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写作于2010年的旧文,原题《寿星古城过中秋》。在父亲100岁生日到来之时,将其进行了部分文字修改,予以重新发表。
父亲高寿,身体硬朗,幽默风趣,谈笑风生,不输晚生。用以下四句,来形容也许很贴切:饮食起居有规律,视听思辨没问题。见人迎面开口笑,喜上眉梢弯弯腰。红润面颊疙瘩头,延年百岁福禄寿。敢问可是不老松?笑曰村野一老翁!
长寿的父亲,令朋友羡慕不已,都说我“家有一宝”,真是好福气啊!
父亲是我的人生榜样。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非常平凡,但却非常不简单的人。父亲的高寿,以及睿智、达观、谦卑、随和的处世风格,一直是我的自豪,我的骄傲,我的敬仰,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但愿在我的身上,能够延续父亲的气息。只要机会适当,我会借机介绍父亲长寿“秘诀”:其一,早睡早起,作息规律。晚上八点前睡,早上五点即起。大年三十,也是如此。从没有见过父亲熬夜,也没见睡懒觉。其二,饮食有度,重在养身。少吃多餐,多吃素餐,不吃晚餐,从不多吃。从没有听见父亲说“吃多了”。其三,心态和谐,养心为大。遇事不往心里搁。长寿“千金方唯心养第一”。从没有见父亲与人怄气、吵架。其实,也许父亲并不大知道存在这三条“秘诀”,但他是行动的楷模。记得90岁生日时,父亲说:“前90年白活了,现在得从1岁活起”。在过93岁生日时,有人祝愿“长命百岁”,父亲风趣对答:“再剩下6、7年,也没多少活头”。后来,我又增加了两条:即医术高明的医生张东锁,孝顺的党双锁,这“两锁”使得父亲的健康“双保险”!
父亲是一个睿智的人。每每临近生日,也会有不少心事。父亲生日过阴历,时间多碰在“麦熟口”,这时农活多,农民忙。前些年,父亲压根不愿意给自己过生日。记得我还上大学的时候,父亲不到70岁。“我的生日我做主”。哥姐要为父亲过寿,父亲就跑到我们大学晃悠一圈,名曰“避寿”。80岁那一年,父亲得了中风,曾一度偏瘫卧床并部分失去记忆。当时,母亲在世,都以为父亲不行了。后来,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近半年康复训练,父亲竟奇迹般完全恢复健康。父亲带着幽默的口吻说,不知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怎么感觉大病痊愈后比之前聪明了许多。自那以后,父亲过生日的事情,姊妹们就更加上心了,父亲不再擅自做主,姑且听之任之。2010年临近生日的时候,二姐请父亲到咸阳过生日。一开始,去与不去,父亲态度不甚明朗。之后,再三征询,父亲干脆说“不去了!”
尽好孝道,人之常情。老父亲是我的朋友圈里最年长的父亲了。趁着父亲家身体还好,接父亲出来在城里过生日,这是我的真诚愿望。前几天,我打电话到老家,想说明白此事。电话接通了,大哥却不在家,老人家接听了电话。我说:“大(关中东部人把自己的父亲叫‘大’,和‘爸爸’一个意思),今年接你到宝鸡过生日,你看咋样?”老人家没有拒绝,只是说:“你哥不在家,这事情你得跟你哥商量!”根据老人的口气判断,老人家是愿意到宝鸡过生日。我侄女也说,爷爷想到宝鸡。至此,我满怀希望,以为可以如愿以偿了。
当天晚上,我再次打电话回家,大哥接听了电话。在电话里,我先把中午与老父亲通话的意思向大哥转述了一遍。大哥是我们家的“首席孝子”,远近有名的“大孝子”,也是父亲的“心尖尖”。大哥出生时,父亲已届不惑之年,大哥名字叫“双锁”,父亲一心想锁定、锁住这个“心肝宝贝”,爱惜备至,呵护有加。自1996年妈妈不在后,一直是大哥、大嫂伺候老爷子,且一贯顺着老爷子的意思,全力以赴,以尽孝道。父亲的长寿,大哥“功不可没”。听了我的转述之后,大哥态度鲜明而坚决:“大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就在家里过,有啥可商量呢!”我说:“那你再问问大,看是这么个弄法?”第二天,我再次打电话询问。大哥似乎有点不耐烦:“大不愿去,就在家过吧!”
