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恩情成汪洋


  美丽是我大姐的大女儿,也是老爷子孙子辈中最大的孩子。梅梅是美丽的女儿,梅梅《孝暖一家亲》记述了奶奶、妈妈的孝心孝行,读后让人暖心。美丽的文化程度低,但这不影响她的孝心孝行。美丽写的《点滴恩情成汪洋》,篇幅不长,叙事简单,一片真诚,一份真心,弥足珍贵!美丽《点滴恩情成汪洋》:

  在外公的孙子辈中,我是排行最长的孩子。 却也是一个读书不多,不善言辞,更不懂笔墨的农民。本没有想过用文字来表达对爷爷的感情,因为没那个水平。但是,当我看到寿星子孙,无论学识深浅、职位高低,积极主动用文字来表达对外公的崇敬和爱戴时,我感到还是多读书好,同时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心声,也要尽自己的能力,讲述我与外公的故事给大家听。

  也许因为我是外公第一个孙女的缘故,外公外婆特别疼我。同样,我也非常喜欢待在他们身边。平时,我把外公习惯叫“爷爷”,将外婆叫奶奶。一有机会,我爱上爷爷奶奶家去,一是家里农活多,去了就可以偷个懒,二是爷爷奶奶有好吃好玩的,可以无拘无束,尽情享用。每次去了,就不想回。每次因为不想回家,惹得妈妈生气。妈妈总吓唬我说:“不回去我就用绳子把你捆上,用车拉上!”爷爷奶奶最懂我的小心思,每到这个时候,便笑着哄我说:“给我娃拿点好吃的就跟你妈回去,过几天再来!”这样,我恋恋不舍的回家去。

  离开学校以后,我开始跟育玲姨学裁缝。姨的家在蒲石,和爷爷奶奶是一个村。于是,我到爷爷奶奶家跑的更勤更快了。一年里,在爷爷家能待三个多月。这段时间,也没少给爷爷奶奶添麻烦,没少让爷爷奶奶操心。爷爷奶奶总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上给予我无尽的关爱和帮助。作为大孙女,我能为爷爷奶奶做的,仅是洗洗衣服、打扫卫生而已。即便如此,在料理爷爷奶奶生活上,做点小事我也非常开心,就当是涌泉之恩的点滴报答吧!

  早些年,我家里情况不太好,爸爸身单力簿,妈妈腰腿疾病,弟弟妹妹还小,我承担了不少农务。有一年麦忙时节,妈妈带着生病的弟弟去了西安,爸爸在为另一些事情忙的分不开身,家里就只剩我和妹妹两个小小的女孩子。烈日炎炎,家家忙着收割麦子。我和妹妹用比我们还重的农用架子车在地里拉麦子。辛苦的汗水,忧心的泪水交织在一起,弥漫的眼睛难以睁开,两个小小的身躯倔强而缓慢的向前移动着,心里也不知何时是个头……。这一幕踫巧被进货回家的爷爷看见了,他看着我俩顶着火一样的大太阳干活,匆忙停下车子,一边安慰我俩,一边从后座底下取出刚买回来的零食和饮料,说:“我娃可怜的,你俩不要干了,我让你几个舅舅来帮你们拉回去,我娃赶紧回家凉快凉快!”听到这话我和妹妹高兴的差点哭出来。爷爷用袖子也抹了抹眼角,爷爷心疼我们小小年纪却肩负着和大人一样的责任。之后,家里有什么重活,舅舅就会来帮忙。一听说舅舅要来,我就像遇到了救星,高兴的连蹦带跳。

  后来,我结婚了,也有了孩子。爷爷见了小重孙峰峰,总爱笑着说:“四世同堂,我最大,他最小。”见了重孙,爷爷高兴的像个老小孩,奶奶也常被爷爷老小孩的言行逗得合不拢嘴。峰峰小,爱淘气,到爷爷奶奶家去了总爱乱跑。一次,一会沒看好,峰峰就跑楼上去了,这可把爷爷奶奶吓坏了。爷爷生气,表情严肃,把拐扙往地上一磕,还没有等发话,峰峰跟遇到“敌人”似的,机警朝后一跳,吱哇一声:“干什么?”爷爷看到峰峰既淘气又可爱的样子,怒气全消。先是哈哈大笑,继而说道:“你这坏东西把人吓死了,再不敢上楼了啊!”峰峰见老爷笑了起来,便也乖巧的点头答应。

  岁月逝去人易老,爷爷的记忆力越来越差,有时连自已儿女的名子也想不起来了。有一次,我跟妈妈一起去看爷爷。见了我,爷爷问妈妈:“你这女子还上学哩?嫁人了沒有?”听到这儿,我哭笑不得。妈妈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给爷爷解释说:“她的孩子都上大学了,她还在哪里上学呀?”爷爷好像又想起来了什么,“哦”了一声。对于这事,我开始以为,可能是爷爷上年龄了,记忆里只残存下了早年的一些情形,就会认为我还是个孩子。但是后来,我知道了人往往记忆最深刻的是最感人的画面和场景,我越想心里越惭愧——爷爷之所以记得小时候的我,是因为我那时候经常去看望他,而在成家以后我去的不多了。我要是能多几次看望爷爷,也许爷爷就不会想不起我的名子,想不起这个已经成年了的孙女。我对爷爷有着深深地歉意!

  我心目中的爷爷是一个善良、开朗、慈祥,对晚辈有着无尽关爱的老人。爷爷对子孙的恩情,一点一滴汇聚起来,就是汪洋大海,这汪洋大海承载着子孙一辈子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