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起点非常低,也一样可以改变世界


我想通过一些图片和故事,分享一下互联网在今天对大家意味着什么,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互联网现在甚至被上升到国策的层面。今天所讲到一些内容是之前我们拍摄大型记录片《互联网时代》幕后的一些22花絮和感想,我将通过三个关键词:“空间、时间、连接”来阐述。互连网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空间时间的感知,互联网通过连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一、第一个关键词:空间

 

谈到空间,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距离、位置、全球、结构等等。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被改变。今天分享第一个话题:低微起点。今天在世界范围,这些最伟大互联网公司或是科技公司最初的起点都非常低微,都是从不起眼的空间开始发家的。

 

 

 

这张图片是在美国硅谷一个非常普通民房,其后院的车库诞生了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惠普。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博物馆,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人前来朝圣,对于一些工程师、科技人来说,硅谷是他们的圣地,而硅谷发源地就是当年惠普的车库。从某种意义来讲,后来很多硅谷企业都是在拷贝和复制惠普的创新。同时,车库文化也被许多企业所沿用。 

 

 

 

这张图是取自《乔布斯传》的插图,乔布斯就在这样普通民房的车库里创办苹果公司,目前苹果公司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苹果有一个理念:非同凡响,改变世界。哪怕起点非常低也一样可以改变世界。

 

同样也是在一间车库里诞生谷歌,当年车库墙上贴了一行字:谷歌全球总部,当谷歌还非常小的时候就有征服世界的野心。

 

1、拥抱世界

 

 

 

你看很多伟大企业的起点都非常低,哪怕在非常不起眼的空间起家也可能改变世界,这就是互联网和科技创业的最大魅力。跟传统企业不同,互联网企业不需要很多背景,只要你有一个好的创意、创新,都可以有拥抱世界的情怀。

 

 

 

Facebook,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有超过十亿用户,从用户数量而言,可以说是全球第三大国家。“点赞”文化就是从它出来的。它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都可以是自媒体。”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接下去想做一个非盈利公益项目Internet.org,让全球所有人都能够上网。他认为,上网,社交应该象空气、水一样,成为基本需求和基本人权。在他看来,如果能够实现人人连接的世界会是非常的美好。

 

在硅谷,许多刚刚成立的企业,哪怕是三、五人的小公司也有拥抱世界的情怀。他们不是想做硅谷或是美国第一的公司,在他们眼里从来没有美国和世界区分,想做的是世界一流的企业。为什么硅谷可以做大,因为在科技背后他们有全球的视野,在全球视野背后有世界主义的情怀。谷歌、Fachbook等一些伟大公司是拥抱普世价值的,他们想的不是怎样服务于硅谷,服务于美国,而是要服务于世界,这就是创新背后真正的力量。

 

2、颠覆一切

 

 

 

在美国,你会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现象:一些大公司的创始人没有上过大学,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的乔布斯、戴尔电脑创始人迈克尔·戴尔都没上过大学。

 

 

 

这是硅谷的draper创业大学,鼓励逆向思维,鼓励创新创业。学校前台是一个被组装的特斯拉汽车,座位是发动机做成的,非常酷。

 

 

 

Facebook公司在硅谷的总部有一个黑客广场,Fachbook一直推崇黑客文化、海盗文化,鼓励公司的程序员开拓创造,跳跃思考,用非常规的方式创新。 

 

 

 

谈到黑客不得不提到个人物:Kevin Mitnick,曾被称为世界头号黑客,曾经攻入很多企业、电信运营商的后台系统,美国联邦调查局都在抓捕他。他被放出来后就不做黑客了,改当安全顾问。但是没有当年的黑客精神就没有今天互联网,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不是按照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方式,而恰恰是有人敢于去挑战传统和权威才有今天的发展。

 

 

 

今天我们在谈互联网金融,这张图是当时采访美国最大互联网金融P2P借贷平台—“Lendilng Cub”创始人Renaud Laplanche,他不是美国人,是法国移民。在硅谷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现象:三分之二公司都不是由美国人创立的,而是由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创业,比如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来自台湾,谷歌联合创始人Sergey Brin来自俄罗斯,苹果的乔布斯是第二代移民,他的父亲是叙利亚人。这些都体现硅谷文化的包容性,科技创新的包容性。Renaud Laplanche之前做过律师,还是帆船爱好者,他说:“创业需要冒险精神,要敢于尝试,我能够成功,是因为我没有任何经验,没有任何包袱。”

 

颠覆式创新常常不是来自行业的专家,而是来自于行业外面大无畏的门外汉,是那些没有经验但有勇气的人,有时候经验往往会成为你的包袱,没有经验恰恰成为你最大的财富。

 

