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摄像头,可谓是当下普照大地的一个必备神器,仿佛“有图有真相”才能更好地揭秘出现实。不仅众多“扶老”行为要靠摄像头,各种意外事故也需视频录像,就连地方干部查岗都离不开远程连线,好似这样才能得到一个靠谱的交待。虽说摄像头佐证可以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但无论从什么角度而言,都很难实现对社会的全方位覆盖,总会存在些许死角,更何况生活在一个和谐的文化输出时代,又怎能对摄像头产生极大的依赖?中美安迪影视董事长安迪樊如此感慨道。
落笔此处,不由得想起印象中的一个故事:某天夜里,有一老太太走在十字路口赶上了红灯,当时既无车辆穿行,也无人流过往,但老人却没有随机而动,只是静静等侯。针对不少人的疑惑,老人淡淡回答:“我是可以轻易穿过马路,但心底总有种担心,怕一时的方便之举,让身后这栋楼内不知哪扇窗口里的小孩子看见了,他会不会感到诧异,日后会不会模仿,很恐惧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可以说老太太心存敬畏的并非摄像头,而是公众眼光,这或许源于生活中养成的规矩形成了一面“心镜”。
由于存在这面“心镜”,让大家言而有信、行而有序,通过照射自己,也回收下来自他人的观影。之所以如今的摄像头能够频显身手,很大原因是因为有人任性地违背道德公约,广大民众受到伤害,社会情绪严重撕裂,在经历一系列悲怆与无奈之后,只有依靠法律顶腰式的亡羊补牢。安迪樊最后指出,心中守“道”,这透亮的“心镜”不亚于利剑高悬,假若整个社会都对不良言行做到“十目所视,百手共指”,恐怕到时候那摄像头就显得多余了。