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阳光油砂在香港上市,股价从5港元下跌到0.3港元,孙国平在0.5港元以下大量买进这只股票,近日,国际油价因强势美元而被迫下跌,但是,孙国平是越跌越买,一不小心,被买成上市公司董事长了,持股近30%,成为第一大股东了。那么,孙国平如何把这只烂股票变成金元宝呢?
孙国平说,加拿大阳光油砂至今没有开采,成本需要50美元,主要是通过将大量蒸汽热量输到地下,将石油溶化后再抽上来。孙国平充分利用地热能够把水上升到95度,然后再加热到100度就可以了。如此,就能把成本下降到38美元至40美元。孙国平说,这不仅对于阳光油砂的矿产是如此,该矿产蕴藏着50亿通石油。即使是加拿大别的油砂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把成本下降,这意味着孙国平的这种技术很有市场。
美国页岩油的平均成本价在57美元,部分页岩油成本价在40多美元,而俄罗斯的石油成本因货币贬值后,成本价在38-40美元附近。这比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石油成本价低很多。
孙国平通过技术上的更改来降低石油开采的成本价,这是值得国内并购企业家学习的地方。如果一个企业家对并购而来的企业不能采取改造,那么,这种并购就没有意义,迟早会失败的。
笔者多年前就说海外并购并非买鸡下蛋,而是需要改造的。只有通过改造、整合,才是增值。科蒂收购丁家宜并没有改造、整合,结果后来又被迫卖出,原来科蒂还收购预习,也因没有整合、改造而消灭了羽西品牌。国内一些不知情的却说,本土品牌被收购大多数被扔进垃圾桶,外资还是主打自己的品牌。
实际上,国内是误解了,外资公司由于不会整合、改造,才是造成被收购的本土品牌步入没落。
我们回顾一些,国内企业收购海外企业,从没有一家对海外企业进行改造增值的。同样,国内国企改革,也很难发现增值、改造的。
笔者认为,很多上市公司就是烂股票,成最差时找最好的创新、整合专家对其进行改造,由于利润率飙升,股价也会体现出来的。比如,上市公司可以先回购大量股票,这时市场将信将疑,一旦上市公司公布业绩时,市场才回过神来,原来上市公司的质地已经改变了。
笔者建议全国各地国资委、地方政府、中央各大部门,均有必要学习孙国平这个案例,看看人家是如何把烂股票变成金元宝的。同时,对国企改革的玩弄混合制、成立投资公司、做大市值、管理市值、资产证券化率、国企领导薪水与业绩挂钩等等。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习把烂股票变成金元宝的价值榜样呢?
由此可见,国企改革的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根本不知道国企改革应该该什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孙国平把加拿大阳光油砂在收购股份后进行地热取代蒸汽的改造,成本下降到38-40美元,比50美元下降20%或以上。笔者多年前就说过,海外收购并非是买鸡下蛋,现在看来的确是如此。希望国企改革的各级政府、官员好好学习加拿大阳光油砂这个烂股票如何成为金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