3、虚拟世界

 


 

现在的互联网让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谈到这,有一个非常出名作家凯文·凯利,《失控》的作者,这本书是二十多年前写的,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有腾飞,但当时的凯文·凯利非常有远见,预见很多事情。

 

 

 

我们到凯文·凯利的家采访,位于硅谷海边的小渔村。他的家里非常好玩,有很多书籍和玩具。凯文·凯利很像一个老顽童,办公桌还摆了一个很大的蜘蛛,很多喜欢互联网的人都喜欢蜘蛛,因为蜘蛛会织网,成为互联网的一种象征,还有公司以此来命名。凯文·凯利还提到另一个概念:全球脑,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全球人进化到另一个新的阶段,把所有人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有机体。

 

 

 

凯文·凯利讲过一句非常出名的话:“信息是这个时代最实在的东西。”我们想象一下,在座每一个身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一生中细胞会更新很多次,但你还是你,构成你的更重要因素是这些细胞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这就是信息。就像老子道德经从一开始是写在竹简,印在纸质到现在手机观看,它的物理介质一直在变化,但道德经的信息是不变的,从这个意义上,信息比物质东西更真实。

 

有了互联网后,越来越多活动发生在虚拟世界,但是人作为一个文化动物、社会动物,虚拟世界是存在的,虚拟世界和空间并不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才出现的,人类有了语音和符号后,虚拟世界就开始存在了。人和动物最大区别在于,除了物质世界,我们还生活在一个想象世界,像是国家、金钱、货币、宗教这些一开始在物质世界都是不存在的,是在虚拟世界,在语音符号产生之后出现。虚拟世界之前一直被禁锢着,有了互联网之后第一次得到彻底解放,这也是互联网最大意义。

 

4Gene Vs Meme 

 

 

 

谈到意义世界,对于人类还有一个很重要概念:Gene vs Meme ,什么是meme,可以解释为文化基因。生命需要不断通过拷贝复制基因延续,人作为一种动物也不例外,需要传宗接代。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地方是我们还有一个精神世界,需要传播文化基因。人的思想、行为、时尚,比如网络流行、宗教这些都是文化基因。传播文化基因比传播生物基因更有效,就像今天大家经常要更新微博微信,从心理学角度,都是要传播自己的文化基因。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一个有史以来传播文化基因,双向互动的最大媒介。

 

5、游戏世界

 

 

 

在硅谷的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游戏室,他们提倡工作要投入,游戏要尽兴,比如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每一个部门有自己的经费布置办公室。

 

 

 

当时,我们去了开发《魔兽世界》等游戏的暴雪公司,那里像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到处充满想象力。游戏是和颠覆式创新有关,如果你永远是一本正经的思考,循规蹈矩,脑子里是不会产生颠覆式创新的火花。游戏对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发者眼里,游戏并不是玩物丧志,而是改变世界的手段,游戏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使我们看到一个奇幻的虚拟世界。

 

游戏还有一个概念叫游戏化,通过此来改变商业和管理。比如把工作当作游戏的时候,员工就像玩游戏一样,玩得好随时有奖励,会更主动投入。如果今天教育能够寓教于乐,小朋友学起来将非常有热情。游戏将从根本上改变工作和学习。

 

其实,游戏还有另外一个更高境界的理解:我们从进化史来看,游戏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大多数动物都没有游戏,只有在鸟类和哺乳动物等更高等动物里有。因为游戏是有成本和代价的,它需要脱离当下的世界,需要有多余的精力,不要为生存发愁。大多低等动物都是百分百存活于现实世界的。人是唯一不能百分百生活在现实的动物,我们要通过总总的方式来脱离现实,超越现实。不管是通过做梦、玩游戏、旅游、艺术、宗教,都是为了超越现实。人之所以能成为人,就在于超越现实,因为好奇心和想象力。

 

游戏意义恰恰在于把我们带离现实,看到一个想象力和好奇心的世界,进而反过来改造现实世界。从历史的角度,人类文明起源于“玩兴的闪光”,人类就是在岩洞刻出不实用的符号的时候,进而发展了文明。

 

6、心系宇宙

 

 

 

我们谈到空间时,有的想到国家,有的人想到世界,但更大空间是宇宙。我们采访一些互联网领军人物最关注的恰恰是太空、宇宙。互联网把全世界都联系在一起,但在他们看来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和太空、宇宙连接在一起。

 

 

 

这是我们在采访互联网互联网之父,TCP/IP发明者温顿.瑟夫,当时谈到互联网下一步发展是星际互联网。对火星我们已发出探测器,这些基站与地球之间需要通过网络连接的。未来的互联网如何超越地球,把星际连成一体?令人充满想象。

