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追问养老金收益为何会低于存款利率


据媒体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30日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4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为2.2%2.0%2.5%2.6%2.4%2.9%,低于同期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养老保险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各级政府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尤其是收支缺口,将成为政府非常大的负担。更重要的,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占工资的比重已超过了40%,成为世界上少有的高负担国家之一,且在收支矛盾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调整与优化。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多渠道地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特别是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矛盾,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养老保险基金原本就已经非常紧张、收支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竟然低于银行一年期利率,而且,五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改变,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失望和愤怒了。要知道,按照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养老金的结余已达到3万亿,也就是说,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收益,就可以增加300亿的收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收益率比不上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的现象呢?各级政府是如何管理和配置养老保险基金的呢?可以肯定,除养老保险基金之外,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率也不会高。

 

虽然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有明确的规定,除国债等金边债券之外,不允许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纵然如此,也不代表养老金的收益应当低于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呀。要知道,近年来,包括余额宝在内的各类“宝”投资,年化收益率都在5%以上,即便今年以来因为股市火爆,“宝”投资的收益率出现了不小的下降,但仍能达到4%左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余额宝等“宝”投资企业,与银行之间进行了认真的利益博弈,迫使银行在争取“宝”资金时作出让步,给予了较高的利率回报水平。否则,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存款。那么,为什么这些年来,养老保险规模如此巨大,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却从不与银行就利率问题进行商谈,任凭养老保险基金贬值呢?如果能够将养老保险基金的存放利率提高2个百分点,全国一年至少可以增加收益600亿,5年就是3000亿。即便增加一个百分点,5年也能增加1500亿。而这一切,全部被地方政府转化成银行的利益了。

 

所以,面对近5年来养老保险基金的严重低收益率,决不能将责任全部推到国家对养老金投资有严格规定身上,而应当好好检查一下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什么会如此淡看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为什么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方面不多动些脑子,为什么把利益全部转移到银行手中。这决不仅仅是国家规定太过死板,更是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太不负责任,太不把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当回事,太不把老百姓利益当回事。如果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管理好养老保险基金对老百姓的重要,就不会任凭养老保险基金发生严重的“时间性贬值”、“沉睡式贬值”,也不会让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连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都不如。对这样的问题,应当问责,应当追究地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否则,谁还会在乎老百姓的利益。

 

虽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即将出台了,养老保险基金“沉睡式贬值”现象也将得到改变了。但是,我们仍然担心,按照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目前的态度和责任心,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更重要的,面对养老保险基金制品越来越大,仍然会通过提高征收标准来解决,从而使社会保险占工资的比重更高,企业的负担也更重。这样发展下去,不仅养老保险基金会走入死胡同,经济发展也会走入死胡同。

 

发展经济要有新的理念,要能够适应新常态。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与管理,同样需要新理念、适应新常态。象养老保险基金这种收益率比不上一年期银行存款的现象,真的不能再发生,真的需要对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问责。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这种对国家、对百姓极不负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