倪洋军)

相关新闻:

  习近平关心西湖会所整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