 

 

 

在曾投资过特斯拉、百度、分众传媒等一系列公司的德丰杰风险基金创始人Tim Draper办公室里,收藏了非常多的太空物件,因为他认为收藏艺术品只能看到过去,收藏太空品却能看到未来。

 

 

 

谈到太空,不得不提到特斯拉的创始人Elon Musk。特斯拉的出现从根本上颠覆传统领域,是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第一家成功上市的汽车企业,它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了整个行业。但特斯拉只是Elon Musk的产业之一,他更大梦想是太空探索。在他看来,改变人类命运有三大产业:网络支付、新能源、太空探索。网络支付上,他之前做了PayPal支付平台。新能源领域,他做了特斯拉和光伏发电。太空探索方面,他在做一家运载火箭的公司,SpaceX国际空间站货物飞船。他说,未来人类必将走出地球这个摇篮,唯有迈向火星和太空,才能把人类的物种和文明延续。 

 

 

 

人什么时候得神经病,通常解释是分不清现实和想象。但是在卡尔.荣格看来,人如果百分百生活在现实中才会得神经病。人是一个不能百分百生活在现实的动物,我们需要一些方式来超越现实,来离开现实。人类的精神世界从古至今都需要一个彼岸,过去是通过宗教,而在科技的时代,太空、火星也是一个新的彼岸,就像我们常说生活不只是眼前和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

 

我们在这部分讲到关于互联网的空间,从上述公司我们可以看到:你看到世界有多大,你能够改变的世界就有多大。你能够看到的空间有多大,你能够联想的空间就有多大。如果你永远在眼前的小地盘、小空间里纠结,最后你只能做眼前这些事情,但如果你能够看到太空、火星、宇宙,你能够改变的事情将是无限大。

 

二、第二个关键词:时间

 

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人叫做史蒂夫·布朗,他在英特尔的头衔叫做“首席未来学家”,这个头衔听上去像一个大忽悠。那这个职位是干什么的?顾名思义,就是想象未来,他经常问一个问题:“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英特尔需要未来学家?因为它的产品规划通常要提前七年。就像我们使用的手机,每隔一两年就会更新换代。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光每一个公司都需要有未来学家,甚至每一个人都需要是未来学家,要有一种看到未来的能力和勇气,因为当你看不到未来时,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1、长程视野 

 

 

 

1938年世界博览会时制作一个时间胶囊,把当时一些常用物品包装埋起来,约定5000年后的6938年再挖出来。这里面还放了爱因斯坦写给未来人类的一封信,信里面充满焦虑,因为在他看来人类是非常短视,科技发展虽然给人类生活带来改变,却也带来灾难,科技并没有消除人类之间战争和杀戮。再过5000年,人类到底有没有智慧把世界变得四海一家,和睦相处,还是毁于自己的战争和环境破坏。我们希望看到后代子孙打开这个胶囊时是一个更好的世界。

 

 

 

这张图是在建造万年钟,被造好后将被埋入山脉中。它可以记录年月日,日月星辰的运转,建造的意义在于鼓励人们用远视来思考未来,用层次来思考时间,有长程的视野。

 

 

 

时间是分层次的,很多人只看到短视的时间。比如时尚只是数月,经济周期不过数年而已,人类一辈子几十年,成败兴衰几百年,文明不过几千年,物种进化上千万年,所以每个人看到的时间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当一个人只看到眼前的时候是看不到时间的层次。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变得浮躁,不知道在座各位还有多少人有读书的习惯,静下来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每个人都忙于刷简短的微博微信。在互联网时代既没有将来时也没有过去时,只有现在时,所有人都生活在现在时,所有人都生活在所谓的“永恒的当下”。但在这个时代,人与人区别在于谁能够更长远看到未来,企业与企业差别也在于此。平庸企业会用过去两年推出未来两年,真正优秀企业一定会从未来反推现在,从未来一百年来倒推审视今天要做的事情。

 

 

 

长程视野很重要。反观人类历史,一万两千年前发生的农业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需要规划、分工,耕种有计划才有收获,未来就变得非常重要。当今科技和金融发展,金融和资本运转最根本原则是人类对未来的一种信任,今天金钱借贷代表信任。所以,看见未来是一种对时间的态度,才有人类的发展。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经很多个阶段,农业社会关键是土地,工业社会关键是能源,网络社会关键是信息,人类还会不会为了信息而打仗。信息和能源土地有一个根本区别:信息是一个非零和游戏,因为信息传播是一个复制过程,不需要很长时间,且信息传播不像物质那样是衰减的过程。物质是一个零和游戏,我给你一块钱就少一块钱,信息不会因为分享而减少。我在互联网上分享一份快乐,我会变得更快乐,信息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越分越多。