这时,我心想,父亲怎么像个小孩子似的,心思摇摆不定,叫人摸不透。一会儿去,一会儿不去,真让人犯糊涂了。过寿的日子已经很近,看来今年铁定是叫不出来了。我已经打定了主意,准备在老家给老人过生日。
对于我们六姊妹来说,一年一度的父亲生日,自然是全家最大“节日”。为老人家过好生日,是全家大小几十口人的大事情。工作再忙,家务再多,这个事情一点也不能耽误。如果谁耽误了,莫说老爷子怎么想,姊妹们先心里不高兴。听说老人在老家里过生日,二姐提前赶回老家收拾打点。我也决定先回家送点过生日要用的东西去。周五晚上,我再次打电话回家,准备告诉家里我第二天回家。正巧,二姐在老人跟前,并顺手接听了电话。一听是我打来的电话,二姐开口便说“大又愿意去宝鸡了!”这可真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我急忙接着话茬说,那您给收拾一下,我明天就来接。
第二天,我和媳妇一块回老家接老父亲。这次,老人家显得特别高兴,一大早就准备好了出门要拿的东西。还不止一次催促,时间不早了,赶紧走吧走吧。后来,二姐告诉我,老爷子不愿意在家过生日,是说人上了年纪,过生日的时候,村里人都会过来,来得人很多,从早到晚要招待,家里一整天乱哄哄,人不得安宁,有点吃不消、受不了。
大半下午,把老人家接到了西安。到家以后,媳妇却变了卦。媳妇说:“你在宝鸡工作,在宝鸡给老人过寿,会不会不合适呀?咱老人高寿,给老人过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告诉不告诉人家是两难。不告诉人家嘛,似乎‘不够意思’,告诉人家嘛,又可能闹得‘动静大了点’,也不大合适。咱最好还是别惹这个麻烦!”媳妇的这番话有道理:“再说,老人的亲戚、子孙多在蒲城、西安,去宝鸡也不方便!”她和我商量说:“还是在西安方便些,在西安过吧?”我觉得在理,当时定下来在西安过寿!
当天旁晚,在西安的侄子、侄女过来看爷爷,孙子、孙女也跟随探望。老爷子激动,思维活跃起来,话语也多了起来。这时,老爷子想起了给孩子起名的往事。在姊妹中,我排行靠后,名字叫“双忍”,两层意思,一层是“忍饥挨饿”。我出生之前,奶奶因饥饿浮肿而亡,父亲希望我有“忍饥挨饿”的能耐,这是那个时代求生的第一需要。第二层意思是“忍气吞声”。我家原是华阴市人,1950年代兴修三门峡水库时移民到了蒲城县。“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父亲希望我有“忍气吞声、忍辱负重”之本领。“能忍则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由此观之,父亲对我所寄期望不高,只要日子勉强能过得去就行了。父亲说,过去那光景实在是恓惶,那里敢奢想把日子过得这么“红火”。你妈一辈子抚养了六个娃,吃尽了苦头,等到娃娃出息的时候,她却去世了,真是个好没有福气的人。
我家的娃娃大多是老爷子起的名字。这天来探望爷爷的侄女、侄子,也是老爷子给起的名。侄女叫“润盈”,是1976年农历润8月生,刚好赶上那一年唐山闹地震,刚生下来就住防震棚。名字中的“润”字表明时间,“盈”则有多余和丰盈的意思。润盈是大侄女,是爷爷的“开心果”。在爷爷跟前,润盈最能说得起话。她一胎生下了两个男孩,大的叫左左,小的叫右右。侄子单字“斌”,小名“斌娃”、““斌斌”,当时是司机。老爷子兴致很高,随口问道:“斌娃,你那个斌字是怎么写的?”侄子以为是爷爷忘记了,一本正经地在爷爷手上比划起来:一个“文”,一个“武”,是“文武双全”的意思。听罢,老爷子:“奥!”了一声,接着说:“你的名字也是我起的。其实,这两个东西(指文、武)能占住一个就蛮不错了!”这个时候,侄子才醒过神来,嘀咕:“我又被套了!”
