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难的股市亟待更多政策的支持


     昨天中国市场再次暴跌,市场处于极度危险之中,笔者说过在这个时刻唱空中国股市是不适合的,并为此撰写了<众志成城共抗做空>一文,希望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拯救出于风雨飘摇之中的股市,当然也希望证监会出台更多救市政策,前几次暴跌证监会已经连出11大利好,但效果甚微,在此危难之际,证监会应该加大救市力度,因为股市一旦再次暴跌,将引发杠杆资金进一步爆仓连环多杀多,刘纪鹏等8位德高望重的专家也发表文章,呼吁证监会进一步采取措施救市,就是一下不太实际的董少鹏也加入救市大军行列,提出三个救市方案,说明资本市场已经到了危急时刻。

 刘纪鹏等认为,它们资金充足,经验丰富,准备充分,非常熟悉公募和私募的融资杠杆资金配置量化分析,在不同阶段利用投资人爆仓的叠加效应层层推进,扩大战果,尤其是在利用中证500股指期货,ETF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组合做空的手法看,绝非一般的散兵游勇,而是战法老道联手作战的专业力量。这股力量不是来自于境外而是境内。在巨大的资本暴利面前,他们置生养他们的资本市场稳定大局和中小投资人的利益于不顾,一己之私的把中小投资者这只未来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的财富洗劫一空。针对这一点,证监会作出积极回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昨日晚间表示,股市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股指期货合约价格也出现大幅下挫,证监会决定组织稽查执法力量对涉嫌市场操纵,特别是跨市场操纵的违法违规线索进行专项核查。
 但非常遗憾,证监会对刘纪鹏等人另外救市方案根本不予以回应,也没有出台新的救市政策,就5人救市政策来说,第一条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之好的,
1对上市公司凡是持股超过30%的一股独大的大股东与高管高价变现,出台严格的限制政策,并追踪、分析今年来创业板、中小板等家族企业高价减持变现近2377亿资金的去向。两大交易所必须明确规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企业的一股独大的大股东,即便是减持一股也要提前10个以上交易日向市场提前披露。同时停止大股东幕后的大宗交易和转让,严格控制大股东违规减持。
  产业资本今年已经减持5000余亿元,远远超过IPO,成为资本市场难以承载之中,规范减持是天经地义,与美国相比,中国减持制度实在太过宽松,正是减持制度不合理,才是IPO堰塞湖难以化解的原因之一。
  2 将现货市场与期指市场的交易制度统一,或者都T+0,或者都T+1。提高期货保证金到从现在的13%30-50%。对大户恶意做空予以坚决查处,严格禁止大户超过现货头寸的过度投机做空行为,实行严格的大户报告制度。对现货制度当天回转交易笔者并不是十分认可,但对期货现货实行不同交易交割制度有点匪夷所思,提高空仓保证金笔者也予以高度认可。只有大幅度增加做空成本,才是遏制做空的利器。
3、监管部门果断宣布暂缓新股发行上市和大股东超规定增。对于已经招股的公司,暂缓上市未免行政化干预色彩太浓,但是对后期新股发行节奏规模应该给与更多明确,笔者还是认可14年做法,均衡安排每个月15-20家新股。大股东定增计划给予更多规范提高门槛是必须的。定增门槛过低定增过滥对资本市场伤害极大。
  4果断宣布将印花税从1降到0.5。印花税不是股指走好的充分条件。下调也行不调也行。
 5、由投资者保护基金和汇金等公司牵头成立股市平准基金,由外汇储备出资2000亿美金,投资者保护基金出资300亿,公开宣布高调入市。待股市稳定时,平准基金按三公原则及时退出。全部利润,或划拨投资者保护基金,或按1997年香港盈富基金模式还富于民。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到位,平准基金未必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是汇金公司可以加大ETF资金申购。
 今天市场再度暴跌,超过千家股票跌停,投资者损失惨重,与昨晚证监会没有出台利好政策,市场失望情绪攀升有关,当然也与市场做空势力猖狂有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法国图卢兹的中法工商峰会上表示,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不断巩固中国经济向好基础。长期稳定健康资本市场依靠的是良好的预期和证监会监管的不遗余力,只有证监会在危难之际施以援手,才能有效遏制股市暴跌,但证监会稳坐太行山,对市场呼吁不予理睬,致使今天市场再次大跌,其监管思路值得商榷。
 证监会已经认识到中国资本市场无厘头暴跌的危害,把股市涨跌上升到政治高度,证监会表示,股市平稳健康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回调过快也不利于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但是面对暴跌,不予以回应,也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也不对专家呼应作出回应,这有点冷漠的感觉,是不是一种新的行政不作为。
 市场连续暴跌,投资者信心遭遇无情打击,依靠自身力量来让股指回稳,虽然不是说没有可能,但付出的代价可能更大,证监会理应通过多种途径予以救济,提振市场信心,但反其道而行之,没有采取措施,约束做空行为,没有采取积极股市政策,提振股市,未免说不过去。说严重一点,让市场自身去应对,是一种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