 

同时,网络社会从过去的延伸肢体到延伸大脑,人和动物最大区别不在于躯体而在于大脑,网络社会从过去的改变客体到现在改变主体。

 

2、轴心时代

 

 

 

在历史上有很多文明,为什么都消亡?今天看到有四种文明延续下来:希伯来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这些文明都诞生于一个被誉为“轴心时代”的时间段。在中国有孔子、老子、庄子,希腊有亚里士多德,印度有释迦摩尼,希伯来也有自己的宗教先知。今天人类文明都是从当时延续下来,轴心时代产生的文明才是真正“从01”的过程。今天的文明和宗教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我们今天生活在轴心时代遗产里面。

 

 

 

这四种文明非常有意思,有别埃及古文明地方的地方是它们都有一种超越突破的视野,可以看到精神的彼岸,各自产生的核心价值也不一样:

 

希腊文明(科学西方文明依赖希伯来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交叉而来),关注理性求知。

 

希伯来文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关注人类的救赎。

 

印度文明(佛教文化):关心人的解脱。

 

中国文明(儒家道教):关心人的道德。

 

这四大文明都在完成一个超越性的问题,都可以看到现实之外和未来。古埃及、古巴比伦、玛雅文明在经历外来入侵、自然灾害都灭亡了。只有产生超越突破的文明才能真正在历史上延续下来,我们这两千年的文明都是轴心时代产生超越突破留下的遗产。

 

3、文明基石 

 

 

 

所谓超越突破无非最关注死亡和个体,所有超越突破的文明都在关注生命最根本问题。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所有这些科技都对轴心时代的文明产生了冲击。互联网无限,个体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另一方面,个体越来越依赖社会,随着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发展,也改变着个体对社会的认同。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实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古时候人期待来生来世。在科技今天,随着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发展,未来也许有一天可以实现永生,死亡的问题也被挑战了。因为科技发展,过去两千多年的文明在今天面临着挑战和超越,未来文明会怎样,没有人会有答案。

 

 

 

这是澳大利亚中部的乌鲁鲁巨岩,对于当地部落阿南古人而言,所有的传说、道德、法典、规范、信仰都是基于这块石头,如果这块石头不存在了,他们的信仰和文明的基石也就不存在。现在看来这些阿南古的原始部落的思想行为非常原始落后,但要知道在所有的文明里都存在一个虚拟意义上的基石,希伯来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这些古文明之中同样需要一个精神的依附。在我们自己文明中,不管你是不是有信仰的,都是需要有一个价值的基础。今天,我们文明和价值的基石是不是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是不是受到科技发展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兴起,人类在经历第二个轴心时代,就像我们的祖先两千多年前经历的轴心时代那样,今天我们经历的科技巨变或许会改变未来文明几千年的走向。时间会让我们审视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和思考。

 

三、第三个关键词:连接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连接,谈到连接我们想到的是网络、跨界、交叉。

 

 

 

我们采访的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头衔——“互联网之父”。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单一现象,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网,这些人都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互联网产生重要的贡献,他们当中有学者,有理论家和科学家,也有实战家和工程师,还有管理者跟企业家。所以,所有的人都在拼爹,但都拼不过互联网,而正是通过这些人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今天的互联网。我们看待互联网的历史不是一条因果链,一种线性思维,而应该用一种网络思维和连接思维去反思历史。

 

1、核心价值

 

 

 

过去,我们常说发明像一个灯泡一样在某个人脑子里产生,但在互联网时代发明是依靠一群人。现在互联网新的象征和符号是咖啡馆,今天的硅谷咖啡馆是很多创业者、学者、投资商云集的地方,大家在那里交换思想,在讨论过程中传播、拷贝、复制别人思想。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你很难说某一个人发明一样东西,很多东西都是大家通过连接、网络共同产生的创造和进步。

 

我们谈到互联网历史会说到两个CCWW,两个CC就是cyber culturecounter culture之间关系,两个WW就是world wide webwild widewest之间关系。为什么美国互联网会在西部、硅谷、旧金山发展,旧金山在60年代是一个非主流文化的发源地,敢于挑战主流和权威,很多创新产生于边缘化。互联网不是在中部,而是在美国西部发展起来,也是因为之前的西部是一个待开发之地,互联网原先也是荒蛮之地,谁有胆量和探险精神就能开拓互联网领地。我们在看互联网历史发展,不仅要看到科技和商业发展,也要看见背后的文化和精神,需要把科技、商业、文化和精神连接起来。

