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国版QE正式开始了吗?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媒体报道,中国央行近期针对特定银行进行了抵押补充贷款(PSL)操作,向市场投放1.5万亿,以提供基础货币,同时调降本次PSL利率至3.1%,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果再加上两次降准两次降息释放的流动性,可以说,一年来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最少在6万亿以上。

 

所谓PSL,是指中央银行以抵押方式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合格抵押品可能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其亦是一种基础货币投放工具。当然,也有专家指出,PSL不止是一种数量工具,它是未来央行引导中期利率的一种重要价格工具,PSL的利率即是未来中长期的基准利率。

PSL创新工具的使用,开始于4月,央行通过PSL工具为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棚户区改造提供了1万亿元的资金额度,资金利率为4.5%,利率较当时市场利率低约1个百分点。

在去年,央行总共提供了PSL资金3831亿元,今年前5个月提供PSL资金2628亿元。截至5月底,PSL余额为6459亿元。这就意味着,中国版的QE已经在实施之中。那么央行现在频繁动用PSL工具究竟有何用意呢?

首先,中国版的扭曲操作是央行的真实意图。就在上月末,央行近期向部分机构开展了定向正回购,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总操作量超过1000亿。人们纷纷猜侧央行的货币政策宽松节奏是否会放缓?于是引发上月末股市的暴跌行情。而近期PSL的推出,又马上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毕竟在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也不支持央行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

央行本次的PSL和正回购同时使用,与美联储前几年的扭曲操作十分相似,即是收短放长,通过给市场注入流动性,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状况是,一方面短期内市场资金充裕,且利率处于低位,股市每日成交量就能突破2万亿,所以应部分商业银行的要求通过正回购收笼过多基础货币。

而另一方面,央行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的投放大量的中长期贷款的方式,以压低中长期基准利率,这样可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央行于去年9月、11月、今年3月和5月四次调整PSL利率,从最初的4.5%下调至目前的3.1%

再者,在外汇占款趋势滑落背景下,央行释放长期流动性是大势所趋。目前商业银行缺乏长期资金来源:存款增长乏力,尤其近期火爆股市下的存款搬家。显然这样会对其投放中长期贷款,以及承接中长期地方债的能力和意愿均构成了很大制约。所以将来PSL(抵押补充贷款)将与SLF(常备借贷便利),ML F(中期借贷便利)一样,都将成为继外汇占款之后,央行投放基础货币,以及引导利率下行的又一崭新渠道。

最后,近期财政部和央行已经发文决定将地方债纳入到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低押物之中。而央行近期发行的1.5万亿元的PSL的抵押物很有可能是地方债。实际上,这相当于央行间接购买了地方债,事实上这就是中国央行版的量化宽松。

央行版的量化宽松来了吗?实际上已经到来,相对于降准降息,PSL对实体经济的效果更加明显,既可以引导中长期基准利率走低,又可以通过曲线方式购买地方债,当然在外汇占款这种基础货币投放模式失灵的情况下,拿出新的PSL作为基础货币投放工具,也是无奈的选择。总之,央行全面放水的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