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近日,坊间传言,“交行混改将在本月启动,中国银行有望成为下一个试点的国有大行”。对于二级市场来说,混改的预期将此前银行股被汇金和险资减持的“阴霾”一扫而空。昨日,银行板块整体上涨6.8%。其中,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涨停,北京银行几近涨停……
专家们对此表示,近期银行股的大涨,除了混改预期因素外,还有两大因素:一方面是5月全国居民消费将在今日公布,预测5月我国CPI指数将从4月的1.5%回落到1.4%至1.3%之间,这无疑给未来的货币宽松预期持续加深。另一方面近期央行通过债务置换、资产证券化加速银行风险释放,不良贷款的危机排除,也有利于银行业的持续发展。
而对于混改的进展,交通银行6月4日已经发布公告表示,“本公司注意到有媒体报道本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关情况。现就该事项说明如下:本公司高度关注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要求,积极研究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有关问题,并于2014年7月29日刊登了《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就该事项进行了说明。目前,本公司仍在积极研究,稳步推进有关工作,未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面对近日银行股板块引领股市上涨行情,很多投资者表示担忧:“为了混改决定豪赌一把,盘中买入了交行和中行,但心理很忐忑不安,不知道明天会怎样。”而市场分析人士持乐观态度:虽然在经过本轮牛市之后,宁波银行经昨日的大涨后市净率超过2倍,领衔16家上市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市净率则分别达到1.24倍和1.385倍。但银行股板块依然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那么银行板块离奇上涨背后究竟说明了啥呢?
首先,专家们对银行板块的混改抱着莫大的期盼,他们认为一方面银行业的混改(员工持股、引入民间战投)能使金融机构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通过多元化手段和措施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另外,对银行自身来说,混改也对提高银行运营水平有着帮助。
而笔者认为,这是多家机构联合借着混改预期拉高减持银行股的阴谋:一方面,混改的重点银行,交行和中行都声称没有研究过混改方案,说明混改根本是没影儿的事情。而且如果真有混改这样的预期,汇金为啥在近期还要大幅减持工行、建行的股份呢?
另一方面,混改之后就能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了吗?就能提高公司治理能力了吗?那上世纪末我国政府也引进了高盛等境外投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希望通过国外投行丰富的投资和管理经验,来引领中国银行业进入提升和飞跃阶段。但迄今为止,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和运营水平也没见得有多大提高。当年国外投行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中国银行业,都没起啥作用,国内民间资本和员工持股就能让银行业有本质的飞跃吗?根本不可能。
再者,银行股的大涨,真正幕后缘因是补涨,说明本轮行情已经接近尾声。本来银行板块作为权重股板块,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才能推动,所以庄家和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愿意拉升的,所以今年银行股表现仍远远落后于大盘,上证指数年初至昨日收盘,大幅上涨约53%,同期内地银行指数涨幅则仅有15%左右,落后大盘近40个百分点。而现在各个板块都拉过了,而唯独银行板块涨幅过小,在行情结束时,编出利好故事进行最后抬高出货。
有媒体曾经披露,近日中国银行的放量大涨均为场内交易,并未借道大宗交易市场由券商进行撮合成交,这显示了二级市场散户投资者购买意愿强烈,但相对分散。现在机构投资者正在二级市场上乘机大肆减持银行股。最后高位接棒银行股的人注定是中小投资者群体。
最后,银行股近期大涨还有着经营牌照将突破、地方债务置换实质性推进、资产证券化加速等银行系统性风险将被释放的利好。事实上,银行股之所以连续数年都在低位运行,就是市场对其信贷扩张后不良贷款率上升的担忧。
不过,笔者认为,其一,经营牌照将突破,就说明了未来还有更多的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等企业将诞生,大家都要分传统银行一杯羹,这对于银行业来说会竞争更加惨烈。其二,将部分地方债务置换成地方债,就是将短期的债务风险化解了,但是地方政府的债总归还是要还的,而且置换成低利率的地方债,会存在压缩银行业的利润,扩大未来银行业风险的可能。
其三,允许银行将资产证券化,但银监会并没有允许银行将不良资产证券化。就算各大银行都将不良资产证券化了,由于都是同样的各家银行在市场上交叉持有不良债权,风险也无法真正转嫁给社会大众。
随着股指突破5100点,银行股这类权重板块也开始借着混改、金改等预期利好,出现了补涨行情。这是庄家和机构精力安排的一个局,意在大幅减持手中的筹码。实际上银行业的混改还在酝酿之中。金改之后也未必能够真正化解得了金融风险,从而达到提高银行业运营能力和公司治理的水平。当所有的故事都成美好梦境消散之后,真正套在高位的人,终究还是散户投资者。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