 

 

 

这是我们在南加州拍摄的Pepperdine大学外的国旗阵,当时恰逢911纪念日,三千面国旗,每一面国旗代表不同来自国家遇难的生命。

 

Facebook公司海盗旗,为纪念厨师的过世降半旗。

 

以上两个行为可以看到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以及人文主义的精神,这是美国产品和技术创新背后的支柱,有一种非常宽容精神,允许人们去失败。产品技术创新的背后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背后是有思想的支持。

 

硅谷不仅是科技中心也是学术中心,硅谷中心是斯坦福大学,斯坦福中心是一个教堂。为什么硅谷中心是大学,大学中心是教堂,因为在创新的背后需要有思想,思想背后需要有信仰。

 

 

 

《基业长青》这本书分析几百家公司成功的经验和数据得出结论:所有能够基业长青的公司背后一定有一种强烈的价值观和理念,都不是单纯为了挣钱,都是拥有信仰。企业必须拥有价值观和理念,哪怕是有争议的行业,比如美国烟草公司,从社会来看很邪恶,但公司内部依然有强烈价值观:把烟草当作文化和生活品味来提升和推广。

 

所谓高阶竞争力就是你不能只比距离,要比速度,甚至要比谁的的加速度更快。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只关注科技和商业的理念,而要看到连接背后的理念和信仰,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2、网络经济

 

 

 

互联网不仅是科技的互联网也是社会的互联网,互联网所代表的去中心化,自下而上,无边界的理念,不仅仅体现在互联网里面,同时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个方面。互联网时代需要自下而上地激发每一个员工的创造力,硅谷这些企业都讲究扁平化管理。谷歌员工一天有20%自由时间,很多创新产生于这个自由时间。

 

 

 

我们现在讲新经济新规则,在网络时代看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规模。从0100亿美元交易,传统企业wallMart用了30年,ebay6年,诺基亚这样百年老店被卖出70亿元,小米作为后起之秀现在已经有超过四五百亿的市值。在互联网时代,经济有着前所未有的暴涨和规模。

 

 

 

当下网络经济新规律:

 

梅卡菲定律(价值等于成员数目的平方):梅卡菲定律讲的是连接价值,当你的网络是原来2倍大的时候,你的价值是原来的4倍大。传统生意,你越挣钱,你越值钱;而互联网时代,你可以一分钱都没有挣,但却很值钱,因为传统经济讲究稀缺性,网络经济讲的是覆盖范围越大越有价值。

 

马太效应(正反馈):讲的是效益递增概念,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摩尔定律(讲究爆炸增长的速度):每新增一部电话机,原来网络就变得更有价值,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大,这个爆炸性增长超出人类想象。传统行业如刀削面,砍一刀是一条面,是线性经济;网络经济如拉面,每拉一次,面条数量会倍增,是爆炸增长。互联网时代不要看不起屌丝,因为屌丝随时有可能逆袭变成高富帅。

 

3、诗意科技

 

 

 

青蛙设计创始人艾斯林格设计出很多知名产品,像是苹果第一代、三星产品。在设计领域有一句话:形式追随功能,设计什么样形式要追随什么样功能,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工业设计却有物理限制,但艾斯林格讲过另外一句话:形式追随情感。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既营销,设计为什么越来越重要,因为人的情感越来越重要,消费者已不仅仅满足于产品功能,而是希望在消费同时找到美感,苹果能够成功也在于此。设计意义在于连接科技与人性,以前设计仅仅满足于功能,今天设计满足人的情感。

 

 

 

历史上,Ada Lovelace伯爵夫人(1815-1852)非常有地位,现在计算机领域还有以她名字命名的编程语音:Ada编辑语言。她是历史上第一个编程员,同时也是数学家。在一百多年前没有计算机的时代,能编辑程序语音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Ada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女儿。拜伦一生放荡不羁,离科技很远,是个充满诗意的人。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际遇性的连接,科技和诗意之间通过Ada连接起来。

 

当年Ada还设想到计算机不仅是用来计算的,还可能来满足人类其他的需求,艺术创造,玩游戏,运用商业,这恰恰是Ada最有远见的地方,她看到未来的科技,看到诗意的科技,看到科技与人性连接。

 

《乔布斯传》作者Walter lsaacson推出了一本新书《创新者》,书里回顾整个数字时代发展史,采访几百位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人物,这本书开篇和结尾都纪念Ada,为什么如此?因为Ada连接科技于人性,连接科技于诗意。

 

今天我们看待互联网的发展,不应仅仅从是科技和商业本身,而要回归人性,科技为我们带来诗意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