“斌斌”是个80后,比爷爷小66岁。“斌斌”姊妹三个,年龄差距小,在小的时候,大约有十年光景,“斌斌”由爷爷奶奶照顾,吃住在一起,所以与爷爷的感情甚深。也许正是由于老爷子的溺爱,“斌斌”小时候比较散漫,虽然人很机灵,但懒于学习。初中之后,便跟随二哥学开车、跑货运,在外闯荡。后来,到西安给老板开车,学做生意,小有起色。知道我给老爷子在西安过寿,“斌斌”主动请缨,承担筹办爷爷生日宴席的工作。我图省事,也就顺水推舟,把与宴席有关的事情交给“斌斌”经办,并鼓励“办得好有奖!”果然,“斌斌”行动很快,第二天一大早就落实好生日宴席的地方,并办妥了相关事宜。这下子可让我省了不少心思。
接下来,自然就是向参加寿宴的人通知具体地点了。大姐在我们姊妹中排行老大,是个孝顺的女儿。大姐带领我们姊妹一起孝敬老人,让我们落下了6个儿女全孝顺的好名声。大姐的腿脚不太利索,还在乡镇街道还有一间小门脸,虽然生意一般,但很难离开人手照应。往年,无论父亲在那里过寿,大姐都坚持参加。今年,大姐早早就放出话来,她一定参加到底。大姐要来,二姐、大哥、二哥、四弟,当然也会来。我妻子逐一通知蒲城、澄城、咸阳、宝鸡、西安的哥哥、姐姐、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所有“至亲”,以及父亲常念叨的几个“老人手”。一大家子,如期而至,其乐融融。
为了不至于“动静”过大,父亲过寿的事,我没有邀请同事,没有邀请朋友,也没有告诉家乡“亲戚”。其实,遵照父亲一生过简朴生活的一贯思想,往年过寿也从没有“大张旗鼓”。就是90岁大寿那一年,也只在村里的小饭店置办了几桌酒席。受父亲影响,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认为,孝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孝敬的功夫,不在生日宴席如何阔绰,而在平时生活,在日常起居,在一点一滴的情感生态,在老人的真实感受。这一点,有人赞同,有人不同。一些好朋友曾多次抱怨说,老爷子高寿,不容易,是寿星,是福分,应该好好过过,也好让大家分享分享。似乎也有一定道理。还有朋友很早就打招呼,今年一定不要错过老爷子过寿的机会。我真心感谢这些朋友的好意。“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没有向朋友发邀请,我也就做好了接受抱怨的心理准备。“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关系走得近地方同学、同事、朋友,听到老爷子过寿消息,也赶过来!爱好秦腔的朋友,也跑来凑热闹。“来者都是客”。一时间,侄娃们忙前忙后,手脚有点乱。原来准备三桌饭不够了,一加再加,翻了一番。
爷爷过生日,最高兴、最得意,也最活跃的,当然是孙子们。他们为爷爷精心置办了生日蛋糕,上面书写着孙子们心愿:祝愿爷爷向百岁冲刺!老爷子特别显眼,特别喜庆,身着寿星服,头戴寿星帽,与一大家人合影留念。我们姊妹六个家,分别与老爷子合影。之后,灯光熄灭,生日蜡烛燃起,齐唱生日快乐歌!参加寿宴的人接踵而至,一一给老爷子敬酒,祝愿老爷子身体健康,百岁延年。老爷子一一笑纳,一一致谢,并祝愿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大侄女的那一对双胞胎小子,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很是讨人喜欢,抢了不少“风头”。你一句我一句:祝老爷爷生日快乐!着实让老爷子满心欢喜,笑得合不拢嘴。
快乐与幸福相互感染,相互传递。儿子女子、孙子孙女、重孙重孙女,以及自己念叨的“老人手”前来祝寿,老爷子满心欢喜。参加寿宴的所有人与老爷子一起,分享了一份欢乐,一份幸福。在寿宴高潮时候,秦腔声起。艺术家卓越的演唱技能,引来吼声阵阵,掌声四起,赞叹之声,大笑之声,狂欢之声,不绝于耳,气氛异常热烈火爆。四世同乐,亲朋同乐!欢乐荡漾在每一个人的脸庞。这是我们大家庭又一次欢乐的“节日”。
但愿人长久,天涯共此时。老爷子过寿,一年一度,全家幸福的时刻,也是亲朋好友分享幸福的时刻!
共享寿星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